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自贸片区:358项制度创新激发强劲动能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58项,97项获国家、省级以上层面认可、推广;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96家,累计达到190家;新引进投资过亿元内资项目724个、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90个;增加值由获批初期每平方公里实现8.5亿元提高到13.7亿元……
一个个不断增长的数字,彰显出青岛自贸片区持续攀升的势头。
8月底,青岛自贸片区迎来国务院批复设立挂牌六周年。六年来,青岛片区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方位提质增效,勇当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功能日益突出、作用持续增强。
制度型开放激发强劲动能
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青岛自贸片区充分发挥拥海优势,深化与口岸联动一体发展,推动航运、贸易、金融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以制度型开放激发强劲动能。
批复设立以来,青岛自贸片区航运枢纽功能显著提升。片区创建“区关港+”联合创新机制,推动港航服务能级跃升,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落地,全球前十的希腊菲尼克斯船级社落地填补青岛空白,建成北方最大船舶交易市场和国内最专业拖轮、租船交易平台,实现限上跨境船舶交易1700艘次。创新实施“原油先放后检”等百余项便利化通关新模式,平均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青岛国际航运中心主阵地作用更加突出。
内外贸易一体融合发展。构建大宗商品贸易生态体系,西海岸国际能源自贸港暨自贸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投入运营,66家企业及服务机构成功入驻。获批实施北方自贸区首个离岸贸易印花税免征政策,实现离岸转手买卖国际收支同比增长59.9%。新型离岸转口贸易、易货贸易额连续三年占全市、全省比重达90%、80%以上。青岛片区以占全国自贸试验区1.3‰的面积,贡献21‰的外贸进出口额。
金融要素资源蓄势赋能。片区发布国内首个大宗商品风险补偿资金池,实现授信总额20亿元;落地全国首笔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关税保证保险业务,设立亿元“自贸助贷”资金池;备案基金募资规模超过300亿元,集聚各类金融组织机构181家。
首创性探索释放驱动效能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青岛自贸片区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带动、服务示范作用,努力突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制度创新持续释放驱动效能。
片区已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58项,97项获国家、省级以上层面认可、推广。其中,“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等27项制度创新成果获国家及有关部委推广认可,“企业自有罐式集装箱通关模式改革”等84项入选全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自贸片区具有首创价值的制度创新举措占比不断提高。商务部研究院评估认为,近几年片区具有首创价值的制度创新举措占比不断提高,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高频高效的首创举措,为企业发展带来诸多利好,也为片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六年来,青岛自贸片区新增注册企业4万户、纳税主体3万余户,分别是成立前的2.16倍、1.71倍;外贸进出口占全市的比重由获批前的16%提高到20%;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比重由获批前的4.1%提高到9.7%。在此基础上,片区增加值由获批初期每平方公里实现8.5亿元,提高到13.7亿元。
在片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青岛自贸片区持续深化区域联动创新,跨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在全国首创“云端自贸”跨域协作新模式,实现与8省25个功能区、全国31个自贸片区审批服务联动。连续四年举办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实现产供对接21.8亿元,沿黄内陆港、海铁联运线路总数分别达51个、83条。向日照、临沂、聊城等6个自贸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20余项创新成果。
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青岛自贸片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集成电路筑园成势。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已集聚产业链项目48个,总投资超1800亿元。其中,链主企业能级提升,一期A、B厂全面投产,二期C厂正式投产,8英寸、12英寸晶圆产能逐渐提升;智凌芯、中工数科、凯世通等一批项目落地,海茵、富乐德、思锐智能等10余个新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产业配套方面,近270万平方米核心承载区、高端人才集聚培育中心、协同功能载体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汇聚各类人才3900名。
智能制造聚链成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25个项目,年产值超800亿元,建成全球家电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示范区,海尔中央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三家互联工厂获评世界“灯塔工厂”。全区一次性引进的最大外资实体项目——施特劳斯净水设备厂房全面建设,以此为支撑的水联网生态制造产业链形成。
生命健康串珠成链。基因科技产业集群集聚项目达到59个,总投资超120亿元,华大智造、国信药业、清原作物三家龙头企业入选“10+1”生物医药链主企业,占全市五分之 三。其中,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建成全球最大通量、最小体积测序仪生产基地;国信制药全球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BG136进入二期临床试验;清原生物除草剂研发领域位列全国第一。
未来,青岛自贸片区将坚定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探新路、为地方谋发展,锚定建设更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实施“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努力在全省、全市开放发展中“走在前、挑大梁”。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