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辣条上“黑榜”始末:产值过百亿 问题从未间断

2019-03-16 14:08:28
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辣条上“黑榜”的台前幕后:产值过百亿 安全问题从未间断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当南北两派的辣条大佬握手言和,商讨行业标准之际,3•15晚会再次将目光聚焦到这个“五毛钱”的产品。在2019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部分辣条生产企业“脏乱差”的生产车间。

对于 3•15晚会上所曝光的问题,有辣条协会之称的郑州平江商会秘书长执行会长李长根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央视所曝光的问题感到触目惊心,下一步协会将加强会员企业的规范生产意识,同时也号召对非会员企业自查、自律。

记者了解到,在3月15日当天,兰考县食药监局连夜将涉事企业封停,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蒋政/摄影

根据国家及各地食药监局的抽检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今,河南和湖南在身为辣条大省的同时,也是不合格辣条的重灾区,其中河南不合格辣条产品通报占总批次的比重超过40%,而河南和湖南总计占比超过70%。

对于辣条率登黑榜的问题和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辣条的加工工艺简单,使得作坊式的黑工厂屡禁不止;另一方面,辣条行业发展至今,从未有过全国统一的食安标准,这也加重了辣条行业的混乱。

辣条作为伴随孩子成长的零食,在1998年诞生于湖南平江县,而后也成为了当地重要的产品之一。在辣条产业萌芽之初,几乎全由中小企业生产,当时对辣条这类调味面制品并无特殊要求,这使得此类产品游走于各类小型商店和地摊中。

曾有地方媒体对辣条作坊进行了暗访,根据其计算结果,一个最小规模的辣条生产线仅需要3000元,一包“5毛辣条”其生产成本甚至不到1毛钱,而进了商店一般卖到5毛甚至1元。

在2005年,央视首次曝光了平江县一家食品厂在辣条中使用了违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使得辣条的食安问题呈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辣条的创始地平江则被原国家质监总局列为全国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县。

实际上早在2001年,平江县的监管部门就注意到辣条行业在当地的迅速发展,并开始对其加强监控,严厉的监管迫使部分商人和厂家将目光转向省外,这也就诞生了辣条的第二故乡河南。

河南的问题辣条厂众多,仅2015年,郑州监管部门就销毁了超过70吨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辣条。同年

,安徽省食药监局约谈了省内49家辣条企业,发现99%的标签标注不合格,多数产品的名称和内容严重不符,责令整改。

对于央视跟踪的“虾扯蛋辣条”,记者注意到,曾有媒体对被通报的问题辣条进行统计,被通报的生产商中,仅有不到40%的生产商对问题产品的商标进行注册。

“辣条属于低成本高利润产业,此前没有规模,国家没有重视,但现在已经有了几百亿元的规模,关系到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和健康。因为其工艺简单,门槛低,作坊企业很容易进入,但是辣条已经渗透到青少年群体,对社会安全存在严重的潜在威胁。”快消品营销专家路胜贞说。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辣条(调味面制品)国家标准进入“落地”准备阶段,辣条行业的加工标准问题有望解决。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