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考生花10万补课仅考243分 家长:校方说我孩子笨

2016-07-20 09:23:37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可可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心愿。谢女士和丈夫在长沙经商,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让她发愁的是,女儿晓欣(化名)的学习总跟不上。

为了让女儿能顺利考上大学,今年3月份开始,谢女士将女儿送到某教育广益分部,花了10万多元进行全日制培训。原本期望通过老师一对一的辅导,女儿能提升成绩得偿所愿,然而,高考成绩出来后,晓欣只考了243分。

花10.3万元为女儿进行补习,希望考一个理想大学。谁知高考成绩出来后,只有243分,连专科都没上,长沙的谢女士找到某教育广益分部,希望讨一个说法。校方对此表示,老师已经尽了力。尽管校方答应退还1万元培训费,但谢女士对于校方给出的“女儿很笨”这一说法不满。7月18日,她再度找到学校,希望校长能当面赔礼道歉。

家长

花了10万多元补习,专科都没考上

某教育广益分部位于古曲南路附近。“花了10多万元的‘天价’培训,成绩还是这么不理想,不要说三本,专科都没有考上。”18日,谢女士继续来到某教育广益分部讨要“说法”。

谢女士和老公在长沙做生意。她说,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唯一的希望是子女能成才。她的女儿晓欣今年18岁,原本在侯家塘一所中学读书,今年3月,学校老师见晓欣成绩不好,便建议她到一所补习学校“全日制上课”。

谢女士说,当时她找到这所培训学校,并咨询老师,“我说我妹子成绩不好,在这里一对一要得不,老师说要得,包你会考到”。谢女士说,对方的意思是可以达到二本。当时自己和校方有保过协议,预估是360分到400分左右。谁知成绩出来后,老师发信息给她,说晓欣只考了243分。

“他们(校方)说是我女儿的错,意思是女儿笨,你说听了心里怎么不气愤。”谢女士说,女儿当时补习一共花了10.3万元,是分两次付款的。“如果是我女儿的问题,那么第一次交了4万多后,老师为什么又催着交第二次6万多元?”谢女士说。

校方

并未签订保过协议,成绩提高了80分

随后,记者来到某教育广益分部,里面贴着一张大红色的“喜报”,上面写着“祝贺某教育全日制学员提分100分以上占85%”。

对于谢女士的说法,该校的洪校长说,学校的老师是有保障的,最低的是中级教师,还有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等,她向记者出示了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资格证。

“我们这边有许多孩子都考上了好大学,660分的芙蓉区高考状元也是我们培训学校出来的,她(晓欣)没有考好,只能说是孩子的课后消化有问题。”洪校长说,晓欣到这里培训,学校没有任何承诺,晓欣家长和学校签订的并不是保过协议。洪校长介绍,学校和家长签订的是“某教育全程个性化课外辅导协议”,协议内容为教师一对一面授,辅导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辅导费用为220元/小时。

培训班的主管姜老师介绍,晓欣是3月份来这里上全日制课的,“化学、生物、物理的基础都比较差,英语是从初一讲起的”。姜老师说,有培训老师反映,晓欣比较害怕考试,“本来想检验教学成果,要晓欣参加学校的高考模拟考试,但她不敢参加,只参加了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只考了200分左右”。

对于女儿的成绩没有考好,谢女士认为学校负有主要责任:“女儿如果读书没有进步,为何还要我们继续缴纳6万多元?”对此,某教育长沙负责人张瑞敏表示,晓欣最后高考的成绩比她进培训学校前提高了80分左右。

观点

教育学者熊丙奇:保过班并不“包过”

上培训班有没有用?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单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保过班”、“冲刺班”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噱头,学生能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取决于学生本身的表现,考试成绩则会受到发挥、考题的难易程度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保过班很难起到“保过”的效果,所谓的“押题”也不过是题海战术。熊丙奇建议,家长要更加关注培训机构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盲目相信“提高20分、提高30分”的承诺。

关于培训费

有一部分为其弟弟补习费

对于谢女士所说的为女儿花了10.3万元,某教育长沙负责人张瑞敏解释,10.3万元中大部分是晓欣的,还有一小部分是她弟弟的补习费用。“在晓欣高考前,她弟弟也在这里补习过,高考后,读初三的弟弟继续在这补习。”张瑞敏说。

对于家长质疑的学校老师水平问题,张瑞敏说,某培训学校进驻长沙已有6年,长沙有多家培训直营店,老师都是互相调配的。他出示了一张“服务流程简图”,里面包括学生情况分析表、个性化辅导方案、教研团队课前交流会、选派老师、老师意见反馈、学生上课跟踪记录等流程。

学校一名老师说,培训需要学校提供教学服务和家长提供后勤服务结合,学校想让晓欣在这晚自习,但晓欣中间有一段时间感冒了,身体不舒服,就没有坚持。老师跟家长说,要家长督促她在家里将作业做完,但晓欣有时未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另外,老师正在对晓欣培训时,家长来接她,“有时课还没有上完,就被提前接走了”。

“偶尔有几次。”谢女士承认,说当时家里一起吃饭,但之后没有这么做。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