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快开学了 孩子们心理上准备好了吗?

2019-02-21 18:45:29
来源:信网
作者:丛黎
责任编辑:芃芃

信网2月21日讯 今天是正月十七,假期余额已不足。新学期即将开启,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每年开学前后,一些孩子会出现“开学综合征”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要比平时增加。

据海慈心理科王越医生介绍,所谓的“开学综合征”,是指在假期结束之后,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大多表现为失眠、嗜睡、疲倦、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上课走神等现象。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很多稀奇古怪的症状:一上学就肚子痛、头痛,但是到医院检查却没发现问题。

开学后的前两周是“开学综合征”高发期,一般会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家长需要为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如何告别“开学综合征”?不仅学生需要努力,家长也应该参与进来,让学生尽快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

“学生别偷懒”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最为关键,只有及时收心并排解开学前的焦虑,才能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不落伍、学业上不欠账,跟上新学期的新进程。因此,学生只有做收心主动践行者,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要从五个方面主动收心。

调节生物钟

假期里,很多同学晚睡晚起,生物钟错乱,开学前必须调整,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不要因为作业欠账而开夜车,影响生活规律的形成。早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

备齐学习用具

开学前,要购置工具书、教辅资料等必要的学习用具。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准备学习和生活用品,高年级学生要自己将衣服、鞋帽等洗刷干净,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

转移注意力

开学前,学生对电视节目和游戏往往意犹未尽,此时,学生要接受家长的意见,主动克制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查一查哪些作业需要完善,哪些知识还模糊,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作业完成后,可以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读一些有用的书籍,以此进行开学前的热身。开学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课堂上,为防止精神溜号,要耳、眼、手、脑、口并用,认真听、细心看、积极想、仔细写、按要求读,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温故而知新

学生首先要安排时间“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唤醒大脑里储存的记忆;提前制订一份可行的学习计划,预习新学期知识,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通过预习,可以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对课文中关键的知识点、知识结构勤做笔记。预习的时间和科目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基础薄弱的学科应坚持课前预习,这样在听课时就可做到有的放矢,争取学习主动。

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

学生要逐渐培养起独立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和身边人交流。只有在互相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大家才能互相理解、相互谅解,也能为你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仅会使你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更会使你在兴趣爱好中暂时了却对家的思念。

“家长请给力”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假期里,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最了解孩子的习惯。为此,“收心”工作应从家长做起。临近开学和开学之初,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

开学前,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休息时间起居,家长不喝大酒,不打麻将,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调节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家长要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对学校有所憧憬。此外,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子、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鼓励孩子制定学校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信网记者 丛黎 通讯员 范晓苹

[来源:信网 编辑:芃芃]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