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多家医院启动肾病赠药项目 用药成本大降

2017-05-09 16:35:06
来源:青报网
责任编辑:帛幼

原标题:青岛17家医院启动肾病慈善赠药项目 用药成本大降

我国是慢性肾病大国。根据2012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8%,总数高达1.2亿人,即平均每10人就有1名慢性肾脏病患者。而研究显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患病率为57.4%,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病率为47.4%,而血磷控制的达标率只有38.5%。

为帮助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血磷水平,近日,一个患者关怀项目在青岛17家医院启动。该项目为岛城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成人患者提供援助药品,预计1000名患者将从中受益。

慢性肾病血磷超标危及生命

肾脏好比一个过滤装置,血液从肾脏循环之后,废物会随着尿液排出,其中血液中过多的磷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而当肾脏功能出现比较严重的损害时,血液中磷的含量就会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磷几乎参与到人体所有的生理化学反应,特别是维持骨骼代谢的必要物质,但是一旦磷超标,就会导致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数据显示,血磷水平每升高1mg/dl,心血管钙化风险上升高达61%,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高达50%,全因死亡风险会增高26%。”市立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程海表示,近年来,青岛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病患者有3198人,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公共问题。同时,高磷血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个非常常见且危害非常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患病率达到54.7%,这已经是慢性肾功能损害五期的数据。如果把C损害三期以上都算上的话,比例预计将达到70%。“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我们科室以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患者,长期的约有160名,在这些病人当中,高磷血症患者差不多有60%的发生率。”

常规血液透析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时

这几年,青岛患者出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继发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不全。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在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要进行透析患者中,第一位慢性肾小球肾炎,第二位是糖尿病,第三位是高血压,第四位是多囊肾。“这些年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增速较快,这和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老龄化有关。过去我们透析七十、八十岁的老人就非常顾虑,但现在94岁都在透析。”程海表示,但现在年轻慢性肾炎患者增长不快,主要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加强了自己防护意识,尽早查体,如查出有肾病并及时救治,大大降低了发生肾衰几率。

1990年起,青岛开始开展血液透析治疗。1991年上班的程海表示,当时因透析机少、费用高,尿毒症被称为“绝症”。但从2000年起,透析机越来越多,透析治疗进入了青岛医保,患者存活率越来越高。“常规血液透析患者每周做三次,每次基本四个小时。目前,青岛透析年数最长的患者在我们科室,透析时间已经超过30年。现在还有15岁的小姑娘在透析,我们透析过最小的患者不到十岁,属先天肾脏发育不好。”

高效药物纳入青岛特药特材减轻患者负担

针对血磷超标,目前临床上有三种治疗策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但绝大多数的慢性肾衰患者都是依靠透析。

程海表示,磷是心血管钙化的始动因素,磷管理是延缓钙化进展的第一步。非含钙磷结合剂可实现降磷要求并延缓动脉钙化,例如药品司维拉姆(诺维乐),可显著延缓新透析患者钙化进展达11倍,显著降低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达91%,但由于价格原因,限制了司维拉姆的临床使用。

2016年10月1日起,青岛启动实施第三批特药特材保障工作,特药特材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治疗高磷血症的碳酸司维拉姆片等9个品种被纳入医保特药特材,保障范围扩大到全体城乡参保人。

为帮助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血磷水平,近日,“诺维乐·患者关怀项目”在青岛启动。为保证患者就诊质量,该项目在青岛17家医院开展。患者可在青岛青大附院、齐鲁医院(青岛)、市立医院、市中心医院、海慈医院、四〇一医院、市三医、市八院、平度市中医院、平度市人民医院、莱西市人民医院、胶州市中心医院、胶州市人民医院、即墨市人民医院、黄岛区中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城阳人民医院申请救助。

青大附院肾内科主任徐岩表示,“该慈善赠药项目可使1000位患者受益。凡是在青岛市医疗统筹下参保的肾病高磷血症患者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加入该项目获得援助。青岛参保的高磷血症患者使用援助药品所发生的费用,由市社保局、药品公司与用药参保患者个人、北京仁泽公益基金会四方共同承担。这种联合支付形式将大大降低青岛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的用药负担。”(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隋峻)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