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HIV与带状疱疹:不可忽视的相互影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的感染性疾病,而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会持续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对于HIV阳性患者而言,二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需重点关注。

HIV阳性患者更易患带状疱疹,且病情更重

HIV感染会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时,人体对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控制力减弱,病毒再激活的概率大幅升高。

发病率更高:HIV阳性患者带状疱疹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10倍,且免疫功能越弱(CD4+T细胞计数越低),发病风险越高,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在确诊HIV后短期内就出现带状疱疹。

症状更严重:HIV阳性患者出现带状疱疹时,皮疹范围往往更广,可能累及多个神经节区域,疼痛程度更剧烈,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恢复时间也更长。

并发症风险高: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皮肤继发细菌感染、眼部受累(如角膜炎、葡萄膜炎,严重可致盲)、耳部受累(如听力下降、面瘫)等并发症,且并发症治疗难度更大。

带状疱疹可能影响HIV病情进展与治疗

带状疱疹的发生,本身就提示HIV患者免疫功能可能已出现明显下降,而病毒激活引发的炎症反应,还可能对HIV病情产生间接影响。

反映免疫状态:带状疱疹可作为HIV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的“信号”,若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带状疱疹,需警惕是否存在治疗效果不佳、免疫重建失败或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

增加治疗负担:带状疱疹的治疗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部分药物可能与HIV抗病毒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需调整用药方案,同时疼痛管理、并发症处理也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与身体负担。

HIV阳性患者如何预防与应对带状疱疹

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规范治疗,是降低带状疱疹对HIV患者危害的关键。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符合条件的HIV阳性患者(如CD4+T细胞计数稳定在一定水平、无疫苗接种禁忌),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临床研究证实,是目前推荐的首选预防方式。

坚持规范HIV治疗:

按时服用HIV抗病毒药物,维持良好的免疫功能(如CD4+T细胞计数达标),是预防带状疱疹及其他机会性感染的根本措施。

早期识别与治疗:

若出现沿身体一侧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皮疹(水疱),需立即就医,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缩短病程、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告知医生自己的HIV感染情况,便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HIV阳性患者无需因“高风险”过度焦虑,只要做好“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接种预防+坚持规范HIV治疗+早期识别与治疗”这三步,就能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减少疾病对健康的影响,更好地维护生活质量。文/通讯员 赵洁 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陈烛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05 15:32
· 来源 ·
信网-商讯
· 责编 ·
陈烛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