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大宗商品市场过热 三大交易所连出11招降温

2016-04-26 10:26:10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大宗商品的疯狂表现已经引发交易所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警觉。近期以来,商品期货市场热度明显上升,主要品种出现轮番涨停,大量新投资者正在涌入期货市场。监管层则明确表示,要在深刻反思去年股市异常波动的基础上,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4月22日,上期所、大商所和郑商所再度出台风控措施,抑制商品期货市场过热炒作。大商所宣布,自4月26日起大商所焦炭和焦煤品种手续费标准由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6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1.8。郑州商品交易所则宣布,自4月26日起,对棉花品种恢复收取平今仓交易手续费,与此同时棉花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由5%调整为7%,涨跌停板幅度由4%调整为5%;菜粕、动力煤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由5%调整为6%,涨跌停板幅度由4%调整为5%。上期所则在4月20日、21日、22日连续3日发布公告,共对6位客户实施限制开仓监管措施。

记者经过初步统计,自今年4月以来,三大交易所已经连下了11道通知,内容包括调整有关品种的手续费标准、保证金水平标准、涨跌停板幅度以及对会员单位的风险提示,涉及热轧卷板、螺纹钢、石油沥青、焦炭、焦煤、铁矿石、玉米、棉花、动力煤等主要交易品种,其控制风险的决心可见一斑。

受到去库存、通胀预期及需求回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大宗商品市场近一段时间热度明显增加,一些品种已经出现过热炒作迹象。统计数据显示,焦炭、螺纹钢、热轧卷板、铁矿石等期货商品今年以来的价格涨幅高达50%以上,其中,前三类仅4月的涨幅就近30%左右。

恒泰期货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经理江明德对记者表示,今年1到4月,从贵金属、黑色系到农产品,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都经历了一波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场外资金看到了机会,在资金多资产少的情况下,商品期货已经连续跌了好几年,出现在低位的第一次上涨,做多的力量远大于做空,在出现赚钱效应后,做多情绪被激发。他表示,从交易量和价格的快速上涨来看,当前市场是有一定程度的过热。在连续上涨之后,进场资金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所及时出台风控措施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交易所在交易规则内的正常做法。

据了解,随着大宗商品市场热度的增加,不少投资者正在涌入商品期货市场。记者日前从多家期货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个人投资者、机构及企业新开户数量明显增多。据了解,目前新开户一般采取网上开户形式,由于期货开户系统容量较小,在开户集中时,会出现视屏验证排队时间较长,网络不通畅的情况,相关投诉出现了明显增加。而从一些品种的持仓情况来看,江浙系期货公司席位占据了数个主要品种多单榜首位置,其中又以永安期货席位最为明显。业内人士认为,江浙地区游资众多,这一情况可能表明大量的民间游资正在进入商品期货市场。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高上则表示,目前国内的楼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楼市有阶段性见顶的迹象,债市由于利率下行的空间有限,所以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而汇率市场暂时平稳,所以资金都在试图寻找新的风口,于是很多投资者将大宗商品尤其是场内的期货市场作为重点投资领域。

在三大交易所出台风控措施后,商品期货市场热度有所降温。

期货市场的狂热已经引发监管部门的警觉。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吴孝勇4月23日在“2016第10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上表示,近期的重点工作包括研究修订期货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指标,杜绝监管套利,提高期货行业抗风险能力等。他表示,将在深刻反思去年股市异常波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好期货经营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经参)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