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上幼小衔接不如和孩子一起做好角色转换

2017-08-16 09:38:13
来源:城市信报
作者: 王磊
责任编辑:乒乓
不一定要上幼小衔接和孩子一起做好角色转换

原标题:不一定要上幼小衔接和孩子一起做好角色转换

在幼小衔接培训机构那里,往往会套用那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确有研究证明7岁之前是孩子一生的关键期。在记者调查时,很多家长直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们才给孩子报幼小衔接。但是,在青岛石老人小学校长阎志清看来,这不代表必须要上幼小衔接。因为谁都无法保证在家教育不好,或者说,在培训机构就一定没问题,“我认为 ,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家长一定要心知肚明,不要把责任推给幼儿园、学校,或者是培训机构。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培训都是矫情。”

幼小衔接班有什么不同?

不得不说,在现行条件下,普通公立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还是比较多元化的。青岛市李沧区某幼儿园园长介绍,从大班开始,幼儿园也开始进行相关幼小衔接的内容,除了唱歌 、跳舞、做手工 、生活习惯培养等课程安排外,还安排了认字、学拼音等相关内容,“幼儿园作为社会教育机构,肯定会跟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幼儿园的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幼儿园课程日渐多元化的时候,幼小衔接在最近三年忽然得到了不少家长的认可,除了家长们的教育基金日渐丰富的原因,同样也存在幼小衔接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那么幼小衔接一般都会学习什么呢?日前,郎泽教育的创始人程伟杰介绍说,他们虽然做全科培训出身,但是,他们的幼小衔接还是吸引了家长们的注意,“我认为,我们针对学前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是家长最为看重的。”

对于什么是行为习惯的培养,程伟杰介绍说,主要包括孩子的礼貌、整洁等生活习惯,也包括教给孩子感恩等等,“我们要求孩子从小就要有礼貌,见到熟人要大方地打招呼,要感恩父母、感恩长辈等等。同时,我们会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饭、叠被子等等,告诉他们做事要有责任心。”

而在学习训练的养成上,程伟杰说,这包括学习方法的训练,专注力的训练等等,“现在的孩子普遍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们会加强专注力的训练。对于学习方法的训练可以举个例子,比如10的构成,我们会告诉孩子10是由10个1组成的,或者是2个5等等,通过这种方法训练,让孩子自主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而对于思维的训练,程伟杰说,他们有一套完整的思维训练体系,“这里边包括全脑开发的内容,我们也已经形成了教材,并每年更新。在思维训练中,我们告诉孩子不用死记硬背,而要去做思维的延伸。同时,我们会配以劳动实践课,促进孩子综合能力的成长。”

幼儿园老师多种教育模式并行,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针对眼下日渐受到欢迎的幼小衔接,青岛石老人小学校长阎志清认为,在家长们焦虑之前,最好先去想办法弄明白自己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要弄明白孩子的特长是什么,在哪方面有天赋,缺点是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自己家的家庭背景如何,孩子的性格秉性如何等等。”

“如果家长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么家长就没有理由去要求老师如何去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也不知道如何给培训机构设置一个教育的预期。”阎志清校长表示,不管是幼儿园、学校,还是培训机构,他们的目的和家长一样,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但是,教育是学校的社会责任,也是家长的社会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任务 ,我们应该通力合作,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并教育好孩子。”

而对于该不该上幼小衔接,阎志清认为,所有的只要是对孩子有帮助的教育,都是应该被提倡的,“但是,如果是打着教育的幌子,仅仅靠花里胡哨的招式,利用家长恐慌的心理,进行敛财的话,自然是不应该被提倡的。”

而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该上,阎志清认为,这还是要建立在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基础之上,“如果孩子缺乏的教育内容,家庭和幼儿园无法满足,家长可以另寻教育途径,如果孩子不需要,或者家庭和幼儿园能完全满足,则没有必要恐慌。”

采访中,记者还碰到两个典型的例子,都是上过幼小衔接的。其一,孩子通过幼小衔接,学会了礼仪和一些知识,在小学表现出色;其二,孩子学了知识后,上小学后不认真听讲,并“自豪”地告诉老师,“你讲的我都会啊”,给小学教育带来新的问题。

专家:家长和孩子都要做好“角色转换”

最近一段时间,《文汇报》刊登了刘湉老师的一篇关于幼小衔接的文章,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共鸣,我们也分享出来,希望更多孩子受益。

幼小衔接不仅包括认知衔接,更重要的是心理上、行为习惯和适应能力上的衔接。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我觉得家长并不应该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各类所谓的幼小衔接培训班,学这样,学那样。建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了解小学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和有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做到以下几点,帮助孩子迈好幼升小的关键一步。

一、与孩子一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要想解决好幼小衔接的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完成角色上的转变。

孩子方面,我们应该让孩子对上小学充满向往,激发孩子对成为小学生的期待。平时和孩子聊天时,可以鼓励孩子:“你长大了,要上一年级了,还能戴上红领巾呢,你学到的知识会越来越多,还能交到更多新朋友呢!”通过家长的激励,孩子们将会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自豪。如果孩子有担心,家长可以帮助建立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积极情感,让孩子信任老师、喜欢老师,要听从老师的教导。

孩子上小学之后,家长也会感到和幼儿园不一样了,每天都有作业,还有一定的检测,压力看似更大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家长也应该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地向小学的学习过渡,每天晚上可以安排一些训练内容,培养他们每天完成作业的习惯,以此来做好幼小衔接。

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1.专注力培养 蒙台梭利提出:“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去学习。”如何让孩子拥有高品质的注意力是幼小衔接时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如画画、下棋、读书等,逐步延长孩子完成的时间,直到孩子能独自坚持25~30分钟不觉得疲劳。那么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能专注地听老师讲课了。孩子进入一年级之后,不管之前学没学过拼音、上没上过幼小衔接班,过了一个多月后,专注的孩子明显更能适应小学的学习。

2.观察能力和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观察、善于观察的,需要有效地引导。看到一样东西,可以问问孩子像什么,让孩子充分地想象、充分地表达。随着季节的变化,让孩子留心周围的事物,可以画下来,可以说出来。在课堂上,老师主要以语言传递的方式进行教学,孩子学到什么程度,理解老师说的话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习效率的关键。平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训练。听完故事,可以问问孩子听懂了什么。平常生活中针对一件事、一个人、一部动画片或者一部电影等等,家长和孩子都说说自己的看法。无论孩子说得好不好,我们都要鼓励他勇于表达。只要家长肯花心思,每天抽点时间陪陪孩子,与孩子多交流,孩子的能力一定能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高。

3.关注孩子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上小学前,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我们都要明确告知孩子: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小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是辛苦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并且要做好的事情。幼儿园时,孩子都是在老师的看护下学习、活动的,而进入小学后,孩子在课间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很多孩子喜欢上小学也是因为课间十分钟可以自由活动。这时规则意识就体现得特别重要,和同学之间游戏都需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避免矛盾的产生。

4.注重孩子独立学习以及自理能力的培养 家庭中的作息时间从幼儿园的随意性逐步过渡到小学的固定性,要教会孩子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逐渐学会自己有规律地按照小学作息时间安排一天的学习生活:早晨按时起床 、按时洗漱、及时到学校。完成作业时也应该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和家长。

实践证明,幼小衔接适应良好的孩子,听课时注意力比较集中,发言积极踊跃 ,在课堂上与老师有互动;作业书写工整;情绪稳定,能听懂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 。老师会更关注这类孩子,比如:得到的小星星更多,经常表扬他们,同学们也会喜欢和他们做朋友。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学校,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学习,开始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期。

因此,对于即将入学的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将来顺利学习的保证。家长们也毋须过分焦虑,只要重视孩子这一关键时期的习惯养成,配合好老师的要求,疏导好孩子的心理,孩子们都能够顺利地渡过适应期,为今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城市信报记者 王磊

[编辑:乒乓]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