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出新规有效管理个人账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开立账户、身份认证、账户使用等方面作优化改进,旨在有效实施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优化个人银行账户服务。记者注意到,《通知》主要是扩大了Ⅱ、Ⅲ类账户的应用范围,目标是推动Ⅱ、Ⅲ类账户成为个人办理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小额消费缴费业务的主要渠道。
Ⅲ类户额度提至2000元
记者了解到,《通知》明确2018年6月底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应当实现在本银行柜面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远程视频柜员机、智能柜员机等电子渠道办理个人Ⅱ、Ⅲ类户开立等业务,其他银行应在2018年底前实现上述要求。
其次,是开户手续简化。 《通知》明确个人通过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验证方式登录电子渠道开立Ⅱ、Ⅲ类账户时,如绑定本人本银行Ⅰ类账户或者信用卡账户开立的,且确认个人身份资料或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开立Ⅱ、Ⅲ类账户时无需个人填写身份信息、出示身份证件等,在有效落实账户实名制要求的同时,大幅提升开户体验。
记者注意到,《通知》不仅将Ⅲ类账户余额上限从1000元调整至2000元,同时还允许银行向Ⅲ类账户发放本行小额消费贷款,持卡人届时可通过Ⅲ类账户还款。《通知》还规定,同一银行法人为同一个人开立Ⅱ类、Ⅲ类账户的数量原则上分别不得超过5个。
进一步完善规范账户细则
记者了解到,这并非央行第一次对这三类账户进行调整。早在2015年12月,央行就提出对个人银行账户实施分类管理制度,首次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为Ⅰ、Ⅱ、Ⅲ类银行结算账户。此后,央行多次发布文件,进一步完善规范这三类账户细则。那么这三类账户分别有什么意义呢?
业内人士认为,这三类银行账户就像是人们3个不同资金量的钱包。Ⅰ类账户是“钱箱”,个人的工资收入等主要资金来源都存放在该账户中,安全性要求较高,主要用于现金存取、大额转账、大额消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公用事业缴费等。Ⅱ类户是“钱夹”,个人日常刷卡消费、网络购物、网络缴费通过该账户办理,还可以购买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Ⅲ类户是“零钱包”,主要用于金额较小、频次较高的交易。
可根据需求升级或降级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本上都会选择Ⅰ类账户,不会想着对账户进行分级管理,开通Ⅱ、Ⅲ类账户。”岛城一股份制银行理财部刘经理表示,此次央行是有意引导用户,扩大Ⅱ、Ⅲ类户的使用发展,降低账户风险和电信诈骗风险,为个人建立资金防火墙,有效保护个人银行账户资金和信息安全。
据介绍,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要,主动进行适当的升级或降级。其中,Ⅰ类户建议主要用于收入汇集、大额消费、大额理财、大额转账;Ⅱ类户可用于日常生活开销,包括1万元以下的刷卡消费、网络购物、网络缴费、投资理财等;对于“剁手族”而言,最好把支付宝关联到Ⅲ类户上,当支付金额达到规定上限时,账户会自动停止支付。 (记者 杨博文)
[编辑:芃芃]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