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5.47%!青岛金融机构加力支持海洋经济
新闻记者自青岛金融监管局日前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青岛金融机构加力支持海洋经济,涉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截至6月末,青岛主要银行机构涉海贷款总额为1449.06亿元,较年初同口径增长15.4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海洋保险保费收入达6.74亿元,同比增长15.75%,高于辖区财产险保费平均增速。
为推动海洋与金融的双向融合,促进金企互动对接、供需有效匹配,今年以来,青岛金融监管局发布了《青岛市海洋金融产品手册》,收录33家金融机构的177项特色产品,涵盖特色贷款、蓝色债券、项目融资、保函、海上保险、渔业保险等十二大品类,详细绘制涉及产品特色、服务对象、业务流程、所需材料等内容的金融服务全景图谱,满足涉海企业、科研机构及海洋产业多元化、特色化的金融需求,为海洋经济市场主体提供了精准化、便携化、可视化的金融服务指引。
此外,青岛金融监管局着力打造“蓝海金链”金融监管品牌,与多部门建立长效协同机制,联合出台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配套下发专项通知,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组织架构、优化绩效考核、明晰支持重点,指导多家银行机构设立了蓝色金融专营机构,指导3家乃至更多保险公司在青设立总部级海洋保险中心;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从需求侧出发,聚焦海洋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产品、升级服务,精准施策提高服务适配性。
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青岛金融监管局将围绕“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充分发挥资金融通和风险保障功能,进一步促进海洋金融深度融合。
一是完善海洋金融深度融合机制。密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对接,从政策保障、产融共研、数据互通等方面加强联动,进一步构建“海洋+金融”在政策层面、供需精准识别与对接方面的协同。积极推动完善涉海项目和金融服务需求信息库,打通涉及海关、气象、交通等多部门的涉海项目信息壁垒,及时向金融机构发布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优质骨干企业以及金融需求等信息,促进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海洋实体经济。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创新海洋发展投入机制,探索创新蓝色债券、蓝色信贷等海洋金融产品,引进和培育涉海投资,发展海洋领域耐心资本;用好用足AIC、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新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支持海洋科技能力建设倾斜;鼓励通过银团贷款、组合贷款、联合授信等多种模式支持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打造以海洋保险为特色的高层级研究交流平台,依托平台集聚全国海洋保险研发资源,推动保险业深度参与海洋治理,更好为风险保障、防灾减灾凝智聚力。
三是引导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根据发展定位,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各司其职,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细分服务策略,实施海洋项目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管理。法人机构发挥管理优势,配套打造“管家式”“一站式”综合服务方案。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合理、稳定、低成本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在涉海中小企业纾困及风险化解、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租赁等方面提供特色化、专业化金融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