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招考试倒计时一周 实用备考攻略助你“通关”
5月17日,2024年局属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统一笔试即将拉开帷幕,19日,面试见分晓。在倒计时一周的情况下,同学们备考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家长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岛城优质初中三位名师,他们凭借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打造了一份实用备考攻略,从复习策略到心态调整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帮助学子们冲刺目标,为梦想而战。
物理
学生复习回归基础 家长不要过度关注
出场名师:青岛三十九中物理集备组组长 郑晶
“临近考试,同学们不再适合攻坚难题,而是应该回归课本,把基础打牢,查漏补缺。”在郑晶看来,临近自招考试这一周的时间内,同学们最好重新拿起课本,牢牢掌握定义、公式、实验等最标准的知识表述和结构,这些堪称奔赴考场作战的“最优装备”。
临考阶段,往往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模拟自招考试,有些同学成绩起伏不定,目光盯着成绩和排名。郑晶建议,关键时刻切勿患得患失,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认真分析试卷错题上。“看看到底是哪些问题导致了丢分?是粗心马虎?还是相关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扎实?整理错题是重中之重,勤动笔完善自己的错题本。能保证错过的题不再错,就是成绩还能继续提升的有力证明。”
“临近考试,部分家长往往比孩子还要焦虑紧张,总想做好后勤工作,以助孩子一臂之力,但往往用力过猛,适得其反。”郑晶还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过度关注孩子备考,最理想的家庭氛围是“一切照旧”。家长的过度关注很可能成为孩子的思想包袱,影响考试正常发挥。要稳住孩子的心态,家长们一定先要稳住自己的心态。她建议家长们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可以陪孩子运动来放松紧绷的神经,舒缓压力。也可以与老师保持联系,寻求帮助,凝聚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化学
避免盲目攻坚难题 梳理错题总结通法
出场名师:青岛实验初中化学教研组组长 魏强
“从去年化学自招统考的情况来看,基础题、难题、初高衔接题大约各占1/3,这对今年备考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作为青岛市教学能手,魏强对于自招考试有精准的分析,他建议,报考几所优质高中的同学除了夯实基础之外,必须要针对初高衔接进行专题训练。比如工业流程题、复杂的混合气体的检验与除杂、基于高中教材的信息给予题等专项训练,对于提升学生解决试卷后1/3难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魏强也强调,同学们切忌盲目做高中题,避免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
魏强分析,对于报考其他优质高中的同学而言,保证前2/3的题目高正确率甚至全对是首要任务,所以紧跟学校化学课正在进行的二轮专题复习事半功倍,盲目请假离校备考反而得不偿失。而后1/3的题目以填空、简答为主,每道大题的题目设置是有梯度的,灵活运用初中知识,一定要保证拿到基础小题的得分,不能因为畏难全部放弃。“无论报考什么学校,备考冲刺阶段整理错题、搞清同类型题目的解题通法比盲目做题更有效。”
“自招毕竟是选拔性考试,被录取的只是少数学生,每年通过语数英裸分考入心仪高中的同学并不少。”魏强提醒,因为自招考试离中考非常近,所以自招未被录取的学生应当及时调整心态,“一定要相信功不唐捐,准备自招进行的训练,为高中取得领先优势奠定了基础,花在自招上的时间绝不是一种浪费。”
历史
复习拒绝题海战术 学会理清知识脉络
出场名师:青岛实验初中历史教研组组长 张小莉
自招在即,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事半功倍地学习?张小莉认为,历史的复习不能使用“题海战术”,也不能一味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学生们更应该理清知识脉络,注重历史事件的关联。因为在历史自招考试中,学校并不看重学生是否把相关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背过就得分”的题目占比非常低,试题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以此筛选能力强、素养高的学子。“历史是发展的,事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希望孩子们能了解事件之间的起因转承和事件之间的联系,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张小莉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同学们在脑海中构建起历史学科的知识树。
17日笔试,18日出成绩,19日面试,时间紧凑是自招考试的一大特点。张小莉建议,学生们在等待笔试成绩的间隙也不要“放松警惕”,可以翻看时政新闻,了解心仪高中的办学特色,简单地练习一下英语口语,总之就是利用一切时间为面试作准备。
“笔试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面试考查的往往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张小莉说,尽管不同学校在面试环节有不同的要求,但有些考查项则是共通的,比如轻轻开关门、向老师礼貌问好、离开时鞠躬感谢,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行为却能体现出学生的个人修养,所以在面试时,同学也不要过于“不拘小节”,从面试服装、仪容仪表到言谈举止都要进行精心准备,以便给考官们留个好印象。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张琰 实习生 范胜瑶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