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11/02 08:55
· 来源 ·
齐鲁晚报
· 责编 ·
伏仪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开启 多项新技术保护公民隐私

原标题:人口普查开启现场登记多项新技术保护隐私

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启现场登记,700多万普查人员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登记普查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6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自主填报的住户

11月5日前完成申报

记者了解到,这次普查登记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这次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指标设置上大体相同,但也有些变化,主要是增加填报公民身份号码。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介绍,这主要是出于数据比对的目的,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

李晓超介绍,此次普查的数据采集手段由以往普查的使用纸表登记,改为使用PAD或个人智能手机登记,登记完成后实时直接上报数据,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

选择自主填报的住户应在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申报,如果没有完成,普查员将入户登记普查表。此外,入户登记期间还将随机抽取10%的住户填报普查长表,调查更为详细的人口结构信息。整个登记工作将持续到12月10日结束。2021年发布主要数据公报。

采用互联网云技术

数据传输全程加密

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口普查,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公民的隐私安全被摆到台前。此次普查将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普查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应用于普查全流程中,成为公民隐私的保护屏障。

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全面采用电子化登记,普查员使用电子采集设备(PAD或智能手机)登记信息,或由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信息采集的移动端和服务器端采取了严密的数据加密和脱敏技术。

数据传输过程全程加密,数据会被实时上传至处理中心,保证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在互联网通道泄露。安全管理机制、安全防护体系和安全审计机制也均有应用。

数据的真实性一直被视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新技术保护着公民的隐私安全,也提高了数据的采集效率和质量。同时,建立了压力层层传导的问责机制,控制普查质量。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伏仪]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