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农商行上半年营收下滑:小股东分红遭否、董事长薪酬195万拔头筹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2025年上半年,青农商行交出一份“增利不增收”的成绩单。报告期内,该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2%至21.34亿,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83%至57.52亿,是10家A股农商行中唯二营收下降的银行之一。
营收下滑,青农商行的分红策略也引发股东质疑。近期该行否决了部分股东提出的连续三年三季报分红的提案,此外2025年半年度也不计划进行分红。
青农商行分红策略与股东诉求的分歧背后,一定程度折射了该行在分红政策、资本补充与资产质量等方面的矛盾。
今年上半年,青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虽有下降,但仍居A股农商行之首。而董事长薪酬蝉联A股农商行榜首地位,在行业降薪潮中逆势上涨,也引发外界对其薪酬机制合理性的质疑。
就相关情况,近日青农商行对本报采访做出回复。
增利不增收 分红策略现分歧
2025年上半年,青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57.52亿元,同比下滑1.8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4亿元,同比增长5.22%。在10家A股农商行中,该行与沪农商行是唯二两家营收下降的银行。
记者从Wind获悉,截止8月31日,A股农商行中有4家拟实行中期分红,分别是张家港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沪农商行。青农商行则计划2025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青农商行股东“抱团”要求三季报分红被否决。
8月20日,青农商行发布公告称,合计持有该行3%以上股份的联合股东提出《关于连续三年实施三季报现金分红的临时议案》。具体方案是:2025年、2026年、2027年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不低于各年度三季度报告所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0%。三季报所分金额可全额抵扣当年或后续年度分红义务。
对此,青农商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股东临时提案不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理由是提案内容违反了《公司法》《股东会规则》《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等相关规定。
对于分红策略上的分歧,青农商行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回应称,“本行历来重视对股东的合理回报并兼顾本行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外部环境、本行发展阶段、经营绩效以及监管政策等各种因素制定具体利润分配方案,实现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科学的分红回报。”
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青农商行累计现金分红6次,平均分红率20.23%。2018年至2020年,该行股利支付率分别为34.45%、29.5%、28.16%;2021年首次跌破20%下滑至18.12%;2022年则是“零分红”。
2023年,青农商行重启分红,股利支付率为21.64%,2024年上升至23.34%。但相比上市初期,近年来该行分红比例整体有所下滑,且低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青农商行在回复本报采访时称,该行“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高于上年,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12.22亿元,占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47.36%。”
记者梳理发现,青农商行分红政策的反复与其业绩波动高度关联。其中,上市后该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但2020年开始大幅放缓;2022年由增转降,且降幅达20%以上;2023年重回增长轨道,并延续至2024年。
2024年4月印发的新“国九条”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目前,青农商行尚未实施过中期分红。从行业来看,也仅少数银行(如沪农商行、重庆银行)尝试过三季报分红。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的背景下,青农商行将如何在资本安全与股东诉求间寻求平衡?
“总体上,本行以合规的资本充足率为安全底线,以持续盈利增长为基础,以多元化资本补充为手段,以透明的政策沟通为保障,实现‘资本安全-盈利增长-股东回报’的良性循环。”青农商行如是表示。
不良率居高 董事长薪酬领跑
8月28日,青农商行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吸收合并三家村镇银行并将其改建为分支机构的议案。这三家银行分别是金乡蓝海村镇银行、平阴蓝海村镇银行、日照蓝海村镇银行。
若此次吸收合并完成,三村镇银行将注销法人资格,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将由青农商行承继。
从业绩表现来看,平阴蓝海村镇银行、日照蓝海村镇银行2024年均处于亏损状态,分别净亏损345.4万元、2530.3万元。
青农商行表示:“村镇银行改革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本行在制定年度资本充足率计划和三年资本规划时已充分考虑相关影响,不需对年度利润预算进行调整。”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青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79%,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50.53%,提高12.5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则由46.42亿元增加至47.81亿元。
横向对比同业,青农商行的不良率在10家A股农商行中最高。以农商行一、二哥——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为例,这两家银行2024年末的不良率分别为1.18%和0.97%。
对此青农商行表示,2025年,本行在实现信贷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强化资产质量管理力度,通过严控风险贷款新增,提升新增授信质量,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建立问责联动机制等,信贷资产质量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至6月末,本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低至1.75%。
不过,青农商行的不良率压降恐“任重道远”。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不良率仍位居A股农商行之首。同期末,渝农商行、沪农商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17%和0.97%。
一方面青农商行不良率高出同行,另一方面“一把手”的薪资水平遥遥领先。
Wind数据显示:2024年,青农商行董事长王锡峰税前薪酬195.84万元,在已披露董事长薪酬的A股农商行中拔得头筹。同期,归母净利润约为该行4倍的渝农商行、沪农商行董事长的税前薪酬分别为41.24万元、99.46万元。
2023年,青农商行董事长王锡峰就曾以187.26万元的税前薪酬,在A股农商行队伍中名列第一。同期,渝农商行、沪农商行董事长的税前薪酬分别为79.02万元、108.09万元。
董事长薪酬连续两年位居A股农商行榜首,且在行业整体“降薪潮”中仍呈上涨趋势,这一薪酬设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是否与公司业绩、行业水平及股东回报等指标形成了明确挂钩?
对此,青农商行回应称,“我行董事及高管薪酬按照相关薪酬管理规定执行,并履行公司治理程序,涵盖了激励约束有关内容。2024年,我行在青岛市属企业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
[来源:消费日报财经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