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6 04/12 02:03
· 来源 ·
· 作者 ·
宫岩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朱元璋“以孝治天下” 青岛人侯庸被立为典型

朱元璋“以孝治天下”的典型明代吏部名臣侯庸是平度人

平度有个后戈庄村,村名由来颇有意思。原先叫“侯哥庄”,顾名思义,姓侯的表哥的庄。这姓侯的是谁呢?此人名叫侯庸,是明代吏部侍郎(吏部为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 、调动等事务。吏部最高长官是尚书,相当于部长,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全国会试,一共录取进士472名,可是整个山东省只有6名,胶水县(今平度)也只侯庸一人。

姓侯的表哥原来叫侯庸

和别的村落不一样,后戈庄并不是由来已久,它是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一场海啸后出现的。当时有池、谢两姓到村北高地上安家落户,本来取名叫三里庄,因为从安家地到县署衙门有三里地。

后来,村里又陆续来了四个姓,分别是毛、李、王、宗。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旁边的河洼村出了个名人叫侯庸,在京城当礼部侍郎,他死后“侯侍郎坟”就在三里庄村北。谁都想跟名人攀关系,把整个三里庄六个姓全都划拉一遍,终于找着层关系,原来姓毛的和侯庸的后代是表兄弟。于是,为攀高枝,便将村名改为侯哥庄,意思是姓侯的表哥的庄,后来为书写方便,谐音便演绎为后戈庄,沿用至今。

这名人效应影响果然深远。但要成为名人可非易事了。据《平度人物》记载:侯庸,字景中,生于元末,胶水人。明洪武初年,其父因犯法被充军福建。幼年家境清苦,发愤苦读,十几岁时,以优异成绩成为胶水县生员,20岁时“以高等贡入太学”,被选送中央国子监(俗称太学)学习。明太祖朱元璋对“国子生”要求十分严格,初选合格即可直接参加全国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洪武十八年全国会试,侯庸考中第二十二名进士,立即被选授为吏科给事中,成为受皇帝信任的监察官员。

几句话将侯庸的一生交代清楚。实际上仔细看里面的年代、事件暗含大量信息。父亲被充军,他从小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是他的不幸,幸运的是他自己奋发图强赶上了洪武十八年的全国会试。

这是明朝开国后有记载的第二次开科纳士,距离上一次有十六年之久。而这一次,也标志着明朝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和完备。《平度史话》作者李树这样评价那次科考:“经元末丧乱,北方经济凋敝,文化教育落后,‘人鲜知学’,在全国会试中,与江南相比,已经望尘莫及。此科录取进士472名,为明清两代之最,可是北方士人中式(就是录取)者甚少,山东全省只有6名,其中登州、莱州两府加上一向以人文兴盛闻名的青州府,只胶水县学子侯庸一人考中第二十二名进士。”

这样解释,恐怕很多人都知道了这次科考的重要性,以及侯庸入仕的不平凡。同时,他也成为即墨历史上的第三位进士。

用官职为父亲赎罪

好不容易进入仕途,可侯庸却直接给明太祖朱元璋上了道折子: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父亲赎罪。这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这个普通的胶水县人,普通的吏科给事中竟然有这样的魄力。

其实侯庸也不是盲目提出这个要求。当时朱元璋正在全国大力推行“以孝治天下”,侯庸抓住了这个机会,本想即便耽误自己的仕途也不要紧,只要能把父亲迎回来全家团圆即可。没想到,他被选为“尽孝”的模范代表被宣传开来。

据李树介绍:“先是朱元璋立即赦侯庸之父,命侯庸亲往戍所(指福建)迎回。皇太子朱标又特命侯庸‘乘传’(即沿途由驿站供应车马)前往。”

就这样,在众人瞩目下,侯庸连夜赶赴福建将父亲迎回了南京。之后各种赞美铺天盖地而来,有名望的人纷纷写诗赞颂“皇帝圣明,孝子可敬”,并由吏部郎中郑礼辑成一部《迎养诗集》,请明代大儒方孝孺写了序言(见方著《逊志斋集》),刊刻印行。全国都知道了这个胶水县人侯庸。

弹劾明初“三老”之一刘三吾

“以官职换父亲”让朱元璋注意到了侯庸,但此时这位皇帝对侯庸的评价依然只是停留在“孝”上。此人人品、水平究竟如何,还得继续观察。不久,又发生了件事。

先认识个人。刘三吾,元朝旧臣,洪武十八年,又是这个特殊的年份,他被人推荐给了朱元璋,成为明朝翰林学士,时年73岁。他和侯庸在这一点上很相像,都抓住了洪武十八年这次机会,之后幸运之神也光临了他。据《明史·刘三吾传》介绍:“当时天下刚平定,典章制度缺少。皇帝朱元璋迫切希望制定礼乐制度,德高望重的老儒生纷纷去世,这时得到刘三吾,皇上十分高兴。全部礼仪制度及三场考试选取士人的方法多由刘三吾修改审定。”

博学的刘三吾迅速走红。皇帝写书,命他写序;皇帝写诗,令他跟着唱和,还赐给他朝鲜玳瑁笔;上朝参拜,皇帝命他站列在侍卫的前面;皇帝饮宴群臣,赐予他坐在殿中。皇帝曾经说:“我曾经看到奎壁(比喻文苑)之间有黑气,现在消失了,文运恐怕要昌盛了吧。你们应当有所著作,以称合我的心意。”当时,明朝有“三老”,分别是汪睿、朱善和刘三吾。

认识刘三吾有什么用呢?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已经猜到了接下来的路线发展:要么侯庸和刘三吾成了好朋友忘年交,要么就是侯庸这个小喽啰得罪了刘三吾。

就是后面这个结果,但不是得罪,是弹劾。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刘三吾给晋世子讲授经书时,吏部侍郎侯庸弹劾他怠职(指讲课不勤快 ,老偷懒)。小喽啰弹劾大红人,结果是刘三吾被降为国子博士。这事又让侯庸红了一把,再次受到朱元璋赏识。

此后不久,侯庸升任吏部侍郎。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二年,有明太祖面谕侯庸关于选拔中级官员的谕旨。这条谕旨透露出,青年侍郎侯庸实际上代行尚书之职,掌握选拔考察天下文官的大权。但到最后都没有明文让他成为吏部尚书。这里面还是另有隐情的,李树查阅《明史·七卿表》注意到一点:自洪武十八年四月,吏部尚书赵瑁因牵连到户部侍郎郭桓贪污案中被杀(按:明太祖借郭桓案,尽杀六部侍郎,牵连各部各省株连数万人),到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其间五年之久未任命吏部尚书。看来,不是侯庸能力不够,实在是朱元璋对这个职位有心理阴影。

“海南夫子”赵谦是他举荐的

作为选拔和考察官员的负责人,侯庸看人用人独具眼光。当然,如果遇到他认为实在有才却无法在政坛上施展抱负的人也会伸出援手,被誉为“海南夫子”的赵谦就是他举荐的。

赵谦,浙江余姚人,人称考古先生。尽管贵为大宋皇族秦悼惠王的后裔,但到了他这一代实在没沾着什么光,连温饱都只能靠在山中的寺庙中解决。但骨子里的贵族气质加上自身勤奋和好交友求学,得到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赏识,将自己的儿子留在赵谦身边从游学习。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召集词臣修《正韵》一书,时年28岁的赵谦应聘而出。虽然大学士宋濂很欣赏他的才华,但仍因其年纪较小为众人看轻,被黜为负责章奏文牍事务的国子监典簿。尽管不在其位,赵谦的学说仍大部分被采录进了《正韵》一书。

不久,赵谦因与同僚论事不合,竟罢职而归。虽然他比侯庸入仕早,最终却还是在这位师弟的举荐下,找了份正经工作,任琼山县教谕。由此,这位学识渊博却不得志的儒者,在远离故土千里的海南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给海南的教育带来了“文风丕振”改变。赵谦,也因此被后世称为“海南夫子”。从这一点看,现在的海南教育实在该感谢这位牵线人侯庸。

“靖难之役”后他去哪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死了,皇太孙朱允炆出现了,是为建文帝。不久,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嫡成功,开启了永乐帝统治时代。

一个新时代开始,预示着天下又要被重新洗牌。忠于建文帝的大小官吏惨遭杀戮,著名人物多被灭族,方孝孺更遭“十族全除”。而侯庸的情况如何呢?奇怪的是,他的历史竟然到这里就结束了,是生是死,留下空缺。

李树在《乡先贤侯庸的晚节》一文中说,据平度河洼村侯庸的后人讲:当年侯庸同情建文帝,弃官逃归故里。永乐登基后,一次梦到侯庸,有好感,打算起用他,可是派来平度宣读圣旨的官员简单行事,竟把侯庸锁拿回京。侯庸不明就里,在被押解的路上用口咬下锁链上的金珠,吞金而死。朝廷不予追究,准许归葬故里。侯氏子孙秉承侯庸遗训,便世代读书而不做官。

家族的传说当然不能等同于历史。如永乐皇帝做的梦和他的想法,别人只能臆想;所说侯庸自杀的情节,在明代的规制下也不可能发生。可是结合政治大背景考察,侯庸家族所说侯庸的结局则基本可信:即侯庸在永乐夺嫡的大事变中是忠于建文帝,为建文帝而死的,而他免遭显戮,家族得以保全,则属万幸。

不管怎样,侯庸依然是平度的骄傲,明代平度第一名人之誉,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侯庸逝后,葬于故里。昔日平度城西有侯庸墓,50多年前,墓碑和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主要是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尚存。今河洼村侯姓为侯庸的后裔。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