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精准施策 青岛市市立医院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重启生命力量

面对肿瘤的死亡威胁,没有所谓的“注定结局”,只有医者们不懈的努力和对生命的无限尊重。对于44岁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王先生(化名)而言,青岛市市立医院成为了他生命重启的地方,在这里,他与本部肿瘤三科主任陈玲团队及神经外科主任李胜利团队相遇,共同书写了不屈的生命篇章。经过数月的精心治疗,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紧密协作,以精湛的手术为起点、个性化放疗为核心策略、细致的化疗管理为坚实保障,成功地将王先生从死亡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使他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与活力。

守护生命 勇闯禁区

44岁的王先生因突发语言迟缓、四肢无力来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CT扫描结果显示其颅脑内存有肿瘤,在准备收入院进行深入检查时,王先生病情骤然恶化,出现了脑疝的危急状况,随后陷入昏迷,生命岌岌可危。面对这一凶险情况,多学科专家团队迅速集结,本部神经外科团队在充分评估病情后,毅然决定迎难而上为王先生实施高风险手术,全力以赴挽救其生命。

李胜利手术团队运用先进的多模态影像融合与导航技术,精确切除了颅内肿瘤病灶,同时避免了对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确认,王先生所患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手术的成功为后续治疗赢得先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经过一系列抗炎、止血、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顺利脱离了呼吸机。

综合治疗 层层闯关

然而,术后的康复之路充满艰辛,王先生仍处于嗜睡状态,无法言语,四肢瘫痪,且生命体征尚不稳定。

面对王先生复杂多变的病情,医院迅速组建了由肿瘤科、神经外科、病理科、药学部等多学科专家参与的MDT(多学科会诊)团队。专家们经过深入分析探讨,一致认为亟须采取综合性治疗策略,以期为王先生创造更多的长期生存机会。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肿瘤三科主任陈玲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团队迅速为患者制定了紧急治疗方案,依托“一站式”放疗技术,团队在放疗定位、靶区精确勾画、物理计划制定及剂量验证等各个环节实现了高效协同。在医生、物理师、技术人员与护士紧密配合下,王先生顺利启动全脑放疗,整个治疗过程高效流畅,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有效减少了并发症,显著提升了治疗的精确性及有效性。经过一个月的放射治疗,王先生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意识逐渐清晰,四肢肌力也有所恢复。

仁心仁术 希望重生

后续治疗中,陈玲主任依据王先生的最新病况再次调整治疗计划,旨在优化治疗周期并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为其量身定制了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在医护患“一体化”化疗管理模式下,团队根据王先生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灵活调整用药方案,成功帮助他闯过了急性肾衰竭、坠积性肺炎、CINV(化疗诱导的恶心呕吐)、CAM(化疗相关性贫血)等化疗相关不良事件的难关。

医护团队始终秉持专业严谨、全程关护的理念,依托多学科诊疗优势实现放疗的个体化与精准化,让许多原本的“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如今,王先生已度过艰难时期,身体逐渐康复,心中满是感激与喜悦,他深叹这一切都离不开医护团队的精湛医术与辛劳付出,不仅化解了自己的生命危机、提升了生活质量,更是助自己重燃了对抗疾病的希望之光。

为表达深深的谢意,王先生和家属特意赠送了一面锦旗给医护团队。这面锦旗见证了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与信任。文/张小青 顾青青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陆云琦]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12/19 14:19
· 来源 ·
信网-商讯
· 作者 ·
张小青 顾青青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