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农品”连续六年跻身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十强

原标题:连续六年跻身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十强,出口额连年居首——

青岛农品:安全防线锻造硬核竞争力

从田间到餐桌,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是民生关切的焦点。作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青岛以全链条监管为抓手,用标准化生产筑基,靠品牌化运营提质,让“青岛农品”成为安全与品质的代名词。目前,全市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3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3个,“青岛农品”连续六年跻身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十强,农产品出口额稳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首位,用实力诠释“产出来”与“管出来”的双重担当。

标准化赋能

农产品品质“看得见”

“以前很多环节都靠人工,容易导致香菇品质不可控。自从引入全自动、智能化食用菌生产线后,菌种周年生产不受季节影响,生产全程数字化可追溯,极大提高了菌包生产的标准化程度,确保每一朵香菇品质如一。”近日,在位于莱西的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综合部负责人崔誉舰介绍。

“将生产环节挪进大棚、搬进工厂,通过标准化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粗放的生产流程,农产品质量得以严格把控。”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万思敬表示,该中心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与优质化服务统筹推进,年均深入蔬菜大棚、养殖场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5000余批次,在筑牢市民餐桌安全防线的同时,让更多优质农产品站稳市场,助力农民增收。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产品品质为核心,全域推广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规范,统筹质量安全与绿色发展,全市累计修订农业地方标准314项,针对茶叶、畜禽等十大品类定制生产规范,让种地养畜有了“技术手册”。在崂山区,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落地生根,在各大园区,21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主体、17个省级标准化基地引领发展,形成“标准+基地+农户”的品质管控模式。

全链条监管

餐桌上安全“守得牢”

“目前,我们建立了网格化监管体系,每个村都有村级协管员,协助我们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工作。”莱西市店埠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赵树起介绍,店埠镇种植的蔬菜都有承诺农产品达标合格证。

店埠镇是蔬菜大镇,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还有1.2万多亩的设施大棚,镇上建有200多家冷库,大量来自本地、外地的蔬菜在这里集散。为确保店埠镇产出的蔬菜能够吃得放心,不给“店埠萝卜”“店埠蔬菜”等招牌抹黑,店埠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的3名监管员肩负起沉甸甸的责任。

近年来,青岛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衔接。组建由8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协作小组,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联合作战”。市、县、乡三级联动,443个镇级网格、5992个村级网格实现监管无死角,《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等文件让监管有章可循。

科技赋能让监管更精准。全市年均开展定量监测1.8万批次、快速检测38万批次,依托大数据平台建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一张图”,用四色标注风险等级,实现“监测—研判—决策”闭环管理。3万余人次参与农安科普活动,200万+阅读量的科普视频,让安全意识深入田间地头。同时,青岛市执法亮剑形成强大震慑,坚持检打联动,从严查处违法案件,今年已查处涉农案件百余起,用法律武器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品牌化塑形

土特产增值“有赚头”

“家人们,我是胶州的。胶州大白菜是俺的家乡菜……”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春花在视频号中亲切的开场白,让拥有千年历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胶州大白菜”焕发新生,从田间土货跃升为网红潮品。云山大樱桃、大泽山葡萄、马连庄甜瓜等承载着乡土记忆的农产品,如今已不仅是盘中餐,更成为传递乡愁的文化符号。这背后揭示出农产品品牌化的核心路径:当质量安全成为标配,文化赋能便成为价值跃升的关键引擎。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紧抓“土特产”三字精髓,探索出一条质量与效益双赢的发展新路。深挖“土”资源, 在全省率先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库,系统收集23类2205个产品信息,构建数据平台提供精准产业导航,并量身定制“一品一策”发展路线图。

激发“产”动能,通过政策奖补激发活力,对获得省级以上知名品牌的主体最高奖励50万元,组织企业亮相中国国际农交会等高端展会60余场,打造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省级3个,辐射带动特色农业基地400万亩,培育黄岛蓝莓、莱西大花生等30余个产业集群,更借力“互联网+”浪潮,孵化农村电商主体146家,推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目前,青岛全市拥有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230个,73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累计培育农产品品牌2.2万余个,“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更是连续六年蝉联全国十强。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品牌IP,既点亮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也为农民铺就了增收致富的金色通路。

农产品质量安全正被赋予全新内涵——它不仅是餐桌安全的保障,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密码,是乡村振兴的价值支点。在青岛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质量安全的种子已破土成荫,孕育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丰硕未来。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高静文 通讯员 初晓娜 冯志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秦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22 07:49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