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小学生要参加思维训练吗?专家回应家长的纠结

2016-08-23 09:4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可可

小学阶段是否要让孩子参加课外数学思维训练班?初中学生是否有必要上奥数班?高中“刷题”对提高数学成绩真的有用吗?这些困惑让当下的家长们万分纠 结……22日举行的全国“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专家们针对很多家长关心的这些问题,以倡议书的形式,作出理性分析,释疑解惑。

倡议书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是用数表示常用的量,学习自然数和它的四则运算,熟悉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相关长度、角度、面积的计算。这些看似简单的应用问题,有很强的基础性。知识储备的多寡在小学阶段并不是最重要的。

社会上反映一些小学生负担重,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小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在学习超纲超载的内容。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被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放到小学数学训 练班,让家长误以为熟记“明天的”公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当下的”学科。专家们在倡议书中指出,那些初高中的抽象公式方法并不是没有代数基础的小学生所能理 解的,只靠硬记和套用不仅不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更有碍思维发展和后续的学习。

当一个班有数位学生参与到校外训练班,唯恐落后于人的焦虑在家长中传播,不看天赋、不问兴趣的强制学习就可能愈演愈烈。相较报班补课,小学阶段 最关键的应该是育人,先做人、做事其后再做学问。倡议书指出,让我们的学生有健康成长的童年,有全面发展的童年,学生需要养成方方面面的素质,绝非单纯聚 焦文化课就能达到的。

初中学生是否有必要上奥数班?倡议书指出,经过从“趋之若鹜”到视之“洪水猛兽”,走下神坛的奥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性对待。尤其在取消获奖加分后,它更多是作为一种拓展学习方式而非升学的捷径。

当学生踏入初中,数学教学开始涉及抽象性和逻辑推理,尤其在接触代数、不等式方程、函数、平面几何后,对数学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逐渐显现分化。 让这部分学生在特长领域得到充分发展,本身也是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倡议书表示,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活动应不搞低龄化、全员化。

高中“刷题”对提高数学成绩真的有用吗?倡议书直指:“刷题”不能说完全无效,但肯定是低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缺少了学习的针对性,它让学生本就会的的重复操练,让不会的难题越做越多,负担越来越重。

专家们在倡议书中提倡,高中生做题应该“少而精致,锲而不舍”。“少”来自教师角度,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测试后,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精选问题,去 掉重复性的、已会的,补充易错易混淆的数学题,体现重要思想、重要方法,体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这比单纯刷题更高效。“精致”则面向学生,要求学会引申反 思,在做题后多思考是否有其他解题方法。学习的过程是用简单问题理解基本原理和应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