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谷雨时节切记养好身体三大要处 宜多吃这些食物

2019-04-22 09:28:10
来源:青岛新闻网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青岛人“谷雨”养好身体这三处,身体健康一整年

每年清明的15日后,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人们称它为“谷雨”。这个时期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人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谷是调理养生的好时节,对身体进行保养可以防病,谷雨养生,健脾祛湿是重中之重!

谷雨时节,切记养好身体三大要处

一、护好关节

身体关节处,尤其是腿部关节,是我们每个人日常运动的基础。关节最怕的就是湿与寒,谷雨节气前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增加,如果不注意养护,容易导致湿气入侵。同时,谷雨时节,也是很多风湿关节疾病患者病情严重发作的时候,保护关节在这个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养脾胃

初春时节,肝气旺盛,脾胃较衰弱,而到来谷雨前后,脾胃会逐渐旺盛起来,这时候,是调养脾胃的关键时期。脾胃调养好,增强人体免疫力,更可帮助我们排出身体浊气和废物。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每天按揉足三里3分钟,有非常好的调养脾胃的功效。

三、调养气血

春季是一年的出始,是身体阳气生发的时节,因而,春季是养阳气,调气血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是春季即将结束的预兆,大家要抓住春季的尾巴,调养气血,强身健康,预防疾病。补气养血,调理肾脏,增强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

天气忽冷忽热“春捂”到底咋捂?

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需要注意保暖。谷雨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开始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

对于捉摸不定的天气,很多家长宁可给孩子多穿点,也不愿意孩子冻着,说是“春捂”。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春捂也应有度,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摄氏度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诱发“春火”,孩子体内产生的热,与潮湿相遇,又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与中午温差大,早晚应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这点,可适当调整穿衣层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够了。

谷雨时节宜多吃的食物有哪些?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营养科主任顾萍推荐春节养生以补血益气为主,可以更好的为安夏打下基础。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对胃部有刺激性的食物。菠菜、韭菜、野菜、菠萝、草莓,香蕉。

蔬菜类宜多吃:菠菜、韭菜、各种野菜。水果类宜多食:香蕉、菠萝、芒果、草莓等应季水果。

谷雨当天还是高尿酸日

什么是尿酸高?

4月20号除了是谷雨节气,还是世界高尿酸日。三高之后的“第四高”,你了解多少?

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我国高尿酸血症呈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

现已有研究证明,高尿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相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危害等同于高血压、糖尿病,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的冰山一角,痛风以外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虽然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但其危害性是潜在的和持续性的,长期危害性更大。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尿酸患者日常饮食禁忌

由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营养科主任顾萍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调整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规律,对防治高尿酸血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饮食原则:避免高嘌呤饮食

含嘌呤最丰富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肝、肾、心、脑)、海产品等。

含有一定嘌呤的食物有:凤尾鱼、沙丁鱼、鱼卵、酵母、虾、肉类(猪、牛、羊、狗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豌豆、菠菜、香菇、菜花、四季豆、花生、豆制品等。

不含嘌呤的食物有:水果、蔬菜、牛奶、鸡蛋等。

顾萍主任还建议大家,多吃高钾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避免暴饮暴食,严格禁酒,多饮水(每天不少于2升)、低盐低脂饮食。

气温虽然开始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过敏体质的人这个季节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谷雨时节,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另外,由于谷雨时节雨水较多,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

[来源:青岛新闻网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