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补碘不能随意停!青岛仍属碘缺乏地区,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三十二个“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今天,观海新闻记者从青岛市疾控中心获悉,尽管青岛地处沿海,但监测数据显示,我市仍属于碘缺乏地区。多年来,青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防治原则,通过全民食盐加碘政策,有效守护了市民健康。专家提醒,若停止补碘措施,碘缺乏病可能卷土重来。
自1994年我国设立“防治碘缺乏病日”以来,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至今,我国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的状态,这一成就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虽仅为20到50毫克,却是神经系统发育和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原料。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一旦缺乏,可能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更会对胎儿和0-3岁婴幼儿的脑发育和体格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停止补碘,体内储备的碘仅能维持2到3个月。”市疾控中心专家陈鑫介绍。
碘缺乏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胎儿畸形等。不同时期缺碘的表现各异,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地方性克汀病及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儿死亡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和身体发育迟滞。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成年人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等。
“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及青少年是碘缺乏的高危人群。” 陈鑫说,孕妇缺碘可能影响胎儿脑发育,婴幼儿缺碘可能导致克汀病或智力低下,而青少年缺碘则会阻碍智力和体格发育。专家强调,食盐加碘因其安全、有效、经济、可持续的特点,成为全球公认的最佳补碘途径。通过日常饮食中的碘盐,市民可以轻松实现科学补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秦璐]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