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11/25 09:39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芃芃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292亿元项目投资落地 “央企青岛行”再添新成果

原标题:央地合作续新篇:292亿元项目落青岛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11月24日上午,“2020央企青岛行走进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活动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办。

“央企青岛行”是站上国家开放发展新风口上的青岛搭建的一个合作平台。自去年以来,青岛发挥国资国企独特优势,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央企招商对接新平台,如今该活动已成为全国主动对接央企精准招商的城市样板。当疫情的蔓延为全球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时,央企与青岛的合作坚定而有力。就像这场疫情出现后举办的首场线下 “央企青岛行”活动,22个央地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总投资达到292亿元。这些涵盖新材料、总部经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环保科技等多个新经济领域的项目,必将为青岛经济的未来发展汇聚起磅礴动能。

签约项目“含金量”十足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中,创新与科技是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今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对于我国经济“顶梁柱”、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之一的中央企业亦提出更高要求。这样的宏阔背景下,如何助力高铁这张 “国家名片”在青岛持续绽放耀眼光芒,意义显得格外重大。

本次活动由青岛市政府、中国中车集团主办,城阳区政府、青岛市国资委、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联合承办。国务院国资委以及中国中车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等央企代表,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代表共2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从本次活动现场签约的项目来看,围绕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央地合作“含金量”十足。其中,中车工业研究院与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签约共建中车集团唯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核心技术平台,围绕复合材料设计、工艺、检验、连接、修复、回收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应用展开合作;中铁十四局集团与城阳区签约设立区域总部,引入集团总部资源,加快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国十七冶集团同青岛国际院士港、南京开沃重工围绕氢能源汽车生产线扩建开展深度合作,提升我市氢能源汽车产能;中建材集团旗下中新房太通实业有限公司将引入专业团队,在平度市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汽车造型设计和风洞检测中心;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西海岸新区展开合作,引入环保装备智造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检测机构,打造集科研、技术、人才、资金为一体的环保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科技强国建设的根本保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在经济全球化发生深刻变革形势下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迫切需求。鉴于此,本次“央企青岛行”活动还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专家解读环节,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了主题为“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政策解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同与会嘉宾分享了铁路科技发展态势与创新方向,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工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二级教授张海鸥进行了《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与装备》的专业演讲。

作为本次活动承办单位,国创中心面向前瞻性技术和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在活动现场分别与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吉吟东、中车研究院祝弘滨、中车戚墅堰所胡小山、航材国创高铁材料研究院丁小明等5位专家签约,正式启动了“自主式交通复杂系统体系架构研究”“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等5个轨道交通领域协同创新项目。同时,国创中心还与中车四方所、大连所、戚墅堰所等3个轨道交通装备系统供应龙头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展联合技术创新,共同促进先进技术应用与科技成果转化。

轨交产业在青加速崛起

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是青岛推动产业发展更上层楼的战略选择,而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青岛早已看到了其中的价值:邀请中国中车来整合聚集青岛的轨道交通产业链,把青岛的企业纳入采购链、产业链,通过整合提高价值链。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应运而生。目前,示范区是中国唯一集高铁地铁整车生产、核心系统研发制造、国家创新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区内集聚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有限、四方庞巴迪等3家头部企业和200余家轨道交通重点配套企业,生产的动车累计约占全国运营动车组的60%、生产的地铁约占全国的25%,入选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去年,青岛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当青岛奋力舞动这条千亿级产业链时,中国中车的产业布局也为此倾斜。仅在今年,中车研究院青岛分院、中车科技园(青岛)有限公司、中车信息技术分公司就相继在青岛成立。特别是2016年由青岛市政府与中国中车联合共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始终以“代表国家、面向全球、服务行业、支撑产业”为总体定位,以高速列车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在体制机制、运营模式、平台建设、技术创新、招才引智等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下线;多家海内外合作单位成功入驻国创中心;6名海内外知名院士学者成为国创中心特聘专家,产业聚集、技术聚集、人才聚集的优势愈发明显。

中国中车这一央企“巨轮”,在青岛这座充满活力的青春之岛停靠,一方面获取了丰富、充足的补给,另一方面也为这座创业城市加速崛起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央地合作凝聚发展共识

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者。而“读得懂企业、读得懂企业家”的青岛,正在努力培育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精心培育成全四海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的 “热带雨林”。

资本、技术与产业在“央企青岛行”这一平台上深度耦合互动,发挥乘数效应,推动央地开展高层次、宽领域、常态化的深度合作,推动国家赋予青岛重大战略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尽管受疫情影响,本次“央企青岛行”是自去年春、夏、秋、冬“四季行”以来,第一次邀请央企来青举办专题线下招商活动,然而此次“央企青岛行”众多央企、高校组团走进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一批央地合作项目和创新团队签约落户,正是央地合作共同推进创新发展的最好诠释。

截至目前,国务院国资委97户央企中,已有累计80余户2000余人次受邀来青对接交流,“央企青岛行”平台签约项目超2000亿元。在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下,通过“央企青岛行”系列招商活动陆续展开,央企与青岛之间关系愈加紧密,央地合作发展共识不断凝聚。下一步,市国资委将围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充分发挥“央企青岛行”平台作用,持续推动央企同我市各领域交流合作,着力引入更多央企优质资源,助力我市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副市长耿涛出席活动并致辞。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