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市立医院前交叉韧带个体化重建技术:精准施策量体裁衣破解特殊需求

手术中照片。(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术后第二天就能走路,第三天屈膝90度,现在跳舞再也不用担心跪姿疼痛了!”舞蹈演员王女士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青岛首例保留腘绳肌止点ACL重建术后重燃职业希望。而这仅是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运动医学科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自2020年起,科室张其亮主任团队就致力于开展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个体化治疗,团队通过精确的分析患者的解剖特点、受伤情况、运动需求及职业特性等,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显著提升了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赢得了患者广泛认可。

技术突破: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

在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热潮并行的今天,前交叉韧带损伤已成为影响运动爱好者职业生涯与生活质量的常见难题。传统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多采用标准化术式,难以兼顾患者个体差异。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运动医学科团队提出“个体不同、伤情不同、职业需求不同,手术方式相应不同”的核心理念,创新技术路径。

全内重建技术:针对肌腱直径不足的矮小患者(如青少年、女性),单独使用粗壮的半腱肌腱制备移植物,避免传统手术对肌腱资源的过度消耗;韧带增强技术:对肌腱质量差或强度不足的患者,采用“三明治”式缝线带增强,显著提升移植物抗拉强度,降低再断裂风险。职业需求导向方案上:现役运动员优先选用人工韧带重建,将康复周期缩短至6-8周,助力快速重返赛场;舞蹈演员、武术从业者采用保留腘绳肌止点技术,避免胫骨内固定物导致的跪姿疼痛,保护职业特定动作需求。针对儿童与青少年,采用骨骺保护技术,通过控制骨道直径与位置,或采用经骨骺小隧道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生长板损伤风险。

临床成果:精准治疗 功能与美学并重

“张主任,我交叉韧带断裂也有几年了,一直没有做手术,主要是因为我是从事舞蹈工作的,平时训练和表演时跪姿动作比较多,也咨询过很多医生,都说需要在胫骨侧使用内固定物,可能会在跪姿的时候有疼痛,我怕影响我的职业。”35岁的舞蹈艺术家王女士因前交叉韧带断裂辗转求医,因担心传统手术导致跪姿疼痛影响表演而迟迟未治。

了解到患者的职业需求后,张其亮团队为其实施“保留腘绳肌止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中精准保留腘绳肌解剖止点,胫骨侧采用穿骨固定替代内固定物。术后第二天,王女士即可佩戴支具负重行走,三个月后重返舞蹈排练,九个月后完美复出舞台。“这场手术不仅修复了我的韧带,更守护了我的艺术生命。”她在术后随访中动情表示。

未来展望:推动个体化治疗迈向精准医学时代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治疗需求的提升,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治疗正在进入个体化治疗的时代。团队将持续探索各种新的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推动“个体化治疗”在前叉损伤领域的实践。”张其亮主任强调,“每一位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使命是让手术方案与他们的身体、职业乃至梦想完美契合。”

目前,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运动医学科团队深耕于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技术探索,先后开展了双束重建、保留残端重建、保留骺板重建、全内重建、保留腘绳肌止点重建等先进技术,致力于为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提供更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助力患者早日“重返运动”,实现最理想的康复目标。文/记者 赵彦阅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陆云琦]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21 14:00
· 来源 ·
信网-商讯
· 作者 ·
赵彦阅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