3月22日,青港国际业绩发布会上,青港国际资本市场办公室主任史秀琴对外披露,目前正在香港上市的青港国际,正在考虑回归A股市场。按照A股三年盈利期的要求,青岛港2016年底就可以符合相关要求,届时便可即时启动A股上市计划。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2日消息称,史秀琴同时透露,当青岛港回归A股后,将会在A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据悉,青港国际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73.69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19.05亿元,同比增长20.2%。青港国际总裁焦广军预计2016年的业绩仍有增长。
(中证)
青岛港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3.69亿
第一理财专讯 昨日,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港国际”)发布2015年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73.69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货物吞吐量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34万TEU,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人民币19.05亿元,同比增长20.2%;剔除转让合资公司股权收益后,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人民币17.90亿元,同比增长12.9%。
青港国际在多元化布局方面已基本形成横跨码头、物流、金融三大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新型业务主要集中在现代物流和金融新业态,这两块业务现已取得快速发展。2015年,该公司现代物流及金融服务的业绩分别增长34%和160.7%,成为新的产业支撑。
现代物流方面,统筹港内和社会资源,围绕全物流链配置海运、公路疏运、海铁联运、船代、货代、保税、加工、仓储、查验等增值服务,做大现代物流;金融方面,强化了金融与港口产业链的融合,扩大财务公司业务范围,设立运营融资租赁公司,积极发展融资租赁、贸易融资、保险代理、质押监管等金融新业态,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源。
青港国际发挥全球一流矿石、原油、集装箱等船舶专业化深水码头和作业效率优势,实施高层沟通、总部营销战略,除了超大型矿船11连靠外,2015年该港还靠泊30万吨级及以上油船 (VLCC船舶)172艘次,同比增加29艘次、增长20%。靠泊1.8万标箱以上集装箱大船85艘次,实现集装箱大船作业常态化。
另外,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经济腹地比较发达的市场优势,带动青岛港至中亚的直通班列每周稳定运行,国内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增至27条,全年铁路货物装车量达到78万车,继续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构筑起了便捷高效的内陆和国际物流大通道。
(记者 王磊江)
[编辑:亚麦]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