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7 03/02 08:44
· 来源 ·
城市信报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大泽山被誉“天然雕塑” 传因李世民得名

传说大泽山因李世民得名日照庵有中国现存最大功德碑林

青岛风光秀丽,不光因为临海,还因为多山。青岛的山大体有三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 ,南部是大珠山、小珠山组成的山群 ,而北部就是大泽山。

提起平度,人们肯定会想起大泽山;提起大泽山,人们想到的东西就多了。好吃的人会说,那里的“玫瑰香”葡萄最好吃了,又甜又香!好玩的人会说 ,那里的山“雄、险、奇、幽”,最适合休闲探险了!喜欢书法的人会说,那里是魏碑体之发祥地,是中国的书法名山!

大泽山自然风光秀丽,历史积淀丰厚,是一座自然名山,人文名山。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大泽山。

名称:传说大泽山因李世民得名

大泽山位于平度市区北35公里处,是青岛三大山系之一,区域面积50余平方公里,山脉蜿蜒起伏在平度、莱州、招远、莱西四地 ,有山峰2000余座,集“雄、险、奇、幽”于一身,是四地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因山势挺拔,泉吐爽意,林壑幽深,奇石峥嵘,大泽山素有“天然雕塑”之称、“齐鲁名山”之誉。

大泽山,是一座千古名山,在历史上共留下四个名字。主名自然是“大泽山”,此外,它还有原名东莱山、别名大青山、九青山。这些名字出现于历史不同时期,背后都隐藏着关于大泽山的典故。

张建军、杨春和、李林宝曾撰写《千年古山川·秀美大泽山》一文,对大泽山的几个名字做了介绍。大泽山原名东莱山,因商周时期东夷古国东莱国而得名。据《史记》记载:“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所常游,与神会。”《史记》中的东莱山,指的就是大泽山。到了明朝时期,又有吏部主事、光禄寺丞文翔凤,在知莱阳时游览大泽山作《九青诗》一首,就改名为九青山,以后的文人墨客因“九青”一名颇雅,故引用这一别称,称呼大泽山为“九青山”或“大青山”。

至于大泽山的主名“大泽”,说法就比较多了。一般认为,大泽山多有泉水,泽被万物,因此道光《重修平度州志》记载,明万历年间莱州知府龙文明《游大泽山记》:“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山以此名也”。除此之外,还有民间传说,认为大泽山的得名跟唐太宗李世民有关。据传,当年李世民曾率兵东征,驻扎在大泽山山下,正碰上天旱,山中无水,士兵口渴难耐。李世民寻水不得,一怒之下,拉弓朝山上射去,因为力量过大,那箭竟然射进了石头中。后来士兵在山中寻得那箭,拔出时引出汩汩泉水。李世民哈哈大笑,一口气连射好几十箭,每箭都哗哗流出水来啦,流到一起,成了大泽。后来,人们把东莱山改名叫大泽山,李世民战马喝水的那条山涧,就叫饮马涧。

主峰:瑞云峰是胶东半岛西部最高峰

大泽山不仅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 ,自明代时就有“大泽三十六景”之说。大泽山的美景主要在奇峰上,在2000余座大小山峰中,北峰、西峰、天柱、御驾、明堂等较著名的有100余座。峰峰相抱、层峦叠嶂、苍苍郁郁,如万马奔腾,气势极其磅礴,为“平度八景”之首。

大泽山主峰北峰,亦称瑞云峰,由四个山头组成。东曰“瑞云峰”,中曰“碧云宫”,“碧云宫”西侧曰“鹰不落峰”,西曰“洞口仙峰”。瑞云峰海拔736米,屹然插天,势若虬龙,属大泽山脉最高的山峰,也是胶东半岛西部的最高峰。

瑞云峰不仅是大泽山最高峰,也是最陡峭、最壮丽的一峰,登大泽山不登此峰,等于虚此一行 。不过瑞云峰过于险峻,登它山可曰“登”,登此峰应曰“爬”,必须手脚并用作壁虎状才成。爬瑞云峰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经“九连洞”上去,难度相对小些,一般适合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另一条是经“张飞大蹁马”、“八步紧”、“哈呼哈”、“吓呼吓”、“老鹞子大翻身”上去,难度极大,危险程度最高,一般只适合勇于探险的年轻人。这些奇怪的名字可不是胡编乱造的,每个名字都是结合地形特点而取。比如“八步紧”,这名字指的是一块巨石,上面仅有八个脚窝可扶壁攀登,脚步迈错了就上不去、下不来。再比如“老鹞子大翻身”,指的是一个窄小的洞穴,下临陡壁,要攀登峰顶,必经此洞;因为洞口的直径只有60厘米,每次只能容一人通过,所以要过此洞需要跟伙伴相互鼓劲,手拉肩抗,登着洞壁上的脚窝,一个个像老鹞子钻天那样历经四次转身,才能钻出洞穴到达山顶——“碧云宫”。

碧云宫顶,是可容约30人的向东南倾斜的石坪,上有“身依北斗”“尺五天”“磨青”“飞空”等古人刻石,尤以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题“孤峰独秀”四个大字最为珍贵。碧云宫西侧,有一块巨石介然独立,人莫能攀,连飞鸟亦不敢停其上,故名曰“鹰不落峰”。站在峰巅,一览众山小,眼界和心胸顿感开阔,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

孤峰:天柱山“郑文公碑”为魏碑之冠

说完大泽主峰,再说孤峰天柱。天柱山海拔280米,虽不高,但因为摩崖石刻而闻名于世。

天柱山的得名源于其外在形象,其四周方圆平坦,因而以“孤峰秀峙、如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上有东汉、北魏、北齐及金、元刻石十余处,并有东魏武定六年造像石窟和石塔置于天柱山西峰,形成了较大的摩崖刻石群。其中尤以郑道昭所立的“郑文公碑”(又称“郑羲上碑”)最为著名。

相传,郑道昭晚年失宠受冷遇,出任北魏光州(今莱州)刺史。北魏永平四年(511年),郑道昭来到天柱山,转而爱山乐道,所书镌“郑文公碑”位于山阳的半山腰处,刻在一块天然巨石上,高3.2米,宽1.5米,文20行 ,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计881个字,碑文历1500余年至今仍清晰可辨。碑文记述了郑道昭之父持节将军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因郑羲的谥号为郑文公,故此碑的全称为:“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郑道昭是北魏最著名的书法家,其书写的魏碑体,“集篆情、分味、草韵”之大成,骨硬峭拔、浑逸朗润,为魏碑之冠 ,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1984年5月,89岁高龄的刘海粟登山为郑碑题词,赞为“魏碑国宝,绝壁生辉”。

1988年,天柱山摩崖石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照庵:有中国现存最大功德碑林

除了自然风光秀丽外,大泽山上还有很多文物古迹,最著名的就是“上、下寺”。上、下寺位于大泽山腹地 ,因上下错落分布,故民间有此俗称。实际上,下方的下寺叫智藏寺,高处的上寺叫日照庵,又叫碧霞元君行宫。

日照庵,因“日出即照”而得名。关于它的始建年代,史籍无明确记载,但镌于日照庵附近石壁上的一首明洪武年间的佚名诗,有“琉璃古殿绿苔生”的句子;据此推断,日照庵应在元代就已存在,并且古殿顶覆琉璃瓦,十分华丽。

日照庵有两个奇特之处,到现在都无人能解。第一,它虽然名为“庵”,里面住的却是和尚。第二 ,它虽然是佛家之地 ,却供奉着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圣母,是道教中的女神,专门保护妇女与儿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两个奇怪现象,王明章、高瑞吾在《大泽山上、下寺杂考》一文中称,日照庵最早可能是住尼姑的 ,以后尼姑渐渐老去或离去,无人为继,于是下方智藏寺的和尚就去主持此庵。到这时,或仍叫庵,或另起名字而未叫开,仍用原名,于是就造成了这种庵中住僧的状况。至于为何供奉道教女神碧霞元君 ,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日照庵碑记》记载:“碧霞行宫建于大泽山之日照庵也。”这就是说,碧霞宫是在日照庵里建的 ,很可能由于民众的不断祭拜(自宋真宗赵恒封碧霞元君为神之后,民众对她的信仰极盛),道教女神碧霞元君便成了此庵的“正神”,此庵也就另命名为碧霞元君行宫,造成了一庵两名的事实。

据记载,早年间,日照庵庙会相当红火。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信徒们又在泰山老母殿西侧建起了三间无生老母殿,从此,庙会规模更大了,会期整整一个月。书法家崔云亭先生曾在《大泽山游记》中写道:“六时至下寺,适值会期,殿堂僧舍,人已挤满,吾等几觅宿不得。”这一庙会不同一般庙会,来的多为许愿还愿的香客。富者捐资竖碑修庙、次者点戏愉神,再次者以小米为香资,每年庙里收的小米僧众一年吃用不完。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度民间历史上,民众朝山进香有立碑勒石的习俗。日照庵功德碑碑林是我国现存碑刻数量最多的功德碑林,位于日照庵通往大泽山西门之间的山路两侧,绵延一华里有余,现存有明清以来的120余通功德碑。这些碑刻记载了明弘治到民国300多年间,大泽山周边的老百姓去日照庵朝山进香的事迹和进香者的名字。

1940年,八路军胶东西海军分区司令部及西海行署进驻大泽山山下东高家、韭园一带,司令部的一个电话班驻日照庵。日寇得到密报,1943年趁进山扫荡时,将日照庵付之一炬。1996年,日照庵重建,次年竣工。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