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重大工程

2017-05-11 08:55:15
来源:青报网
责任编辑:帛幼

原标题:青岛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重大工程

\

梦想之船,离不开动力之帆。

经济进入新常态,肩负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任务,承载着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的重要使命,青岛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已经刻不容缓。

近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考察山东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谋划推进,努力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

坚定信心、加压奋进,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重大工程和推动发展的“牛鼻子”,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进一步提振全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前列——

一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核心任务的重大战役,已在我市全面打响!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前列,意味着我市将以“四新”“四化”为主要方向,全力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实体经济优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意味着我市将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要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把招商引资、招商引智作为全市上下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快“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意味着我市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

高点定位,只争朝夕,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建立项目库,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持续释放发展动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新的时间,已在青岛开启。

以“四新”促“四化”,让“老树”发出“新枝”,让“新锐”挑起“大梁”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什么是新动能?能够顺应生产力发展新要求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较于新动能,旧动能是指多年形成的传统动能,包括传统技术、传统产业、传统业态和传统发展模式。

省政府要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以“四新”促“四化”,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以“四新”“四化”为主要方向,覆盖一二三产业,坚持“双轮驱动”,着眼“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一方面,要全力改造提升旧动能也就是传统产能,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让它们共同成为引领我市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新的增长动力源。

旧动能要全速转型,让“老树”发出“新枝”。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通过老城区企业搬迁、工业千亿级产业链打造等重要举措的实施,在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出清“僵尸企业”的同时,推动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模式进行改造提升。

改造提升旧动能,我市骨干企业一如既往地冲在前面。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明月海藻等一批名牌企业,均属改革开放以来成长壮大的传统制造企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它们主动转型、先行先试,广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脱胎换骨。海尔打造的空调互联工厂,可以进行精准、高效、大规模定制生产,拥有8项引领全球的核心技术,单位面积产出是同行业的2倍;海信创立的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光模块产品规模国内第一、全球第五,其中,接入网光模块产品规模全球第一,国内占有率达50%以上;双星在全球轮胎行业率先建成商用车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完全颠覆原有的运营模式,从近百年来一直以产能为中心,全面转向以订单为中心,成为中国轮胎智能制造的引领者……

在这些“先行者”带动下,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创新求变的队伍,主动立于时代前沿,全面拥抱先进技术、尝鲜先进模式,探索出宝贵经验,蓄积了发展后劲,推动全市传统产业加快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新动能要加快培育,让“新锐”挑起“大梁”。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作为新锐力量,在我市转型升级中的拉动作用极为突出。以海洋产业为例,近年来,我市依托雄厚的海洋科研力量,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洋创新平台,全力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海洋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去年,全市海洋经济总量一举突破2500亿元大关,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产业强度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并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海洋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年均3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还是海洋重点产业、高效现代农业;无论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还是创意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都将成为令人敬畏的新锐力量,迸发出新的强大动能,挑起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梁”。

全力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市已经确定具体目标和前进路径——

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突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互促、立足国内市场与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协同,加快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只争朝夕推进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引进新项目、好项目,形成转型升级新动能

大项目有大力量。

总投资144亿元的一汽大众项目,吸引20多个重点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带动投资600余亿元;总投资50亿元的歌尔科技产业项目,致力于研发生产虚拟现实装备、可穿戴式计算机、智能机器人,未来将打造成全球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中试中心;总投资分别为106亿元、100亿元的高新区科创慧谷、青岛网谷项目,将聚集大批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投资30亿元的董家口铁路物流园项目,集运储、加工、信息等功能于一体,预计可带动投资500亿元以上……

一个“当量”大、起点高的新型大项目,可以很快带动发展起一个新型产业链,进而集聚形成一个新型产业基地——重点项目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是我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安排市级重点项目865个,总投资1.46万亿元。截至去年年底,这些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当期完成投资9200多亿元;竣工项目473个,其中工业项目262个,服务业项目163个,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项目48个。全部项目累计完成产值3641亿元,实现税收289亿元,新增就业大约20万人。

2017年,我市已确定推进总投资超过7000亿元的20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百亿级大项目达到近20个。这些优质大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原则上要求总投资5亿元以上,全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作用强等显著特点。它们必然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新动能。

着眼当下,我市要把现有的大项目紧紧抓在手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让这些大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放眼未来,我市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储备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大项目招商作出明确部署:开展常态化、精准化招商,立足青岛挖潜,同时眼睛向外,瞄准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国内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大力引进有生命力的优势产业项目、有爆发力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有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项目、有承载力的城市建设项目。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创新招商方式,扎实开展主题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和以商招商。

为了让更多的优质大项目引进来、落下去,我市将从优化完善商务发展服务环境、体制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四个方面着手,出台新形势下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的实施意见,创建国内领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体系,支持各区市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启动建设四级联动的无缝隙全闭环的外商投资服务联通渠道,建立内外资企业和“走出去”重点企业全覆盖、全流程、市级和区市及乡镇全网络的企业服务工作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打造依法行政、公正透明、竞争有序、服务高效、富有吸引力的一流国际营商环境。

目前,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带领下,我市已启动精准化大走访活动,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落实重点招商企业大走访责任分工,细化推进计划,落实保障服务,加强督查调度,及时通报进展,力争在重大项目引进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四新”“四化”发展方向,梳理储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项目,形成一批高水平的项目库,建立重点项目库监管服务系统,健全即时监督、结果评价、考核奖励等机制,实现对项目库项目的动态管理,确保入库项目落地、落实、见效。

把创新驱动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是至为关键的第一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时不我待,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把创新驱动摆在突出位置,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大力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充分发挥和放大重大创新平台的优势。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投入使用,中科院在青形成“两所八基地一中心一园一城”的发展格局,中船重工等16家国字号科研产业基地建成运营,这些重大创新平台的打造,为我市汇聚创新力量、推动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市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哈工程青岛船舶科技园、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和在青院所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同时加快招商引智,让更多的科技研发机构、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落户青岛。

示范区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上率先突破。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蓝谷是我市改革发展的“高地”“宝地”,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走在前列。这些示范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也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要加快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成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全市发展的新引擎和驱动器。

全力打好实体经济、海洋、开放、金融等“优势牌”。实体经济、海洋、开放、金融是我市的优势和特色,要利用创新驱动打好“实体经济牌”,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新经济不断扩大规模,使“青岛制造”的规模、品质和地位进一步提升;全力打好“海洋牌”,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打好“开放牌”,找准对外开放与新旧动能转换的结合点,驰而不息抓开放促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国际城市建设;打好“金融牌”,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能量巨大的“蓄水池”。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大企业是我们城市的宝贝”。要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继续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潮流,把技术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把握大势谋创新,顺应时代谋创新,苦练内功谋创新,依托人才谋创新,以创新促转型、增活力、提实力。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让优秀人才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推动者。要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创新顶尖人才奖励资助、高端人才团队引进支持等政策,加强“高精尖缺”人才的精准引进。要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要推进孵化器、软件园、人才公寓建设,加快人才改革试验区、国际院士港、院士智谷、人才特区、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完善人才服务中心功能,营造一流人才环境,推动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三中心一基地”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增强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争取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

新的战役,正在青岛打响。

新的蓝图,正在青岛铺开。

新的动能,正在青岛蓄积。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林 刚)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