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山东青岛高新区:“精准问需”速解企业难题

原标题:山东青岛高新区:“精准问需”速解企业难题

“近几年,国内宠物消费市场持续增长,我们公司也迎来快速成长期,想要扩大产能需要资金支持,可没有足够抵押物,想从银行拿到贷款太难了。”面对走访人员,青岛基迪泰生物科技公司研发工作负责人韩鑫涛坦陈了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

“走访时我们发现,像这样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产品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融资难等共性问题。因此,我们决定把帮助这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作为当下的工作重点。”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马刚介绍,他们推出了“事前容错容试机制”,将新办法、新举措在事前纳入容错容试机制,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创新。

新机制立竿见影。相关部门提出可通过使用财政资金设立风险补偿金,在全国首创推出“高新贷”纯信用金融服务。该金融服务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即青岛高新区财政按照贷款额度分档承担20%至70%的本金损失风险,让银行敢放贷、愿放贷。

“通过‘高新贷’,我们拿到了100万元纯信用贷款,车间扩建后产能可以提高30到40倍,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韩鑫涛说。如今,“高新贷”已累计为250多家企业授信10亿余元。

近年来,该园区推行“精准问需”,通过建立“让企业家来评价”“营商环境观察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直通车”等调研机制,精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并将“需求清单”化作“监督清单”,推动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与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一体推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需求清单”列出来以后,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对于企业提出的加快项目建设审批速度的期盼,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推动建设部、行政审批服务部等多个部门在山东省率先推行“承诺开工”一件事,将15份申请材料压缩为1份告知承诺,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针对企业遇到的人才住房难问题,推动党群工作部制定《关于加强“人才特区”住房保障若干政策》,在全市率先放宽产权型人才住房申请条件,先行先试人才住房转商品住房等举措,同时推出“即申即享”人才房,申请审批时限由7天缩短至1天,保证人才“来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针对企业提出的产业链对接需求,推动经济发展部强化“e企炬链”企业服务平台功能,促进要素资源实现“区内企业互联、产业生态互通”,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次,参与企业600余家,签单额超4亿元。

今年前8个月,青岛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外贸进出口230亿元,同比增长29.8%。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刘文研)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03 18:01
· 来源 ·
光明日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