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新学期语文教材有惊喜:京剧剪纸元素走进教材

2017-08-24 07:55:18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告别苏教版迎来统编版新学期语文教材有惊喜

\
\
\

全国小学统一使用统编语文教材。

距离开学已经不到一周时间,这几天,新教材陆续抵达岛城各中小学。与上学期不同,新学期多套教材迎来“大变脸”。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新学期从一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将统一使用统编语文教材。这意味着,持续多年的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正式结束,统编教材 “一统江湖”时代悄悄来临。此外,青岛地区一年级科学课教材、七年级历史课教材、中小学起始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也进行了调整。

语文教材版本多次更换

“在我20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先后使用过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语文教材,这次又迎来了统编教材。”青岛莱芜一路小学资深语文老师张瑞华曾参与过由中央教科所组织的语文活动教学改革,她告诉记者,在执教期间,青岛就已经使用过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她看来,比起北师大版教材,苏教版相对更加简约,课程内容设计也更加现代化。而马上使用的统编教材,则突出了“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特点,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和改进。

据了解,2004年新课改后,各地开始编写符合当地教学水平和地方特色的教材,语文教材出现了“一纲多本”的情况,全国范围内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小学约有12种版本,初中约有8种版本。青岛也经历过多个语文教材版本并行使用的情况,直到近几年,才基本统一为苏教版。新学期小学中高年级仍在使用的苏教版,去年也经历了一次修订,适当降低了教材难度。

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

“对比原来的苏教版教材,统编教材在编排上更加合理实用。先教1个单元的识字,再进行2个单元的拼音学习,把汉语、汉字摆到第一位,让学生先形成对语文的初步感知,再接触作为工具的拼音。”张瑞华介绍,在暑期里,针对新教材,莱芜一路小学的语文老师们多次集体研讨学习,大家对统编教材给予了一致的高度评价。其中最让老师们欣喜的是,统编教材将识字提前到了拼音学习之前。 “拼音的定位是辅助性学习工具,作用是辅助学习汉字。将识字部分提前,一方面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语文基础,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学习,使拼音与识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也彰显出汉字的重要地位。 ”在她看来,先识字再学拼音的安排,既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又彰显汉字的重要性。

同时,在拼音的学习中统编教材体现出了实用高效的原则。“以音节te为例,一声二声和三声没有相应的字,是空音节。但之前的教材中,空音节也要求孩子学习拼读,现在这些空音节都去掉了,学生只需要学习四声,‘特别的特’这个拼读即可。 ”张瑞华分析说,这种精选音节的做法,使得学生在教材中接触中的每个音节,都是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不断唤醒学生生活经验,体现语文的实用功能。

京剧剪纸元素走进教材

张瑞华告诉记者,统编教材特别突出“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特点,要求老师每节课紧密结合课文内容,提取出德育点授课,潜移默化提高孩子道德品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优势。 “教材目录之后的第一页内容,描绘的是56个民族小朋友共同聚集在天安门前,用可爱鲜明的形象传达 ‘我是中国人’的概念,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祖国荣誉感。”张瑞华说,以爱国这一主题为例,教材中并没有生硬地出现概念化定义,而是用身着56个民族服装的儿童形象,让孩子对爱国有直观感受。通过“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和“我爱学语文”这三个活动板块,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翻阅统编教材,记者注意到,新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内容,呼唤孩子回归传统文化。以插图为例,《西游记》师徒四人头像、花木兰包龙图京剧形象、胖娃娃剪纸年画等元素,都出现在了教材中。古诗词方面,选择了声韵启蒙、汉乐府 《江南》、五言绝句《画》《悯农》《古朗月行》等多篇内容,在原有教材基础中加重古诗词比例,新增了多篇传统文化内容。

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统编教材在“守正”的同时,还进行了大胆创新。记者注意到,在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部分,新增加了《与大人一起读》栏目,张瑞华解释,这也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 “统编教材给家长提出要求,让家长一起参与到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中来,将父母纳入学习过程,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好结合。 ”教材中设置的《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有益补充,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此外,创新部分还大量地体现在课后练习中。“像语文园地二中的‘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语文园地三中的‘读一读,说一说’,引入思维导图,激发孩子丰富联想和创造力,培养孩子发散思维。 ”张瑞华介绍,统编教材中处处渗透着创新,潜移默化间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飞跃。

一年级新增加科学课程

据记者了解,新学期一年级除了更换语文教材版本外,还新增加了科学课,这意味着,科学课的开课年级由原来的三年级提前到了一年级。“暑期里我们已经拿到了一二年级的科学课本,市南区也进行了相关培训,针对课程标准和2017版科学教材的特点,进行课程解读。 ”莱芜一路小学科学老师王宝秋介绍,对比之前三年级使用的科学教材,新编写的一年级教材更体现基础性和趣味性,重在增加孩子科学兴趣。

“之前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科学课内容,他们是带着科学基础升入一年级的。而一二年级新设置的科学课,则引导孩子更加有序的观察、质疑、分析。 ”王宝秋说,对他们这些一线科学教师来说,给一年级的孩子开设科学课,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原来小学是从三年级开始上科学课,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孩子有序条理地探究问题。而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老师除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外,还要在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提起孩子兴趣,通过多种课堂调控,保持孩子的注意力。 ”

多门课程教材进行调整

根据市教育局公布的今秋新学期中小学教材通知,新学期中小学多门课程教材将迎来调整。其中,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中小学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按照要求,一年级科学课使用新编教材,三至六年级则继续使用原有教材。

教育部此前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 《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教材,新学期六三学制学校《道德与法治》在一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下统一使用统编教材, 《语文》一年级、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历史》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学校《道德与法治》、《语文》一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其他年级册次则仍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