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70岁老员工眼中的青岛港变迁:有多大船 就有多大码头

2019-09-26 08:06:21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70岁老员工眼中的青岛港变迁:有多大船 就有多大码头

文/图 半岛记者 郝春梅

青岛因海而生、凭港而兴。

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和联通世界的窗口,是青岛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属性。青岛港自1892年开埠以来,在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港口发展迅猛,货物吞吐量由1949年的72万吨跨越到2018年的吞吐量超过5.4亿吨。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青岛港多年的追求成为现实。如今,作为山东港口集团重要一分子的青岛港在更大、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激流勇进、跨越发展,再起新征程。

■忆往昔

破败不堪,百废待兴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港从此获得新生。

解放时,青岛港共有6座码头,从1号码头到6号码头,泊位护木断裂,混凝土板桩断裂,填沙流失等现象随处可见,几乎所有的码头都有1个或几个泊位已无法使用。面对着这样一个烂摊子,人民政府响亮地提出“以港养港”、“以航养航”的治港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财政紧张等困难,用劳动人民的双手重整河山,让解放了的青岛港展现出勃勃生机。于是,全面恢复工程首先从测量水深、疏浚航道和港池开始。

在进行码头修复的同时,青岛港的生产也得到同步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上半年,年吞吐能力为400余万吨的青岛大港,实际只完成了28.5万吨。青岛解放的当天,党组织便组织了渡海至5号码头的煤炭装卸。青岛港工人6月2日开始复工,1949年下半年便超过了解放前上半年的水平。1950年码头初步修复后,港口的吞吐量比1949年增长了1.17倍。到1952年,青岛港的吞吐量恢复、增长到了132.1万吨。

■老员工

从肩扛手搬到集装箱运输

在青岛港采访的当日,记者有幸见到了青岛港的老员工、共和国的同龄人陈永利老人。陈永利出生于1949年9月23日,刚刚过完自己的70岁生日。说起在青岛港的岁月,老人记忆犹新。从17岁初中尚未完全毕业进入青岛港,陈永利在这里一干就是43年。

“我曾在码头上干了四年装卸工”,那时17岁的陈永利体重不到100斤,每天却要搬、抬、扛少则50斤多则200斤的货物,那时候码头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卸煤、卸瓜干、瓜渣、矿石、矿粉等,粉尘严重,灰头土脸,出大力,流大汗,是最辛苦的工种。

即便是在重体力劳动无法被取代的年代,青岛港也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逐步推进机械化,千方百计把码头工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1954年初,青岛港添置的6部万能机和1台吊车出现在码头上。这年10月,又有30部电动搬运车和5部万能搬运车投入港口生产,青岛港成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机械队,港口装卸向机械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充满希望的第一步。从此,港口年年增添新的机械设备,货物装卸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大大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1971年,青岛港组建调度室,并配上了两部调度电话和一辆自行车。一部外线电话负责跟外来货主等业务单位联络,一部内线电话负责调度、安排装卸队、机械队的工作,而相比起“腿儿着”,有任何紧急情况和突发任务的时候,当然是自行车更加“风驰电掣”,调度室逐渐成了大脑一般的指挥中心,青岛港码头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越来越突出。

1972年,青岛港1号码头改造工程竣工,5台门机拔地而起,高大的机身,长长的铁臂,一字排列在1号码头南岸壁,十分雄伟壮观。数吨重的货物,门机轻轻一抓就腾空而起,如同老鹰抓小鸡一样轻松,给车船装卸、特别是车船直取带来了极大方便。1973年,青岛港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

到1980年以后,陈永利工作的指挥中心有了“闭路电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监控,通过监控可以看到码头现场的作业情况,掌握到第一手资料的调度员可以机动、灵活地处置业务,不久,又有了报话机,大家可以直接通过报话机沟通现场业务和突发状况,整个工作流程更加快速、便捷、高效。

此后,在一代又一代青岛港人的努力奋斗之下,青岛港逐步实现了成组运输、组装运输,后来又实现了集装箱运输,这些设备和手段,让陈永利老人和曾经的同事们惊叹不已。陈永利感慨地说,他亲眼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化、见证了设施设备的改进,见证了码头工人们劳作方式的提升,“很感慨,很震撼,以前不敢想的,后来都实现了,特别振奋人心!”

■看今朝

智慧港口水平领先世界

青岛港区为常年不冻不淤的深水良港,已实现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干散货船的常态化靠泊,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世界最大集装箱船靠泊的港口,具备靠泊世界最大油轮的能力。

2014年6月6日,青岛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9年1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山东首家A+H港口上市公司。如今的青岛港由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等青岛四大港区和威海港组成。青岛四大港区目前运营的生产性泊位共95个,包括老港区29个、黄岛油港区11个、前湾港区38个、董家口港区17个。

青岛港已成为城市公共的服务平台,拥有一大批当今最大最先进的专业化深水码头,青岛港建设投产了40万吨级的矿石码头、45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可停靠2.1万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20万吨级煤炭码头、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等一系列码头建设项目。青岛港拥有超过165条航线通往世界上的700多个港口,其中,外贸航线有136条,是中国北方地区航线最密集的港口。

青岛港建设智慧港口,全方位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新能源等技术,攻克十多项世界性码头技术难题,打造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领先的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于2017年5月11日,投入商业运营,相比传统码头作业的效率提升30%,节省工作人员70%,也是世界装卸效率最快的集装箱码头。

2019年1月18日,青岛港在自动化码头上成功完成了基于5G连接的自动桥吊控制操作,率先实现了通过无线网络控制设备抓取和运输集装箱,是全球首例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5G远程桥吊操作,引领、推动自动化码头再度实现技术升级,继续保持全球自动化码头的领军地位。

青岛港正立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联通世界的窗口”的新定位,提速由目的地港向枢纽港、由物流港向贸易港“两大转型”,把“青岛港的智慧化”变为“智慧化的青岛港”,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构建更加高效便捷、开放包容、具有国际水准的口岸服务新体系。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