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11/04 08:36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三人目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18岁少年的“千卷楼”:读书可“不求甚解”但要常读常新

原标题:读书可以“不求甚解”

\
( 来源:青岛早报)

今年18岁的安楠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千卷楼”,因为他有1000多本个人藏书,喜欢研究中国文化历史的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上周末,安楠与记者分享了他的阅读心得。

读书:

可“不求甚解”但要常读常新

安楠告诉记者,从小到大,他从没有因为“买书太多看不完”“家里没有空间存放”等理由而被拒绝买书,家人也一直在他买书时提供经济支持。安楠说他平日消费比较节制,唯独买书时舍得花钱。 “尽管从小我对书的欲望就十分强烈,但我有意识的四处购书是从2015年,也就是初中一年级开始的。在此后的几年里,我以逛书店为乐,尤其是我感兴趣的人文社科类书店。 ”

对于中学生来说,有的书一时看不懂,或是一段时间后就失去兴趣了,该怎么办呢?对此,安楠认为看书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 “我有一套《中国历史研究手册》,是部头很大、专业性很强的参考书。刚刚买到时,我觉得过于专业,甚至有一丝后悔买下它。就这样放置了一两年,但当有一天我无意中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能够看懂它了。再比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小学时我对于这样的文学名著几乎毫无兴趣,翻开没几页就将它束之高阁,可是初中后对于文学涉猎增多,再次阅读时津津有味,十分喜欢。可见,一时看不懂、不爱看并不意味着永久这样。更何况,有的书我们总会反复阅读,并且常读常新。 ”

安楠认为,中学生读书要学着 “抓大放小”,可以“不求甚解”,不要试图把书里所有的问题都搞清楚,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用笔记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增加,书中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会迎刃而解。

选书:

认清作者出版社很重要

安楠告诉记者,每年的“双十一”,他都会开出一份长长的书单,这份书单大多是他过去一年所记录的、有明确阅读需求的书目。“网络上有各式各样的书单,令人眼花缭乱。有的人动辄照单全购,却从来不曾读完。事实上,所谓的书单仅供参考,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择书阅读。 ”

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安楠的脑中逐渐形成了一份“目录”,在他兴趣浓厚的领域中,有哪些人的哪些书最有代表性。比如想要读魏晋南北朝史,他的“目录”中就有唐长孺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王仲荦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史》、周一良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等。在安楠看来,选择代表性强的书有两个好处:一是以有限的时间、精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二是中学生的眼力和判别力尚未成熟,选择优秀的作品事半功倍,否则容易误入歧途。这样时间久了,“目录”越来越长,越来越完善,对选书总会有帮助。

此外,见过的书多了,对出版社的认识也就更丰富了。例如购买一些基本古籍,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是首选,而一些出版社所谓“精装版”“白金版”则没太有必要考虑。安楠认为,购买书籍的时候,作者、出版社、译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老牌出版社出错少,注解权威。另外,出版社的一些知名书系也往往会带我们找到好书,比如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三联书店的“中学图书馆文库”,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等。

藏书:

整理书架是项大工程

“有人说,一个人的读书习惯乃至内涵,是可以从书架上看出大概的。我的藏书中,人文社科类是绝大多数,从作者来看,目前排名第一位的是梁启超,我有他的多个版本著作。 ”

安楠告诉记者,他的藏书新旧兼顾。新书多是网购,少数在实体书店购买;旧书多是在各处的二手书店购得,还有一些是亲戚长辈赠送给他的。在安楠看来,所有的爱书人首先都对“书”本身有着特别的感情,因此藏书就像集邮一样成为了一种爱好。但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一定是藏读并进、以读为先,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进行选购,并且不管何时何地、书多书少,都会以“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珍宝。 “这世上书是读不完的,有的书是一辈子的交情,有的书却只有短短几页的缘分。藏书也是一样,并不是要读完所有。 ”

安楠告诉记者,摆放书籍也是大有学问的一件事。比起精细的分类,他更喜欢先简单按大类整理,再按大小放置。尤其是因为空间所限,还需要在纵向放置的书上再横放一摞书,就更需要对大小、高低精打细算了。若不将纵向放置的书尽量保持同一高度,那么摞在上面的最下层的书久之就会受压变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他往往会将封面硬度较大的书放在最下层“承重”。特别是在不断购入新书的情况下,就需要不断调整位置,这一过程往往会移动数十甚至上百本书,这对体力和脑力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每一次大规模的整理书柜,都是一项大工程。“我在家时,时常盯着自己的书柜发呆,或者是在书柜之间转来转去,到处翻检,一种成就感和富足感油然而生。正是由于这种对藏书的熟悉,我才能够记得几乎每一本书的位置。 ”

爱书:

感受名家感悟人生

安楠成长在一个阅读氛围浓厚的家庭,他小学六年级时开始看民国时期大家陈寅恪、梁启超的作品,刚上初一就看完了 《道德经》,并写了4000多字的读后感。初中的时候参加山东省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获得初中组冠军。初二开始担任学生会主席。他兴趣爱好广泛,小学三年级时已经考出钢琴十级,平时除了看书,打乒乓球、骑自行车是他的两大爱好。

安楠目前是青岛九中高三六班的班长,平时住校,周末才能回家。安楠把主要的读书时间放到了周末,但平时每天中午午休时间,他也会抽出10分钟来看书。安楠初一的时候开始写文章发到自己的博客上,后来他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楠木林中”,目前关注的有300多人。安楠说从后台数据分析来看,关注他公众号的大多是30岁以上喜欢国学的成年人。“读书让人变得内敛,不会过分张扬,我很享受读书的乐趣,这些年通过广泛阅读,我的眼界越大、见识越多,越能感到自身渺小,转而促使自己更加锐意进取,博闻广学。 ”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三人目]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