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艾滋病超9成经由性传播 已致我国20.1万人死亡

2016-12-01 08:25:51
责任编辑:云彩
\

艾滋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累计死亡20.1万例。经性传播已是最主要传播途径,2016年1至9月,新报告经性传播感染者比例达到94.2%。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近日在相关宣传活动中表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阻断了经输血传播,有效控制了经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病死率明显降低。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结果,截至2015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约85万人,感染率为0.06%,总体仍处于低流行状态。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十二五”期间,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艾滋病检测人次数从0.6亿增加到1.4亿,抗病毒治疗人数从8.6万上升到38.7万。与2010年相比,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增加了68.1%,病死率降低了57%,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群新发感染率下降了74.4%,母婴传播率下降了26.6%,基本实现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新、老问题并存,防治任务更加艰巨。”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绍,首先,我国新报告病例中九成以上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疫情从易感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其次,社交新媒介的普遍使用增加了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隐蔽性,人口频繁流动增加了预防干预的难度;第三,一些地区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尚有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和病人不知晓自身感染状况。

■延伸 遏制艾滋病,我们还要推开三重门

“十二五”期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增加了68.1%,病死率降低了57%。艾滋病防治工作基本实现既定目标,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但是,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社交新媒体的流行增加了防艾难度。遏制艾滋病,还需推开防控、检测和科研“三重门”。

社交新媒介等增加危险性行为干预难度,我们需要推开防控之门。手机摇一摇,微信聊一聊,一次轻率而“方便”的性行为,暗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巨大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分析,从生理角度看,性行为是人类基本生理需求,私密性和隐蔽性强;从社会角度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一夜情”“性交易”等现象增多。而互联网等社交新媒介的广泛使用,增加了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便捷性、隐蔽性;新型毒品滥用,“毒”“性”交织,加剧了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这些社会因素加大了防控工作难度。

发现更多感染者需织密检测筛查之网,我们需要推开防控之门。检还是不检,成了很多高危行为人群的“心病”。目前,全国尚有约三分之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知晓自身感染状况,有些人没有检测意识,也有些人因担心隐私曝光、社会歧视而不愿接受检测。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实现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到90%以上。向这一目标迈进,必须织密检测筛查之网。

取得关键突破需加快药物技术创新,我们需要推开科研之门。加强科研攻关,是艾滋病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专家指出,下一步推进的重点是,开展艾滋病疫苗、新型诊断试剂及耐药检测技术、母婴阻断技术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创新药物及二线药物研制、临床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等研究。 据新华社

■链接 青年学生和老年人尤应警惕艾滋

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我国艾滋病疫情在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中上升较快。今年1月至9月,新发现15至24岁青年学生感染者和60岁以上老年男性感染者分别为2321例和1.3万例,分别是2010年同期的4.1倍和3.6倍。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今年前9个月,全国对1.2亿人次进行了艾滋病检测,新诊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9.6万人,94.2%是经性途径传播,异性性接触感染人数最多,占比66.7%,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者占比27.5%。

近年来,我国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较快,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从2010年的7675人上升到2015年的32617人。

从性别和年龄来看,男性感染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7:1;新诊断的感染者以性活跃期青壮年为主。今年前9个月新诊断的感染者中,青年学生有2600人。

60岁以上老年男性感染艾滋病主要由不良性行为所致。一些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健康水平提升,人均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生理需求应受到关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亟待加强。 据新华社

青岛超九成艾滋感染者接受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基本能达正常寿命,但仍有人担心遭歧视而弃医

记者了解到,今年青岛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男性占96.1%,女性占3.9%,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在青岛,超90%的感染者正在接受治疗。而由于社会歧视还广泛存在,仍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仍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由于担心遭歧视而弃医。

据介绍,在青岛也有多个艾滋妈妈生下健康宝宝的案例。1992年,青岛在劳务输出归国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目前,青岛已建立2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50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比去年增加3家;78家艾滋病检测点,比去年增加15家;全市每年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70余万人次。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青岛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男性占96.1%,女性占3.9%,男女之比24.6:1;本市人口约占36%,流动人口约占64%;从感染途径看,经性传播是青岛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性接触传播占99.4%,同性性接触感染是异性的3.6倍,其中有77.8%是经男男性接触感染;在感染者及病人职业分布上,干部职员占15.6%,在职业分布中所占比例首次排到了第一位,青年学生占6.6%,上升至第四位。

与严峻的疫情相比,一个值得令人欣慰的消息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的数量也在上升。在青岛,未被检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据不明确,但现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已占到总感染者的95.7%,病毒得到抑制的感染者占到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的94.5%,在这两个方面均已实现“90%”的目标。这主要得益于疾控部门、社会组织等单位,对感染者的积极干预。

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科主任姜珍霞告诉记者,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这些政策的实施,让感染者及病人的抗病毒治疗获得可及性。即使占感染者及病人人群64%的流动人口,也可以在不同地区获得这些支持。”姜主任介绍。

在记者采访调查中,青岛青同防艾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虎子表示,“在国内,大部分HIV感染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比较了解,他们知道只要坚持服药会提高生活质量、基本能达到正常寿命,但依然生活得很压抑甚至每天提心吊胆,因为还是有一部分人对艾滋病存在偏见甚至歧视。”虎子告诉记者。能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了正确认识,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包容与尊重。但是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实际生活工作中,歧视仍然存在。

[编辑:云彩]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