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孩子气管被卡两月求救遭责骂 只因父母不相信自己

2017-11-24 08:43:18
来源:湖北经视
责任编辑:乒乓

原标题:气管被卡两月,湖北9岁男童向爸妈求救反遭责骂?说到底,都是一件事没做到位

小编想问宝爸宝妈们一个问题:平时,你会信任自己的孩子吗?在老师与孩子之间,医生与孩子之间,你会更倾向于信任哪一个呢?

先别急着回答,看完这则新闻,您再来想想这个问题,也许答案会不一样。

因为不相信孩子

险些酿下大祸!

现年9岁6个月的男孩文文,是湖北省蕲春县人,这两个月以来一直被“顽固性咳嗽”折磨。为了治好这个病,他没少看病打针吃药,可就是怎么都不断根。

一家人为此都十分苦恼,不仅是因为文文久病不愈,更是因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说自己咳嗽是因为自己呛了笔帽。一家人起初还对文文的说法半信半疑,可由于文文自小就有哮喘史,且当地医生也说不可能是呛东西导致的,渐渐的文文的爸爸、妈妈都当文文是说谎话,甚至认为文文是有心理问题。一家人没少因为这个问题责备文文,文文也就渐渐为了躲避责骂不提这事儿了。

可孩子的病,还是得治呀。11月17日,家里人找到了武汉某医院王莹主任,王莹主任耐心地对孩子进行了初步检查,并耐心地询问了发病情况。

“你是怎么不舒服啊?”王莹主任问道。

“我可能是呛东西了”文文刚说一句话,就被站在身旁的父母一顿责骂,顿时委屈地坐在板凳上,低着头一言不发,自顾自的玩着手指。

“医生你是不知道啊,他从小就有哮喘,当地医生也说这是哮喘,可就是怎么治都不见好。我们两个月以来没少给他吃药,带他看医生,可他却总说是呛东西了,真搞不懂这孩子是怎么想的……”只见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将这段时间的委屈都说了出来,甚至连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我相信他说的话”

医生通过孩子的话揪出犯病真凶

得知情况之后,王莹主任仅留下文文一人,耐心地倾听了孩子的话。在进行了相关初步检查后,王莹主任让文文的爸爸妈妈带着文文去做了CT检查和模拟支气管镜。通过3D成像,王主任指给文文的爸爸、妈妈看,在文文的右侧支气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异物卡在其中。

“一直被你们误认为是孩子瞎说,却没想孩子说的是实话,结合孩子说的话和相关诊断报告,孩子很有可能真的呛了东西进气管”听了王莹主任的一系话,夫妻俩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支气管镜检查进行了约1个小时,当医生拿着一个从文文右支气管中取出被肉芽包裹的0.3*0.7*0.5cm大小的塑料片时,夫妻俩哑口无言,直呼应该相信孩子的话。

“我就说我呛东西了,还好医生相信我,现在舒服多了”术后文文高兴地跟医生还有爸爸妈妈说道。自打取出异物之后,困扰文文两个月的顽固性咳嗽瞬间不治而愈了,文文再也不会在睡梦中被咳嗽呛醒,睡了安稳觉之后精神好了不少。

11月21日临出院前,文文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王莹主任的办公室,对王莹主任表示感谢。文文走到王主任身边,悄悄地跟王主任说,爸爸妈妈答应我了,以后会认真听我说话,不再把我的话当玩笑啦。

家长不信孩子童言童语

是误诊的一大因素

据医师介绍,像文文这样因异物呛住导致的顽固性咳嗽的患儿不在少数,每个月医院都会接诊2到3例这类患儿,通常情况下他们都被误认为是顽固性咳嗽前来就诊,可却是因为呛入异物导致的。前来就诊的呛异物的患儿当中,清楚的知道是呛东西的只占前来就诊的30%,大多数情况患儿和家长都不知道自己是呛了异物,但是往往会说“从上次喝鱼汤之后就开始了”类似的言论,这往往都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信息,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忽视这类关键时刻,要保持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家长总觉得孩子说的话都是童语,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这也是误诊的一大因素”,王莹主任介绍,在日常接诊的过程中,不少家长会忽视孩子的话语,认为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而自己见多识广,认为对的就一定对,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不仅容易错过疾病诊断的重要因素,对孩子来说身体、心理上也会受到伤害。王主任说,没有天生就会说谎的孩子,孩子的情况自己最清楚,“童语”中往往隐藏着重要的线索,家长也许换个方式耐心倾听孩子的话,问题的关键就自己浮出水面了。

相信孩子

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认为孩子的话无意义。

语言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四五岁时就能通过比较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描述个人的经历。此时,孩子们的表达欲望也会越来越强,不管家长愿不愿意听、是不是有时间听,宝贝们总是像个小麻雀一样说个不停。一些没有耐心的家长便会使出各种花招试图让孩子闭上小嘴。但事实上,在孩子的只字片语中饱含了他的各种情绪、感受和需求,父母要把孩子的话当回事。

看到这里,不少父母读者可能对“信任”还是存在着诸多疑虑:万一孩子真犯错了呢?如果孩子利用我的信任说谎呢?无限的信任会不会导致孩子的放纵呢?……

犯错了,还怎么信任他(她)?首先,犯错误是孩子“专利”,不犯错误的孩子不存在也很可怕。不犯错误而信任孩子,这样的信任没有意义。

真正的信任恰恰就应该发生在孩子犯错误后,最少有两点需要父母信任,一是信任孩子事出有因;二是信任孩子事后能改。

这是父母对孩子善良本性的相信,相信孩子事出有因,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就不会武断,就不会把孩子所犯错误归结为孩子的本性;相信孩子事后能改,这是对孩子发展的信任,是避免日后“炒冷饭”“贴标签”的错误教育方式。不讲条件的信任,会不会让孩子钻空子?这样的担忧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抱有这样的观念的父母和教师,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姿态,也试图让孩子感受到:“我给你的信任,只要你表现不好都会随时随地被收回,你要珍惜我对你的信任。”

信任不是斗争,不是和孩子的博弈。信任是陪伴,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和孩子共同面对成长的喜悦和痛苦;信任是支持,是对孩子成长一如既往的支持。信任并不能保证孩子马上成熟成一个让我们省心的人。

信任不是某个时间段的策略,而是终身的对一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对发展的信仰,即使孩子因为不成熟而屡屡犯错,也不会影响我们对他们将会茁壮成长的信心。

正如看到学步的儿童我们心中坚信他将来会健步如飞,这样的坚信似宗教般虔诚。

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呢?

如果孩子被老师怀疑做错了事情,你要确定:怀疑、侦查不是父母亲的工作,那是警察,甚至是某些教师的工作,而决不应该是父母亲应该的角色。无条件的信任孩子,要给孩子传达信任的信息和力量,而不是怀疑。

信任就是陪伴,就是支持,就是无条件的接受。你只要说‘妈妈相信你,有什么事情我们一起面对,无论什么结果妈妈都相信你。然后把孩子拥在怀里。其它的事情让教师和警察去处理。”

要知道,家长不仅是为了一件事情教育孩子,更是为了孩子的一辈子的幸福在教育孩子。

如果经过警方、老师的调查,孩子真的做错了,那么再给予相应的教育才是适宜的,而绝非在开始就站在对孩子怀疑的立场之上。要知道,孩子太弱小,他的身边只有你!

信任能确保孩子不犯错误吗?不能,没有任何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能确保孩子不犯错误,或不犯同样的错误。教育不是不让人犯错误,而是让人能从所犯错误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人生。

信任不是教育的灵丹妙药,它不能药到病除,但是信任能培本固原,让邪气下降正气上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总是渴望被人信任的,不得信任会让人安全感下降,自尊感下降,从而产生逆反或通俗说的“破罐子破摔”心理。

一个人犯了错误,最渴望的不是被教育,而是被谅解和信任,信任和体谅会让他产生内省,进而产生改变的动力,使孩子犯错误的几率下降,促使孩子内心丰满阳光,且充满力量。信任会不会让孩子碰不得,让教育畏首畏尾呢?信任不是捧在手心的豆腐,否则倒让捧豆腐的人感到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了。其实不然,信任不是脆弱的维持,信任也不是放弃教育。

以信任为基础的教育不会让受教育者扭曲教育者的意图,教育者也不会紧张得无所适从,而是大胆地和孩子探讨问题,提醒过失,支持成长。

[编辑:乒乓]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