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父亲对孩子展开“另类”历练 携子千里行引争议

2016-07-29 09:36:42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可可

让孩子吃苦,如何把握尺度?

这个暑假,两位河南父亲分别对孩子展开了一次“另类”的历练:在北京工作的张瞭原,打算带两个女儿徒步700公里回老家平顶山;家住修武县的王军民和他11岁的儿子从家出发,一路骑行前往上海。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远行引起人们热议:磨砺孩子,该如何把握尺度?

两位“彪”爸两场远行

7月26日一早,张瞭原和他的两个女儿从北京宛平城西门出发,踏上徒步走回平顶山老家的征程。按计划,他们第一天要赶到30公里之外的房山窦店镇,第二天再走25公里到达河北涿州……25天后回到故乡鲁山县杨李沟村,全程约700公里。

张瞭原的大女儿11岁,小女儿只有8岁。张的朋友们用“彪”来形容此次计划,他们担心:两个孩子能克服高温、劳累等种种难关吗?

而在此之前,另一位“彪”爸王军民带着11岁的儿子王锐,于7月17日从修武县开始骑行之旅,前往1100公里之外的上海。出发第二天,王锐就明显感觉到体力消耗带来的疲惫:他每5公里都要休息一次,中午12点时右腿膝盖一用劲就有点疼。不过,两人依然坚持按原计划行进。27日,他们已经到达无锡,距目的地上海仅有两日车程。

两位家长对各自远行有着相似的目的:通过长途跋涉,磨炼孩子的意志与体力。

让孩子“吃苦”须量力而行

家长给孩子安排假期生活时,“让孩子吃点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想法并不少见。磨炼孩子,是否一定要“劳其筋骨”?让孩子接受这种高强度的远行,是否合适?面对记者采访,家长们态度不一。

一些家长认为极端做法不可取。郑州龙门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说,身体尚在发育阶段的小孩子并不适合长距离徒步或骑车远行。

不过,也有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得到深度历练。郑州市民沈春涛的孩子秋季就该上六年级了,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就奔波于各个补习班,没有时间去接触社会。“这种只读书、不经历风雨的成长令人担忧。”沈春涛说。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丁永利认为,超负荷运动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徒步过度,孩子的骨骼会受到损伤,甚至引起肢体的生长障碍;长时间骑行,也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辅导老师朱丽伟长期关注孩子的心智发育。在她看来,让孩子“吃苦”不是指过苦日子,而是要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多次组织中小学生拓展训练活动的业内人士卢暑光认为,磨砺教育不是只有“劳其筋骨”,更要“苦其心志”,“比如,在孩子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同学产生矛盾等挫折时,学校和家长应该适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具体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李醒东表示,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艰苦磨炼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磨砺教育非常必要,但不能走极端,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自然成长。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