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先享后付”背后的层层暴利
一种“先享后付”的消费模式在预付费行业悄然兴起,但近期却不断有消费者反映,他们遭遇的“先享后付”,并非像商家宣传得那么完美。
工作人员诱导签约
“先享后付”就是让消费者先享受后付钱,通过一纸协议约定消费者像“办卡”一样在商家连续消费,但是“办卡”的费用不一次结清,而是后续分期结清。
一些消费者在网络上吐槽,这种“先享后付”听着好听,实际上却是套路满满。这类的投诉很多发生在祛痘门店,尤其是一个叫“蕾特恩专业祛痘国际连锁”的品牌。记者依据消费者提供的投诉线索,随即前往江苏南京、天津、浙江杭州的祛痘门店进行调查。
在三地的调查中,记者进店后的流程几乎一致,面部检测、分析皮肤问题、制定方案,然后推荐“先享后付”支付模式,办理分期付款。在杭州市钱塘区的金沙天街户外步行街,一百多米的街道上就有多家不同品牌的祛痘门店,记者随机走进一家美容门店,以消费者身份进店体验时,原本和门店经理商量好通过“先享后付”消费2980元,一共做10次。可当记者体验完第一次做脸后,经理就开始劝记者办理5980元的套餐,半年内不限次数。在记者一再争取下,门店为记者办理了2980元分6期的“先享后付”方案。但在操作过程中,经理一直试图拿走记者的手机进行操作。见记者不肯松手,经理干脆起身直接在记者手机上替记者操作。很多页面一闪而过,记者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完成了签约流程。手机上的操作结束后,记者还被代为签约了《服务确认书》,这上面赫然写着本人操作,工作人员没有拿着手机进行操作。
运营公司“擦边”宰客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许多公司都在为商家提供“先享后付”接入服务。一家将“名正言顺”写进公司简介里、并且取名就叫“先享后付”的公司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的阿里中心,产品经理杨总接待了记者。
在杨总的介绍中,自家公司的“先享后付”业务简直是商家的拓客法宝,谁用“先享后付”,谁就能多锁客、多签单。尤其是“先享后付”中的强制扣款功能,直接保障商家能收到尾款。
这家“先享后付”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强调,消费纠纷发生时,消费者若想终止履约,不仅要交违约金,还只能求助商家从后台解约。如果商家不想解约,钱就会被一直划扣。这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起了不亏钱的经营“妙招”,那就是在消费者支付首付款时,就设法收回所有成本,以此确保无论后续发生何种情况,自身不会亏损一分钱。
这家公司规避法律风险的办法就是将授权支付平台信用体系和强制扣款的协议,用不起眼的小字标注在页面的下方。消费者很难察觉,也没有专业的查看合同的能力,一旦稀里糊涂签约,“先享后付”公司规避了法律风险,消费者却很难维权。记者获悉,这家公司根本不是支付宝的认证服务商。杨总说,做“先享后付”业务和是不是服务商没关系,只要拿到支付平台“先享后付”的服务接口就可以。
绕过监管红线搅乱市场
记者又到杭州微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走访,这家技术公司是支付宝的平台认证服务商,从事“先享后付”接入业务。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不只是美容门店,健身、教培、养宠,都是“先享后付”主推的使用场景。这位工作人员很直白地告诉记者,市场上这种“先享后付”的消费金融模式,可以逃避国家对预付行业的监管。
从杭州微盘这位工作人员的表述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当前市场上众多开展“先享后付”业务的公司,实际上大多属于贴牌经营。真正如他们这般能够直接从支付平台获取接口的源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数量极为稀少。这些源头公司在“先享后付”领域的盈利模式,重点并非仅仅局限于普通的业务运营,而是更多地聚焦于发展下级代理,通过拓展代理网络来扩大市场份额并获取收益,或者是为其他公司提供贴牌服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平台认证资质来赚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记者走访各地的实体门店后发现,利用“先享后付”诱导年轻消费群体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现象并不罕见,这与“先享后付”这种支付模式推出的初衷背道而驰。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