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各种“息肉”长得慢藏的深会癌变吗 不会越切越长

2019-06-17 08:07:59
来源:老年生活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各种“息肉”会癌变吗

息肉是人体器官黏膜上长出的“多余的肉”,常见的有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鼻息肉……很多朋友在体检中发现它们。息肉长得慢,藏的深。但别小瞧了这些小东西,有的息肉包藏祸心,和癌症关系非常密切!

胃息肉:大多胃镜下就切了

与癌的关系 ★★★☆☆

约有1-5%的胃镜检查者发现有胃息肉,其中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20%为腺瘤性息肉。前者癌变率低约为0-5%;后者癌变率则高达25-50%。

胃息肉与长期喜食辛辣生冷或硬的食物、剩饭菜和腌制食品、饥一顿饱一顿、吸烟、嗜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炎性增生性息肉患者,大约40%的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

胃息肉多出现在50岁以上的人群,推荐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大便潜血和胃镜检查。即使息肉切除后,每1-2年也要复查胃镜。

肠息肉:发现应尽早切除

与癌的关系 ★★★★☆

肠息肉主要有炎性和腺瘤性两类,前者大多不会恶变,而后者的恶变几率则比较高。据统计,有80-95%的大肠癌是从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所以我们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发现并切除它。

肠息肉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建议健康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若结果正常,可以过5年后再检查。

胆囊息肉:小心真性息肉

与癌的关系 ★★☆☆☆

胆囊息肉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假性息肉也就是胆固醇性息肉,喜欢组团出现,直径大多小于1cm,只是胆固醇结晶,基本没有恶变可能。

而真性息肉包括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和腺瘤样增生四类,其中胆囊腺瘤是最危险的,虽发病仅占胆囊息肉的4%左右,但癌变率约30%,一般喜欢单打独斗。

胆囊息肉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喜欢油腻饮食,如火锅、烧烤、蛋黄、动物内脏等;饮食不规律,如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经常熬夜和生活不规律;有家族遗传史等。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腹部B超筛查。没有高危因素,息肉小于1cm,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3~6个月复查1次超声,如结果持续良好,可改为一年复查一次B超。

鼻息肉:术后注意预防复发

与癌的关系 ★☆☆☆☆

鼻息肉的癌变风险相比肠息肉、胃息肉要小很多,但如果经常鼻出血,且患者年龄又大,少数可发生癌变。鼻息肉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烦恼,因为其一般长在鼻窦处,会阻碍鼻窦通气,进而引发鼻塞、头昏、耳鸣、记忆力下降,甚至心血管疾病等表现。

一般认为慢性感染和过敏是诱发鼻息肉的主要原因,近年发现鼻息肉与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可能也有关系。

声带息肉:休养好,通常会消失

与癌的关系 ★☆☆☆☆

声带息肉的癌变率比较低,声带息肉发生癌变常是突发的,且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为直接的表现,息肉的大小决定了声嘶的轻重程度,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声带息肉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用声不当或不良的发音习惯;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慢性喉炎;长期烟酒刺激;过度劳累、熬夜形成亚健康状态等。 苏向前

息肉不会越切越长

体检发现了息肉后,总会令人纠结不已:切了吧,又担心息肉反复长,总是受罪得不偿失;不切吧,又天天悬着心怕癌变。

虽然有些息肉几年都不会长,但是因为肉眼无法判断良恶性,所以现在临床医生普遍建议在发现息肉后还是尽早切除为好。此外,有些体积较大的息肉(如3-4厘米以上)有恶变可能、或者有些息肉即使是良性的,但是随着体积的增大,会有可能出现根部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故而也该切除。临床上一般较小的息肉会在胃镜发现其存在的同时,利用活检钳将其钝性钳除或用电流、微波等将其灼除。若息肉较大,或者其蒂部有较粗大的滋养血管,还可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圈套器高频电切术等方法。

有些人担心胃肠息肉会像割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实际上并非如此。专家表示,息肉会有规律地生长,并不代表切得快长得就快。但是息肉的生命力旺盛,即使已经切除,如果没有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息肉仍然可能死灰复燃,不可掉以轻心。 王薇

[来源:老年生活报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