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优家门口的“健康驿站”
城阳区着力开展健康促进“星火计划”,打造一批多功能、有特色、服务优的社区卫生室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健康服务?近年来,城阳区着力开展健康促进“星火计划”,打造“健康社区”,一批“小而美”的社区卫生室走进群众生活,真正发挥出家门口“健康驿站”的重要作用,深受群众喜爱。近日,记者来到城阳区部分健康社区实地探访。
微高压氧舱助力居民“氧”生
高压氧舱治疗作为一种成熟的医疗手段,已在全国2000多家医院开展,但其普遍出现在县级以上医院,社区引入高压氧舱保健在全国尚不多见。城阳区流亭街道东蓝家庄社区作为青岛特色健康社区,在2023年引入微高压氧舱,供社区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免费使用。此举吸引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走进社区卫生室,体验防病保健服务。
记者在该社区“健康驿站”看到,微高压氧舱如同一个封闭的“小房子”,6名老人佩戴供氧管坐在舱内,一边吸氧一边打扑克娱乐。舱外排队等候的居民中,有人在接受艾灸保健,有人在跟随智能健康一体机跳操锻炼。社区医生关注微高压氧舱运行的同时,为居民提供骨密度检测等健康体检服务。
东蓝家庄社区有1669名居民,其中老年人约占三分之一,老年群体是心脑血管或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高发人群,绝大部分人存在睡眠障碍等亚健康问题,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而吸引老年人长期且固定地扎根社区卫生室,是开展健康管理和中医特色保健的前提。为此,2023年,东蓝家庄社区引入了这套微高压氧设备,社区60周岁以上男性居民和55周岁以上女性居民每人每年可以免费使用10次。
“高压氧保健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氧舱中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气,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组织缺氧,促进细胞的生长和恢复。”社区卫生室医护人员说,社区引入的微高压氧舱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睡眠、缓解疲劳,很快成为社区卫生室的“金字招牌”。
“我之前晚上睡眠很浅,稍微有点动静就会惊醒,导致白天昏昏沉沉的,很容易忘事。使用高压氧舱后,每天睡觉特别香,白天头脑也特别清醒。”61岁的于女士说,她还体验了社区健康驿站其他的智慧康养服务项目和中医保健项目,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社区医生介绍,除了老年人,脑卒中后康复阶段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微高压氧舱,提高脑康复的效果。
社区卫生室“一村一策”培育特色
东蓝家庄社区的举措是近年来城阳区实施健康促进“星火计划”的一个缩影。按照“一社区(村)一策”的目标,城阳区打造出一批特色健康社区。
中医艾灸适应证广,且疗效迅速,安全可靠易学易用,特别适合基层群众的治疗和保健。从2019年开始,城阳区仲村社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实现每户一个艾灸健康包,每个小区一个免费艾灸室,并推广全民艾灸“十百千”计划,即十名艾灸土专家、百名艾灸常用者、千户艾乐家庭,打造全市第一家艾乐社区“艾乐仲村”。2023年,该社区更在城阳区率先推广“全民免费艾灸”,至今已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
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则是城阳区城子社区的特色所在。该社区卫生室引进青岛市非遗“李氏脏腑点穴法”和推拿项目,每周接诊居民20多人次,本社区居民可享受半价优惠。社区还设立“家长课堂”,定期开展早教、亲子、感统、音乐、情商、艺术等家长课程,为0到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孕期学校、产后照料、咨询指导、亲子课堂、托育等20多项全周期陪伴式服务,社区医生手把手指导家长学习婴幼儿穴位按摩及推拿手法,帮助孩子防病保健。目前,该社区已提供科学育儿指导1000多户次,延伸服务惠及居民群众超4000人次。
社区卫生室作为群众家门口的“健康驿站”,是引导群众树立大健康理念的关键。近年来,城阳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引导各社区加大卫生健康投入,打造“小而美”的社区卫生室,吸引群众首诊在基层、健康管理在基层,真正推动健康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秦璐]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