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国庆70周年阅兵有关活动安排和具体细节公布

2019-09-25 07:35:27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1.5万人 80分钟 国庆阅兵规模空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24日在京举办第一场专题集体采访。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蔡志军少将,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副参谋长谭民少将,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介绍有关阅兵活动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阅兵活动按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80分钟。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规模最大

时长约80分钟 总规模约1.5万人

“这次阅兵编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蔡志军在介绍有关阅兵活动安排时说。

蔡志军说,这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是共和国武装力量全面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是国庆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宣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反映全力推进改革强军的巨大成就,展示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综合能力,展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定自信,彰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决心,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蔡志军介绍,阅兵活动按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80分钟。阅兵式,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光荣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检阅。分列式,依次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通过天安门广场。

蔡志军说,这次阅兵编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徒步方队编仪仗方队、各军种方队、女兵方队、院校科研方队、文职人员方队、预备役部队方队、民兵方队、维和部队方队等15个方队;装备方队编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等7个模块32个方队;空中梯队编领队机梯队、预警指挥机梯队、轰炸机梯队、舰载机梯队、歼击机梯队、陆航突击梯队等12个梯队;联合军乐团以解放军军乐团为主,从全军抽组1300多人组成。

阅兵集中训练

有效提升官兵军人素养

谭民介绍了阅兵集中训练的有关情况。

谭民说,阅兵是国家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兵集中训练是为保证庆典活动质量效果而进行的基本准备。通过集中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官兵平时养成的军人素养,从而进一步强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和作风,锤炼不畏艰苦、敢打必胜的意志品质,形成威武雄壮、激越磅礴的气势,有力宣示新时代官兵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展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决心信心。

谭民介绍,这次阅兵集中训练,地面方队主要依托北京六环外南口训练场地,空中梯队依托北京周边若干机场组织实施。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是进行单方队、单梯队等训练,重点是打牢基础,做到整齐划一、协调一致。二是合成训练阶段,主要组织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各自的整体合练,重点练各个方队、梯队之间的衔接,做到整体成势。三是合练预演阶段,主要是组织全要素、全流程训练,重点练指挥、练协同、练程序、练保障,密切各要素协同配合,确保衔接紧密,协同顺畅。

组织指挥

各方面各环节都注重联合

蔡志军介绍有关阅兵活动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阅兵的各方面,各环节都注重联合、体现联合、实现联合。

蔡志军说,联合作战是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实现各军兵种联合,提升联合作战能力,是我军改革强军的主要发展方向。这次阅兵着眼履行“四个战略支撑”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精心设计领导指挥架构和方梯队编成模式,充分反映我军改革调整后的联战联训联保能力。

蔡志军介绍,这次阅兵在阅兵组织指挥上,按改革重构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以中部战区为主、吸纳军兵种精干力量,成立阅兵联合指挥部,履行联合筹划、联合指挥职能。在徒步方队编组上,按改革重塑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除单一军种方队编组外,其余方队均由相关军兵种联合编组。在装备方队编组上,按联合作战编成,区分作战模块,统筹各军兵种作战力量运用编组。在空中梯队编组上,按空中联合行动样式,部分梯队呈体系编组使用相关军种各类作战和保障飞机,作战编组有新突破新飞跃。在阅兵综合保障上,按改革立起的联勤保障体系,以联勤保障部队为主实施联合保障,各军兵种实施专用保障相结合,有效形成整体保障合力。

“在阅兵的各方面、各环节都注重联合、体现联合、实现联合。 ”蔡志军说。

编组战旗方队

主要有尊崇荣誉等3方面考虑

蔡志军介绍了阅兵编组战旗方队有关情况。

蔡志军说,这次阅兵编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增强阅兵活动的历史纵深感厚重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荣誉功勋部队的始终铭记,对优良传统作风的接续传承。

蔡志军表示,编组战旗方队主要考虑是:一是强化对我党我军历史的铭记。一面战旗就是一部史诗。战旗方队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告诫我们不要忘记党和军队走过的苦难而辉煌的岁月,始终牢记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进历程。二是强化对革命先烈和英雄的缅怀。编组战旗方队,遴选以著名烈士和战斗英雄命名的战旗,表达对革命先烈和战斗英雄的景仰。三是强化对荣誉功勋的尊崇。崇尚荣誉、建立功勋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编组战旗方队,有利于教育引导全军官兵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力备战打仗,矢志强军兴军,努力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建立新的功勋和业绩。

两名女将军受阅

领导指挥方队等首次亮相

“这次阅兵按改革重塑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编组徒步受阅方队,全军各大单位均有力量参阅,不少方队是首次亮相。 ”蔡志军说。例如,领导指挥方队,从军委机关、五大战区、军兵种和武警部队抽组,体现领导管理建设和组织指挥打仗的新体制新特点;院校科研方队,从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抽组,体现军事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强军兴军中的重要地位;文职人员方队,以联勤保障部队为主抽组,体现改革重塑后文职人员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蔡志军介绍,这次阅兵绝大部分方队编设将军领队,由受阅部队2名指挥员共同担任,将军人数超过以往,是历史上高级指挥员受阅数量最多的一次。

蔡志军表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队高级指挥员始终是凝聚部队力量、指挥部队行动、领导部队建设的关键,始终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培养历练和赋予重任的中坚。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后,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高级指挥员的能力素质和作风形象得到很大提升,在贯彻强军目标、推进备战打仗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次阅兵安排较多的高级指挥员受阅,着力树立带兵打仗、砺将谋胜的鲜明导向,展现身先士卒、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宣示绝对听党指挥、勇于担当尽责的高度自觉。 ”蔡志军说。

蔡志军还介绍说,女兵方队安排两名女将军担任领队,以飒爽英姿亮相阅兵场,这也是历次阅兵首次在徒步方队安排女将军受阅。

武器装备受关注

首次亮相新型武器装备比重高

蔡志军说,这次阅兵安排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部分新型武器装备受阅,集中展示70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水平和军队建设巨大变化。继朱日和沙场阅兵和海上专项阅兵后,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比重较高。

蔡志军介绍,装备方队注重联合编组、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集中体现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特点。例如,无人作战模块,展示陆军、海军、空军无人化作战发展方向,不少无人装备是首次亮相;信息作战模块,安排战略支援部队网电对抗、信息通信、测绘导航、气象水文等装备参阅,展示对天基信息系统的组织运用。徒步方队编维和部队方队,从维和待命部队抽组,体现我军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决心能力。

谭民表示,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有两大特点:第一,所有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包括我军部分新型装备,集中展现我军联合作战装备体系构成,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国防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第二,受阅装备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具体来说就是,指挥控制能力更强,打击精度更高,战场适应性更好,作战效能更大。

未邀外军参阅

97个国家驻华武官将应邀观看

吴谦说,这次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人民军队全面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届时将有97个国家的188名驻华武官应邀观看阅兵活动。这次国庆阅兵未邀请外军方队参阅,也没有邀请外军领导人专程来华观看。

在回答阅兵展示新型武器装备有关问题时,吴谦说,70年来,中国军队的发展壮大有目共睹。我们既没有意图,更没有必要通过阅兵来 “秀肌肉”。70年来,中国军队的世界贡献有目共睹。我们自身越强,为世界和平提供的正能量就会越多。中国军队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阔步向前。

人员选拔遵循五条标准

男性身高普遍1.75米至1.85米

谭民介绍了阅兵部队抽组的主要原则及人员选拔标准。

谭民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部队的抽组,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关于阅兵工作的决策指示,按照军委阅兵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主要按照三条原则来把握。一是严格标准。人员的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军事素养要符合要求,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二是建制抽组。受阅方队除了混合抽组的方队之外,尽量从一个建制单位抽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范围。这样既有利于统一组织、管理和保障,又能够确保参阅人员和装备质量。三是留有预备。徒步方队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预备人员,装备方队、空中梯队也安排了一些备份装备和预备人员。

谭民介绍,阅兵部队人员选拔遵循五条标准:一是政治立场坚定。坚决听党指挥,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思想道德纯洁。热爱祖国,爱军精武,思想进步,追求高尚,心理素质良好。三是组织纪律性强。严守纪律,忠于职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遵守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四是军事素质过硬。熟练使用手中武器装备,技术熟练,汽车驾驶人员安全驾车三万公里以上;坦克驾驶员专业技术等级达到一级以上。飞行人员完成相应资格训练,总飞行时间达到规定要求。五是身体条件良好。身体健康,体型协调,反应敏捷。徒步方队队员,男性身高普遍在1.75米至1.85米之间;女性身高普遍在1.63米至1.75米之间,这是常规标准,也有个别官兵超出这一标准。

谭民说,这次阅兵,受阅人员年龄范围跨度较大,有20岁左右的青年官兵,也有60多岁的高级指挥员,几代官兵同场受阅,生动反映出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反映出全军将士对强国强军伟大事业的共同追求。

回答:请大家拭目以待

在回答记者关于本次阅兵东风-41导弹是否会亮相时,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副参谋长谭民少将介绍:受阅装备十分受关注,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装备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全部国产现役装备,这主要包括其中部分中国军队新型装备,受阅装备集中展现中国军队联合作战装备体系构成,也可以比较充分体现国防科研自主创新。第二个特点,受阅装备一个共性亮点是,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具体来讲就是指挥控制能力更强,打击精度更高,战场适应性更好,作战效能更大,至于记者提出的东风-41等新型装备是否会亮相,还有一周时间,请大家拭目以待,相信不会让记者朋友们失望。

周总理 飞机再也不用飞第二遍了

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在集体采访活动上回忆了70年前受阅空中梯队的情况。

吴谦说,70年前,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当时我们的飞机不够,只有17架。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70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的中国,早已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第二遍了。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延伸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记载。18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中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现代的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先后举行过3次较有影响的阅兵:一次是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红场举行的规模较大的 “八一”阅兵;一次是1944年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时,在延安机场举行的阅兵;另一次是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时,在西苑机场举行的隆重的阅兵仪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颁布的解放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198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天安门前共举行了开国大典阅兵、13次国庆阅兵和一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阅兵。 15次大阅兵见证了民族解放伟大的实现、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日益壮大、见证了新中国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