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86岁袁隆平有个“小目标”:海水稻亩产300公斤

2016-11-29 10:17:04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云彩

50年前,向权威发出挑战,誓要利用杂种优势种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86岁,继续攀登科技高峰,在青岛许下利用海水稻扩大良田面积的心愿……筑“天下粮仓”,耄耋人壮志不已……

\

 

\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隔着一片稻田望去,难以想象那一片其貌不扬的街巷就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心脏”——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记者此次专程从青岛奔赴长沙采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住在这里。

眼前的这片稻田收割完新一茬水稻,又是亩产1000多公斤的测产结果,继续着2014年湖南溆浦首次突破亩产1000公斤带来的快乐感。

11月,长沙浸润在或阴或雨的季节,空气里吹着一种钻骨的湿冷。不过,田间地头的欢快湘音传递着收获的喜悦,让周遭的空气温暖了起来。

“亩产千公斤!没有‘神农’哪有这样的收获!”几位当地稻农听闻记者要去寻访袁隆平,用愉悦的湘音表达着他们的心情,“我们尊称袁隆平为‘当代稻神’!在长沙,谁家伢崽(孩子)不知袁隆平,那是要挨揍哒啰……”

湘音有些喋喋不休,说话人不时指着前方说:“就是那里哒啰,你们从黄花机场过来,一定经过了‘隆平路’,那是以他老人家的名字修的咧……外地人要了解他,必得去杂交水稻展览馆,还有,长沙正在建设水稻博物馆……”

在湿滑田埂的另一侧,收割完的稻秆上又冒出稻穗,记者着实感觉有些新奇。同行的袁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佳音介绍:“这就是再生稻!亩产也不低!”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袁隆平以及他的团队在这片田地精耕细作长达50余年,“当代神农”也就成为民间对袁隆平最诚挚的敬畏之语。

一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大院,右侧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杂交水稻展览馆。杂交水稻的培育、种植与推广,袁隆平的人生故事,以及袁隆平与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路上的孜孜以求和众志成城……年轻讲解员娓娓道来,听者却能感受到千钧重量:袁隆平——这是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

这位年轻讲解员是从一场国际性培训班匆匆赶来的——这几天,不同肤色的求学者正在湖南杂交水稻培训中心学习杂交水稻的相关技术。

在长沙,关于杂交水稻的国际性培训已是“家常便饭”。从展览馆的资料看,已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60多个国家培训了3000多名技术人才。2014年5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被认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

在杂交水稻的“心脏”,能触摸到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们难舍一份“心事”:他们要和国家一起扛起粮食安全这一沉甸甸的责任。

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树木葱郁,林荫道上,隔一段路就是一道横幅,上面写着: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向袁隆平院士学习,向袁隆平院士致敬……

专访安排在参观的次日,根据约定时间,记者提前来到会议室,房间正中央挂着袁隆平亲手写下的溆浦突破亩产1000公斤的匾牌。正在观看时,身后静静的走廊传来洪亮的带着湘音的普通话:“青岛来的在哪儿?”

已是86岁高龄的袁隆平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赶了进来。10月初,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签约落户青岛国际院士港,与记者那天在签约会上见到的一样:袁院士身板硬朗,精神矍铄。

50余载奔波于田间地头,手握丰收的谷穗才是人生最大乐事——

中国人的碗里要装中国粮

2016年10月, 在青岛胶州湾的李沧辖区,袁隆平带着他的团队在勘察一片盐碱地,明年要种下海水稻。

袁隆平一边打量着海边植物的生长状况,一边眺望着大海——自从确立了海水稻的研发方向,“我国十几亿亩盐碱地和几千万亩滩涂”的字眼一直缭绕在他脑海里。“如果能在这里种出海水稻,我国18亿亩耕地就有扩大的希望了!”袁隆平对陪同的李沧区相关负责人说: “2020年,种出高产海水稻!”

50多年前,在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还是一位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就在田间地头萌生过提高水稻产量的鸿鹄之志。

为此,他请教专家、查阅资料、寻找培育材料、反复试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与选择:坚信以自然界存在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为材料,人工选育出雄性不育的特殊品种,通过杂交提高水稻产量。

1964年六七月,正是水稻抽穗扬花之时,袁隆平手持放大镜,头顶烈日,一垄一垄,一穗一穗,寻找心中的雄性不育株。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寻过成千上万穗稻谷的第14天,他终于从洞庭早籼品种中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

如果说,1961年天然杂交稻就像是苹果砸中牛顿般“从天而降”,那么,1964年雄性不育株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则是确立“三系杂交水稻”研究方向的有的放矢。

此后,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研究方向的调整,1970年“野败”(野生雄性不育株)的发现,以及两年间数万株“野败”种植得出雄性不育株100%遗传的结论……在袁隆平及团队打破砂锅“追”到底的不懈努力下,杂交稻研究最终打开了成功的大门:杂交水稻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全国力量紧密配合、协作攻关,一闯“三系”配套关,二闯优势组合关,三闯制种关……

杂交水稻展览馆提供的资料显示,1976年,全国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达到208万亩,我国成为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国家。近年,我国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在2.5亿亩左右,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7%,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5%。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焦点。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出版《谁来养活中国人》预测:21世纪初,中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造成全球的粮食恐慌。

但是,布朗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

1996年,我国农业部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亩产800公斤。此后,袁隆平及团队启动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第五期每公顷16吨……今年11月19日,在广东省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后宣布: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这是水稻亩产量全新的世界纪录!

“日本最先提出超级稻超高产研究,中国可谓是后来居上,并通过不断努力使超级稻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袁隆平说对此信心满满,“我们力争培育出更高产优质、抗性更好的杂交稻新品种,这完全可以做到!”

“现在,中国人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越来越好;中国不仅改变了粮食缺口大国的形象,而且成为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中国不仅没有成为世界的威胁,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袁隆平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袁隆平发出“我们的饭碗要装中国粮”感慨,有感于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这是一次高规格布局粮食安全的重要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出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一年,被称为是我国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发轫之年。

从事水稻研究五十余载的袁隆平洞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份量,他清楚记得李克强总理2014年1月17日对他说过:“不仅要搞百亩片攻关,还要搞千亩片、万亩片攻关。”

“粮食安全极为复杂,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就会受制于人,等于把自己的脖子伸出来任人宰割。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就会绊倒一个国家……” 袁隆平说,“现在,人们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有人也质疑杂交水稻‘高产低质’。但是,我们要意识到:产量和质量不是对抗性矛盾。以前确实有些杂交稻品质一般,对此,我们也改变战略,既要高产又要优质,但是,我们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

手握稻谷,这是人生最大乐事,此事也令袁隆平一生难以释怀。今年年底,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成立,这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袁隆平将再次“挂帅”出征。

“青岛成立海水稻研发中心,很有慧眼。提起农业,人们就想起‘面朝黄土背朝天’,其实,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生物技术阶段。青岛有志于此非常明智。”袁隆平认为,“海水稻种植可以为我国粮食生产开辟一条新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时期,保护耕地与发展用地的矛盾十分尖锐,提高亩产量,这是方法一;让不能种粮的荒地变成良田,则是方法二。如果实现1亿亩盐碱地上推广种植海水稻,每亩300公斤,就增收300亿公斤,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水稻产量。海水稻很有发展前途。”

心中充满对祖国的爱、对水稻的爱,86岁的袁隆平停不下脚步。

心中坚信“只要方向没错,不怕到不了彼岸”,86岁仍要超越自我——

怕失败就不要从事科研工作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86岁的袁隆平用行动告诉世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超级稻的高产攻关、第三代杂交水稻和海水稻的研发……在袁隆平的世界里,水稻之路永无止境。

“有人功成名就后,担心再往前走会失败,或者说,年纪大了,用不着再去拼命了。我没有那种想法。我始终不满足,从技术讲,水稻的产量潜力还很大。”袁隆平将水稻研究比作需要不断打破纪录的奥林匹克运动体育竞技,“攀登科技高峰对科技工作者有着永远的诱惑力,不断超越,包括超越自己,这是动力之一,另外一个动力,就是国家的现实情况,人口这么多,需要还在增长,这是外在动力。”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袁隆平的人生故事到处是知难而进的足迹。

在西南农大读书时,他用大量课余时间去阅读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了解了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观点。后来,他相信水稻有杂种优势,与此有关。

“认定了大方向,上了船就要划到彼岸去。”袁隆平说,“这个过程会有失败,从事科研工作就不要怕失败。当然,不怕失败,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有些事情看似失败,其实是有成功因素在里面。”

五十余载,失败的一幕幕场景,在袁隆平的缭绕湘音中,似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般轻松,而彼时,经历失败的苦恼可想而知。

杂交水稻研究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不论是技术条件还是政治环境都不行,更何况,袁隆平是一名普通的农校教师,有谁瞧得起?老一辈很多专家持“水稻无杂交优势论”,“初生牛犊”要挑战权威,其压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1962年,袁隆平将一穗有230粒的天然杂交稻种子播到田里,浇水除虫,精心护理,期待高产稻的诞生,但是,禾苗抽穗后,心中盼的“龙”却是“虫”——1000多株却无一株“老子”模样。

1968年,袁隆平将从广东南海试验带回的种子播在田里,一起毁苗事件差点断了1964年至1968年一年一代的关联,多亏救出5株秧苗保住了研究材料。

1969年,袁隆平和科研小组用3种已发现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先后与近千个品种和材料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选育出具有一定保持力的雄性不育材料,结果还是培育不出100%的不育系。

1972年,袁隆平和科研小组的试验田终于始露高产迹象,一到收获季节,他们却傻了眼:稻谷结实率不高,稻草产量却增产近七成。

“可惜人不吃草,人要吃草,这个杂交稻大有前途。”此类风凉话让科研小组无地自容。对此,袁隆平做出自己的分析:“稻谷减产证明试验失败,但从本质上讲却是成功了。为什么?现在的焦点是水稻有无杂种优势,这个试验证明有优势,只不过优势表现在稻草而不是稻谷上。这是技术问题,说明我们配种不当,只要改变配种,优势就能发挥在稻谷上……”

正是有了从容笃定的心态,袁隆平带着科研人员一次次跨过失败,一步步走向成功。经过品种组合改进后,三系杂交稻就像是“芝麻开门”,此后两三年间,湖南、广西等地水稻杂优协作组捷报频传,其中,袁隆平培育的“南优2号”成为我国首个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强优势组合。

1995年获得成功的两系法杂交水稻走向生产的道路同样是一波三折:

1973年,湖北省沔阳县农业技术员石明松发现了3株典型的雄性不育突变株——夏天雄性不育,秋天育性恢复,是一种光敏不育类型水稻。这种不育资源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开辟出新的育种与利用途径,不过,存在的“打摆子”现象令其研究屡遭挫折。对此,全国农科人员通力协作,作为攻关核心人员,袁隆平从反复的失败中摸索出一套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解决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制种隐患,该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科技之光“点亮”粮食生产,万里沃土藏着丰收和希望!目前,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以绝对优势领先世界水平,以袁隆平为领军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众志成城,也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杂交水稻权威研发机构。

“有人问我,成功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秘诀,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袁隆平说,“机遇具有偶然性,我认为,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背后的必然性。科技人员需要学点儿哲学,用辩证观点来看问题。”

未来,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这是农业科技的方向和趋势,袁隆平同样辩证地看待期间的争议与发展。“对待转基因,科学慎重的态度并不是拒绝的态度。”袁隆平说,“研究上要积极,推广上要慎重。” 对于坊间关于杂交稻是否为转基因水稻的疑问,袁隆平说:“杂交稻与转基因无关,我们采用常规技术,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袁隆平一生能与“谷”结缘,他感叹此生无憾。

“86岁了,又要攻关海水稻!我很乐意,我愿意在海水稻的研发上鞠躬尽瘁。” 袁隆平说,“我对这个目标比较有信心,实现起来应该是易如反掌。”

站在杂交稻的世界之巅,但创新的步履从来没有止歇,青岛这片热土寄托着袁隆平与团队的新梦想。

“小目标”——亩产300公斤以上

袁隆平名满天下。他独有的“袁式幽默”流露出令人肃然起敬的谦逊:“有人称我是‘伟大的科学家’,不是伟大,是尾巴大,尾巴大了也有好处,就是不能翘尾巴。”

站在杂交稻的世界之巅,袁隆平坚守着对科学的一种态度:科技要“顶天”,占据制高点;科技也要“立地”,新技术、新品种要推广到千家万户。

上世纪60年代,农民诚恳地对袁隆平说过:“你是搞科研的,培育出一个亩产800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淳朴的话语让袁隆平意识到农民紧迫需要的是什么!五十余载,袁隆平在研发路上难以卸下这份责任:让科技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

亦是这份“实用”的科研态度,令袁隆平带学生也是讲究“实践出真知”。

“实验室和电脑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站在田里,去认识和了解水稻,要熟悉到:一眼望去就能分辨出是哪个品种,它有什么‘脾气’,一如区分自家和别家的孩子。我的学生多数是能下田的,他们以事业为重,很可爱!”袁隆平自己也是这样做,“关在屋子里手脚发痒,下田搞试验才有乐趣!”

道不同不相为谋!近期,袁隆平与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又将迎来一次革命性时刻——第三代杂交稻不育系的研发成功将触发世界水稻种业的洗牌。但是,袁隆平居安思危,有着“谷贱伤农”的忧患意识。

“如何保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是严峻问题,我呼唤全社会要重视粮食生产。”袁隆平认为,“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影响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广体系不好,农民不愿种田,即便技术再好,也无用武之地。”

袁隆平与团队培育海水稻的“小目标”——亩产300公斤以上,同样是有着推广的考量。

“目前,半野生状态的海水稻产量不高,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农民连成本都收不回,积极性怎能高?提高到亩产300公斤,种海水稻就划得来。”袁隆平说。

种海水稻划得来——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袁隆平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此时,老人家的眼睛里藏不住喜悦,一脸敬畏:“水稻就像是我的孩子,只要有时间就要到田里看一看:它长得好不好,有什么虫,有什么病?每天看着它们成长,我心里无比欣喜。”

这就是时刻离不开水稻,时刻心中装着粮食安全三大支柱——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既“顶天”又“立地”的袁隆平。

[编辑:云彩]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