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1/22 17:09
· 来源 ·
· 作者 ·
黄默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 胶州康王谋反刘彻不杀

\

西汉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图片来源网络)

\

郭沫若曾经主张打开康王墓。(图片来源网络)

康王墓的财宝到底有多少?到现在也无法估量,这一方面是由于坟墓没有开挖,实地勘测无法进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康王身份特殊,之前其兄弟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已经出土大量珍宝,康王墓珍宝的储藏量之多人们不敢想象。

围绕着这座千年古墓,一批又一批的学者为之倾倒,同样,一批又一批的罪恶之手也伸向墓穴,康王墓的财宝之谜,我们这就给您讲解。

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

规模如此宏大的康王墓,其中究竟埋藏着怎么样的宝藏呢?

千百年来,胶东一带一直流传着“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 ”的民谣。据专家推测,康王坟中的文物不会亚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合葬墓。因为刘寄 、刘胜与汉武帝同属兄弟,但刘寄之母与汉武帝之母是亲姐妹,刘寄与汉武帝的关系更胜刘胜一筹,刘寄会享受比其他王侯更好的殊荣;再者,即墨古城历来都是富饶繁荣之地,胶东国远比中山国富庶,墓葬文物会更丰富。

有两个事件可以说明康王墓及周围墓群的墓葬十分丰富。

其一是当地老人的讲述——

—6月27日,记者采访了古岘镇的几位老者,他们分别是83岁的戴增义、76岁的王树增、71岁的刘集、66岁的张守光。几位老人都是古岘镇知名的长者 ,肚子里的掌故十分丰富,他们都曾对记者忆起,儿时多见周围乡里随便在山的周围耕地就能挖出大量宝贝的事实。如刘集老人,他的家就在前文提及的刘家集木村,这个村子之前曾经为修建陵墓而堆积大量木材,老人回忆:“我小的时候,大人带着去耕地,种花生什么的,有时候犁地,不经意之间就能挖出一些残箭,还有一些瓦片,那时候不懂,后来才知道,那是汉代的瓦当,那玩意儿都破损了,不值几个钱。”王树增老人则回忆称,幼时听说邻居开垦土地,挖出过一些宝贝,但秘不示人,“到现在来的人少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经常有文物贩子走街串巷地来这里收文物,当时村民们哪里知道那东西值钱?给个价觉得合适就卖了,还当赚了便宜呢。”通过几位老人的描述可以知道,六曲山墓群埋藏有大量古代文物,这些文物或许经过雨水冲刷等地质活动残留地表,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另外一则事实则是盗墓者给我们“展示”的——

—记者了解到,几年前,当地曾经破获一起重大的盗墓案,幸运的是被盗文物大都被追回,这些被盗文物包括熊抱树、凤鸟、螳螂捕蝉 ,就是这几件文物,据盗墓者供述光走私价就达几百万元,后来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均为国家一、二级文物,可谓是无价之宝 。“这些都盗墓贼自己供述,当初这些文物可都是在中小型墓葬里面挖的,他们说是在齐胸深的水里乱摸,随手摸出了这么几件,这样简单就拿到了如此珍贵的文物,你说康王墓里的宝藏那更是不可估量啊!”

从上面两则事实中我们可以窥测出康王墓埋藏的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大,“打开康王坟 ,山东不受贫”,此言不虚。

郭沫若一直想打开康王坟

由于条件有限,尽管康王墓内部蕴藏着大量宝藏,但是国家一直没有挖掘这座坟墓,作为保护,康王坟在2001年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里面的宝藏至今都封存地下。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文史专家郭沫若先生在有生之年曾经主张打开康王坟 ,郭沫若先生为何对康王坟如此情有独钟呢?原来郭沫若先生是通过挖掘刘胜之墓产生的这个念头。中山靖王刘胜乃是汉武帝刘彻、康王刘寄的兄弟,关于他的史料《汉书》中有记载,史书称刘胜曾经哭谏武帝不应刻意侵销诸侯王,得到过武帝的肯定,此人好酒,妻妾成群,生活奢华,子嗣众多(一百二十余人)。我们了解中山靖王恐怕多是来源于《三国演义》,因为书中但凡刘备出场必然加上一句“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

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在陵山上施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汉墓的通道,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专程莅临考证,最终确定该墓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穴。尔后,于刘胜墓北侧发掘出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的发现当时震惊了世界,因为在墓葬之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比较出名的有金缕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其中金缕衣乃是刘胜的殓服,这个金缕衣由2498片玉片组成,所用金丝约1100克,堪称无价之宝。

中山靖王刘胜是康王刘寄的亲兄弟,但是康王刘寄的母亲跟武帝的母亲是亲姐妹,关系更近一层,在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中出土如此之多的宝藏,那么康王墓中的宝藏能奢华到何种程度?因此郭沫若先生坚信康王墓中蕴藏着大量宝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由于条件所限,郭沫若老先生的愿望一直没能实,但可以相信,未来某天康王墓重见天日之时,它的出土文物定能再次让全世界折服。

当地流传康王的钱花了生病

康王墓沉睡地下,墓中的宝藏自然引起了不少盗墓者的关注。当地老人告诉记者,每逢清明时节,常有人在山上某处地穴前跪拜祭奠,“恐怕就是在祭奠当时盗墓没能跑出来的家属。”在六曲山上,记者亲眼看到了一个盗洞,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处盗洞挖于多年之前,现在已经掩埋,但是雨水冲刷之后,小小的盗洞口已经变成巨大的深坑,盗墓者的猖獗可见一斑。

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盗挖陵墓的毕竟是少数。在古岘镇当地,绝大多数老百姓不敢轻易挖掘文物,这固然跟法律规定有关,但一个故事也说明了其神奇的缘由。这类故事,相似的题材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在平度古岘镇一带,这个故事的潜台词,其意义就不同了。当人们说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往往会赘上这么一句话:“康王爷的钱不好花啊!”

陈传瑜先生是平度当地民间历史研究者,他对于康王的相关掌故知之甚多,他告诉记者,故事发生在五十多年前,“有一年秋天的中午,康王城西面的城子村,一位身强力壮的村民和儿子一起挖白菜窖子,一下子挖出三千多斤青铜疙瘩,全是锈在一块的齐刀币。那是上世纪50年代,人们的收藏意识还十分淡薄。爷儿俩高兴之余,就借来一辆马车,连晌把青铜疙瘩送到镇上的采购站里卖了。回来的路上,老汉突然病了,不省人事,儿子急急忙忙把父亲送到镇医院。结果,抢救无效,死了。连治病带发丧,恰恰把卖铜的钱都花光了,还白白赘上家里唯一的一个身强力壮的‘顶梁柱’。说起来是挺邪乎,但这件事流传很广,我们这的老百姓都知道,这叫啥?这叫‘康王的钱不好花‘。”

康王的钱不好花,这感慨朴素地表达了即墨故城周边的人们对康王的尊重 ,同时,也可以看成是民间一种文物保护意识的自然流露。陈传瑜先生认为,这种潜在意识的存在,对于即墨故城和六曲山墓群这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文/图 记者 田野(署名除外)[编辑:苏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