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围观青岛小学生写诗有水平 三句话让老师心酸

2017-06-02 09:27:53
来源:青报网
责任编辑:帛幼

原标题:围观!青岛小学生写诗这种水平 三句话让老师心酸

6月1日,市北区顺兴路小学操场上的庆六一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童诗朗诵板块引人注目。“是谁,为国家日夜操劳?是谁,为人民排忧解难?……”舞台上,孩子正用自己的诗作向习爷爷说出心里话,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专属少年的节日。 当天,学校六个孩子获得“童诗小达人”表彰称号,喜笑颜开。

\

校园里到处可见学生写的诗

用诗歌表达情感,顺兴路小学的孩子们得心应手。“我们学校520个孩子,个个都是小诗人。只要给个主题,他们都能‘出口成章’呢!”顺兴路小学校长王丽婵自豪地介绍,这一切都缘于“诗韵校园”的建设。

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提起这首《春雨》,80、90后们几乎耳熟能详。这首童诗的作者刘饶民先生曾于1949年到1954年任教顺兴路小学,期间做过不少童诗,后被广为留传。2016年,王丽婵任顺兴路小学校长,如何挖掘厚存于近百年老校的文化,提炼符合校园魅力的发展理念成为她关心的课题。“在整理校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校这一诗意的根底。便想着以学校之前提倡的‘顺文化’为抓手,将童诗嵌入,传承诗歌文化,打造诗韵校园。”

滴答诗歌本。.jpg

图为学生作品

\

图为学生作品

提出建设诗韵校园后,打造“滴答苑”、整合诗歌创作与语文课堂教学、培训诗意教师......一系列打造“诗韵校园”的举措随之而来,触发着师生对诗意教育的追求和向往。据王丽婵介绍,目前,学校已经布局了阶梯童诗教学模式,一二年级教学以童谣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等韵文的兴趣;三四年级以童诗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情趣,培养想像力;五六年级以经典古诗词教学为主,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我们重在对孩子语感的培养,不做硬性要求。也正因为这样,孩子们对童诗课的兴趣比作文课要大的多。”

\

图为顺兴路小学出版的学生诗集

养文雅之气,立广博之学,成美慧之人。为了方便学生们诵读、创造,学校专门成立“滴答”诗社,以轻松的氛围培养孩子对童诗的兴趣;设计印刷“古诗诵读口袋书”、“滴答”诗歌创造本,编纂了学生自创诗集,目前,第一本诗集已经出炉,人手一本;教室走廊上挂满了孩子们的诗,校园诗意栖居的氛围浓厚。

\

滴答诗社小成员

“写诗重在引导,给孩子们提供一种抒发感情,表达自我的方式。”滴答诗社指导老师李娟告诉记者,正是这种表达方式让她更深刻地了解孩子的内心。在一次以“母爱”为主题的儿童诗创作课堂上,班上内向敏感的一个小女孩交上了这样一首诗:母爱是什么样的,我永远也不知道了,只有我妹妹才知道。短短三句话,却让老师心酸不已,深入了解后老师才知道,孩子父母离异,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最近,她的小妹妹刚出生。“从那以后,各科老师都留意着这个孩子的举动,进行善意的引导,现在孩子较以前开朗自信了许多。”

五年级二班的肖锦玥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作文常被当作课堂范文朗读,自从开设童诗课后,她就像着了迷一样,每天一首诗,孩子的家长也很支持,将孩子写的诗打印出来编成诗集。语文老师杜育涛告诉记者,孩子们对于用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习惯,在班级的微信群里,时常有家长“晒诗”,“尤其是家长生日,或是节庆日收到小朋友自己给自己写的诗,他们甭提有多高兴,第一时间在班级微信群里晒。”

诗韵校园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关于童诗教学的探索还在进行。据王丽婵介绍,今年4月份,学校关于《童诗教学模式及童诗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的研究课题正式立项,重点研究针对各年级童诗教育的特点和方法,将原有的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化,探索欣赏课、模仿课、采风课的教育教学模式。“六一过后,我们还将以《朗读者》的形式开展书友会,邀请家长、孩子和老师共同参与,孩子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讲述诗歌创作背后的故事,这也是我们对于打造诗韵校园新形式的一种探索吧。”王丽婵说。(记者 余瑞新)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