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7 07/11 07:58
· 来源 ·
城市信报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中山路上老店铺 康有为梁启超在春和楼冰释前嫌

原标题:中山路北端的大窑沟原叫孟家沟因德国人设砖瓦窑而得名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中山路上的几栋老建筑,他们中有不少是作为早期市政设施对外服务的。其实 ,在中山路上还有不少老字号店铺 ,它们伴随着中山路商圈的发展不断壮大,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中山路上的老店铺。

中山路97号:山东大戏院旧址,开业影星胡蝶来剪彩

中山路97号是这条路上少有的平顶屋,建筑平面为矩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据说,当年建筑的一层为临街虚廊,两侧设有售票处和小卖部。有资料称,该建筑是山东大戏院旧址 。山东大戏院建于1930年,近千个座位。电影作为典型的西方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在上世纪初,伴随着青岛的开埠传入青岛。据说,青岛不仅是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也是最早感受电影魅力的城市之一。王雷所撰《中山路:路中段的老钱庄和老剧场》一文记载,当年中山路及其周边作为当时青岛时尚的聚集地,早在20世纪初德国租借时期,一些饭店、俱乐部就开始放映无声电影。这座由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打破了外国人的垄断,为中国影片的放映提供了阵地。1931年底,山东大戏院举行开业典礼,同时放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在开业仪式上,特地从上海邀请了电影《歌女红牡丹》主演、有中国电影皇后美誉的胡蝶来剪彩。据说当时中山路上人如潮涌,“追星”一族都争相一睹“皇后”风采。开张之后,山东大戏院专门上映我国明星、友联、百代、天一等电影制片厂出产的影片,受到各界群众的欢迎。据说,四大名旦、尚小云、奚啸伯、尚富霞率团在此演过,海派名旦王芸芳也率团在此演过戏。

后来,山东大戏院改称中国影剧院,现叫中国电影院。

中山路131号:天真照相馆开办至今,韩复榘程砚秋曾在此拍照

“天真”,是一个很多青岛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很多人家里可能还保存着印有“青岛天真”或“天真摄影”字样的黑白老照片。

位于中山路131号的天真照相馆,现已改为天真婚纱摄影。天真照相馆,既是青岛最早就打出“婚纱照专家”,也是青岛最早搞个人写真、婚纱摄影写真的“老字号”。“天真”的建筑虽然是老式风格,但却是重新修建后的产物,原始的老楼早已拆除。

上世纪20年代初,浙江镇海人郭锦卿创办天真美术日夜照相馆,是青岛较早的照相馆之一。据说,那时照相馆的面积并不大,楼下是开单、取相和冲洗,拍照则要去楼上。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里仍是楼下开票,楼上照相的格局。

天真是与时俱进的,这也是它为何广受欢迎的原因。刚开业时,拍摄全家福、集体照最赚钱,所以天真专门开辟大型影棚,最多可拍50人,搞得青岛另一家摄影界大鳄鸿新照相馆很被动。他们的美术师花样不断,能设计出多套布景,任君选择 ;他们的工艺师水平高超,着色技术几近真彩。当然,摄影师最关键,要不名人雅士也不会选择天真。韩复榘曾在天真照过标准照,很满意,见人就送。京剧大师程砚秋也在天真拍过剧照,挂在剧场显眼处。

不过,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真照相馆才能够拍摄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照片,而其早期的彩照实际上是在拍好印好的照片上用油彩笔进行人工上色,而且可以根据顾客的意见进行修改。这个过程类似于今天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因此最后“彩照”的效果基本都比本人好看,顾客普遍较为满意。

对面的鸿新照相馆在解放后并入天真,而天真照相馆则一直经营到现在。

中山路144号:曾经青岛100块手表80块从亨得利销出去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亨得利”。中山路144号是栋3层“L”字形建筑,坐落在天津路路口。现在从建筑的外表已经看不出当年的风采。该建筑现在是亨得利的商业楼。亨得利眼镜店是青岛最早的眼镜店之一,始建于1924年,专业经营中外名牌钟表眼镜。相传 ,创办青岛亨得利钟表眼镜店的宁波人郑章华,是教师出身。眼镜店到底跟文化人打交道多,老板有文化,生意格外好也是筹码之一。

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之后,外商纷纷在青岛投资设立洋行和工厂。由于钟表眼镜的价格相对较为昂贵,而且当时中国又没有大型的钟表眼镜制造厂,所以钟表眼镜这一行业基本上由外国人控制。20世纪初,开始有中国人投资钟表眼镜行业,但都存在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差等先天不足因素,当然也无法与西方洋行竞争。直到1924年3月9日,浙江人郑章华等人合资在青岛创办亨得利钟表眼镜店,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之后,在郑章华等人的苦心经营下,亨得利不断壮大发展,并于1936年开设了亨达利钟表眼镜店。

计划经济时代,亨得利经历了最辉煌的时期,当时青岛100块手表有80块是从这里销出去的。改革开放后,亨得利将产品调整为高档名表,客户定位为中高端客户。当时,亨得利经历了发展中的“阵痛”,这种大胆尝试非常“冒险”。结果,第二个月就实现了扭亏为盈,第三个月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如今,亨得利经过80多年的艰苦创业,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也具有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展成为小型企业中的巨人。目前,亨得利是山东省同行业规模最大的钟表眼镜连锁企业,拥有24家专业连锁店。

中山路146号:“三大楼”之首春和楼,曾让康有为流泪

岛城老字号餐馆曾有“三大楼”的盛名,不管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春和楼、顺兴楼、聚福楼,还是五六十年代的春和楼、聚福楼、三盛楼,春和楼始终位于“三大楼”之首。

光绪十七年(1891年),春和楼的前身胡家馆子由胡掌柜和夫人周氏创始,后由旅居青岛的天津富商朱子兴在中山路146号投资扩建。黄金地段不必说,菜好是关键。春和楼的白扒鱼翅、清汤燕窝、油爆海螺 、香酥鸡等,都是岛城名菜。刘景伦、王振才、任铨等历任大厨,都是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就连康有为这位走遍世界的美食家也要隔三差五来春和楼打个牙祭过过瘾 。实际上,春和楼与康有为颇有渊源,匾额为康有为所题 ,更为康有为化解了一直郁闷于心的一件事,让其老泪纵横。

据青岛春和楼饭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健基介绍,在1923年至1927年间,春和楼是康有为经常举办家宴的场所。其中,“清蒸加吉鱼”康有为特别喜欢,但在1925年的一次特殊的家宴上,康有为却故意给春和楼的主厨刘景伦出了一个“刁钻”的难题:加吉鱼不能使用鲁菜传统的蒸、煮、炖、烧,如何做熟?最终,刘景伦大厨精心制作了“五柳加吉鱼”,这道鱼不蒸、不煮、不炖、不烧,是用滚开的水烫过四遍,配上肉丝、笋丝、火腿丝等十种丝料,煸炒过的丝料经过调味、勾芡,浇在鱼上,配着洁白的鱼肉,煞是好看。而经过蒸汽烫熟的鱼肉,条条翻转如花开样,香嫩鲜美。这样的“破题”让康有为哈哈大笑,心情十分舒畅。

正是在这场饭局上,康有为和爱徒梁启超冰释前嫌。原来,过去的十几年间 ,两人因政见不同逐渐产生分歧,曾发生公开辩难。随着时间流逝,每回想起师徒感情,二人皆有心修复。此次康有为举办家宴,正是希望造一机缘。当这道“五柳加吉鱼”端上来,康有为心情大好之际,梁启超离席走向康有为,“扑通”一声跪下了,叫了一声“恩师”,当即让康有为老泪纵横。

改革开放后,春和楼自创青岛十大风景菜,引进松鼠桂鱼等南北名菜,在风味变与不变之间,在品牌继承与发扬之间,竖起青岛中华“老字号”一面风姿飒爽的大旗。

中山路与四方路路口对面:新盛泰皮鞋店击毙叛徒王复元

中山路北段,属于老青岛的鲍岛区,即华人区。作为老青岛最有名的商业街,这里孕育了一批青岛最有名的老字号店铺。

青岛俗语有云:“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除了位于北京路的谦祥益,其他三家,都聚集在中山路的北段。“亨得利”位于中山路144号,“盛锡福”在中山路141号。盛锡福被誉为“中国帽业之冠”,创始人是刘锡三。相传 ,盛锡福虽然创建于天津,却孕育于青岛。刘锡三是掖县人,正是因为在青岛的洋行工作,从中发现商机,从此走上了开创民族产业的道路。而由吴佩孚亲手所题的“盛锡福”牌匾,也是为青岛分号所书。

新盛泰皮鞋店应该是中山路北段从南向北数的第一家知名老字号,位于约中山路与四方路路口对面的位置,现已不复存在。“新盛泰”,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孙欣在《新盛泰皮鞋店》中说,与“新盛泰”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的,是老青岛的高档皮鞋。新盛泰创建于1911年,老板是胶州人胡秀章,在中山路上的新盛泰开业前,曾在胶州路经营一家修鞋店。据说,最早新盛泰招牌的“新盛泰”三个字,是由清朝书法家王垿题写的。

中国人以前都穿布鞋,皮鞋是从西方传入的,所以早期很少有成品鞋。买皮鞋穿,都要去皮鞋店定做。就像做衣服一样,鞋店师傅给量量脚的大小宽窄,过几天再到店取货。定做皮鞋的,大部分都是“白领”,即银行或洋行的职员。“款式新颖,用料上乘,手工精细”,使新盛泰成为享誉岛城乃至整个山东省的名店。有流传的说法称,新盛泰的皮鞋,即使是下雨天蹚了雨水,也不漏水、不变形。

令新盛泰闻名的,除了优质的皮鞋,还有一件曾轰动全国的枪杀事件。1929年8月16日,经过长期侦查得知,投敌叛变造成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等人被杀害的王复元(原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将到新盛泰取定做的皮鞋。于是,中共中央派来的锄奸人员将其击毙在新盛泰之内。第二天,包括上海《申报》在内的全国各地传媒都报道了此事,新盛泰也因此声名大噪。上世纪80年代,此事件还被改编为小说、话剧、电影及电视剧本等等。

中山路北端:大窑沟原叫孟家沟,因德国人设窑而得名

顺着中山路一路北行就到了它的终点,大窑沟。大窑沟,这个名字也许是青岛开埠以来仅存下来的几个地理名词之一了。

在德国人占领青岛之前,这里不叫大窑沟。《青岛画报》有一篇题为《大窑沟与日本邮局》的文章,其中提到,早期大窑沟一带仅是一片寂静荒僻的海滩。海滩的东边是一条多年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大沟,沟的顶部是一个以孟姓为主,有百余户的村落孟家沟,村旁的这条大沟就叫孟家沟。1892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命移防胶州湾后,曾于大窑沟附近设有一处规模较小的兵营。

1898年,筑港工程开始兴建,孟家沟也在同期被填埋。1900年,经营建筑材料的德国捷成洋行在这里设窑,就地取土,烧制建筑所需砖瓦 。据记载,当时大窑沟一带的窑炉有几十座之多,包括胶州总督官署、总督府屠宰场等工程均使用过产自大窑沟的砖瓦 。大窑沟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当时流传开来的。

1906年10月,德国殖民当局以威胁市民健康的名义拆除了孟家沟村,并随之扩大了砖瓦窑的生产规模。1910年,大窑沟被重新规划为商业居住和港口贸易用地,砖瓦窑也开始陆续拆除,迁往孤山和沙岭庄一带。

1914年11月,日本攻占青岛,大量的日本侨民渡海而来。1916年初,日本当局下令,将大窑沟和小鲍岛两处的土地出售给本国侨民。随着邮政局、公立市场、取引所(就是证券物品交易所)等大型公共设施的陆续出现,以市场町三丁目(今市场三路)为中心的大窑沟逐步成为青岛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

上世纪30年代,任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梁实秋,闲暇时常随夫人程季淑到大窑沟的市场楼买菜。可能是梁实秋对青岛这个特色地名的来历不甚谙熟,认为这大窑沟可能与沧口路、李村路一带的窑子(就是妓院)有关。因此,在他写青岛的作品中,大窑沟就成了“大雅沟”。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