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7 08/01 07:57
· 来源 ·
城市信报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刘铨法当礼贤中学校长30年 参与设计栈桥回澜阁

设计建筑百处,当礼贤中学校长30年记住这个“牛人”,他叫刘铨法!

原标题:设计建筑百处,当礼贤中学校长30年记住这个“牛人”,他叫刘铨法!

说起刘铨法,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要说起栈桥回澜阁,那可是天下闻名。实际上,刘铨法正是回澜阁的设计者之一。除此之外,青岛万字会(今青岛市美术馆)、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大沽路21号)等优秀建筑的设计 ,也都出自他手。在青岛,他还率先将钢筋、水泥和沙子作为结合体用于万字会建筑中,开创了这一专利技术的先河,为国家和后代节省了大量木材,可谓功德无量!

刘铨法不光是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还是杰出的教育家,任礼贤中学(今青岛九中)校长30年,其创办的礼贤土木科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培养出一大批建筑方面的专家。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上世纪30年代青岛本土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教育家刘铨法。

当礼贤中学校长30年设土木工程科成理工大学前身

刘铨法(1889~1957),号衡三,生于文登宋村镇台上村。他自幼家境贫寒,通过给有钱人家的孩子做陪读,才读了几年私塾。在亲友的资助下,刘铨法于1904年考入礼贤中学,1914年又进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因是中德合办 ,也称德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 ,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说礼贤中学。礼贤中学,初名礼贤书院,是德国传教士理查德·威尔海姆(中文名卫礼贤)1900年在青岛创办的一所新式学堂,也是中国最早的学校之一。1914年8月,日德青岛之战爆发,德国战败后,学校由中国人接管,劳乃宣任校长。要知道,劳乃宣不仅是学者,还当过大清国的学部副大臣(教育部副部长)兼京师大学堂监督(北京大学校长),这样级别的中学校长在全国也是唯一的。劳乃宣病逝后,1923年,刘铨法接任校长一职。从当初的母校到如今的工作岗位,礼贤中学和刘铨法的一生紧密相连。直到1953年因病辞去校长职务,刘铨法当了30年的校长,对学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这更是此后贯穿刘铨法一生的事业。刘铨法1914年进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学习土木工程,战争爆发后,转入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继续学习,1921年拿到了上海同济医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毕业证。刘铨法拥有设计师事务所,并在青岛设计了百余处优秀建筑。因而,他十分重视土木工程学。他担任礼贤中学校长后,在青岛的很多德国人想让礼贤中学改成一个医药学的专科学校,刘铨法坚决反对,力排众议,坚持将礼贤中学做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学校直到青岛解放。这一决策的结果是,礼贤中学开设了土木科,成为青岛土木工程人才的摇篮。这里的土木工程科也是青岛理工大学的前身。

当校长不拿一分钱工资为躲日本人拉拢住进医院

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刘铨法担任礼贤中学校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这个校长,刘铨法一干就是30年,但没拿过一分钱工资。据刘铨法的孙子和孙女刘庆川、刘庆云回忆,礼贤中学为德国和瑞士民间慈善团体捐资,刘铨法担任校长后,要按中国人的规矩办学,学校行政由校长负责。为了不受外国人的约束,他主动提出不拿工资,生活费做社会兼职解决。因此,在担任校长职务后,他先后又在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即青岛市政府)下属港务局、公用局、工务局担任科长,并组建设计师事务所。

1942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英美两国在青岛开办的学校都被日本人收缴。因有瑞士人捐资,礼贤中学没有被收缴,得以继续保留。沦陷期间,礼贤中学闭门上课,不到伪教育局去登记,一时在岛上成为佳话。后来形势发展不能闭门上课时,也没接受敌伪教育局的经费津贴,而是由刘铨法向社会各界“化缘”,以维持办学。

据史料记载,当时日本人为表示“中日亲善”,组成了各中学校长赴日本友好参观团,并内定刘铨法为团长,他闻讯装病躲进了武定路华德医院,但没想到却被传染上了猩红热,大病一场,几乎丧命。但他却庆幸躲过了这场丧权辱国的“参观”。

1953年 ,刘铨法因病辞去礼贤中学校长职务。在他任职的30年间,礼贤中学在磨难中涅盘重生。

参与设计栈桥回澜阁成“青岛十景”之首

因为没有工资,刘铨法任礼贤中学校长时,生活比较拮据。1929年,刘铨法成立了设计师事务所,以自由职业的身份,独立承揽工程设计业务。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栈桥回澜阁。

栈桥,是青岛最早的码头,也是青岛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城市地标。栈桥回澜阁建于1933年,根据当时青岛市工务局《改筑前海栈桥并修理北段旧石桥》所记,“于堤上增筑八角洋灰亭,以备夏令纳凉之用,亭之周围为便利游人休息起见,添置铁架木椅廿把……”但是,关于回澜阁是谁设计的,相关资料并没有明确指出。在2009年出版的《今日平度》上,有一篇文章指出,刘铨法和孙旭春(即墨人,胶东著名工程师)都是参与栈桥回澜阁设计人员。

1930年,在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主张下,决定对已成为青岛著名景点的栈桥进行全面改造。从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岛投资25.8万元扩建栈桥,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身延长至440米。

而这次最重要的扩建内容就是在“个”字形防波堤内,新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为回澜阁。当时的回澜阁黄瓦朱壁、重檐,24根朱色廊柱,亭亭玉立,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游人登上层阁,欣赏大海之气势,看浪花飞溅,哗然有声,往返冲击,因而在当时评定“青岛十景”时,“飞阁回澜”列为十景之首。至此,栈桥才成为青岛第一景观。

设计青岛物证交易所外地设计师慕名来要图纸

刘铨法设计的建筑,除了注重外观美感、材料运用,还特别注意建筑所传递的象征意义,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就是其中一例。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设立了官办的取引所,1920年又强制成立了中日商人合资的青岛取引所株式会社,受官办取引所监督,作为经营业务组织,从事物产 、钱钞、证券交易,兼营仓储业务。日本人设置的取引所,实际上是其对华侵略的金融工具,垄断了物品证券交易。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青岛民族工商业者为维护商权,群起抵制日商的盘剥,在青岛总商会的领导下,不再到青岛取引所进行交易。在市政当局的支持下,由青岛总商会会长宋雨亭和广东商人黄汉樨 、陈朋初等21家工商业大户发起成立了“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

青岛物证交易所确定立项后,刘铨法主持了建筑设计。他取地势之利,合道路之规,让建筑呈放射状矩形,风格以奇特取胜。也许他就是想用建筑语言,证明给日本人看,中国人就是不一样。

关于这座建筑的设计,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青岛总商会投资建设物证交易所,设计图纸送青岛市工务局审查时,审查人员加大了基础、梁、柱的结构尺寸,使工程造价增加了四万多银元,宋雨亭找到了市长沈鸿烈,说工务局修改加大了预算投资,使商会负担不了。沈鸿烈向工务局追查,工务局表示只要设计师刘铨法肯书面保证工程安全,就发给施工执照,最后刘铨法签了具结书才得以按原设计施工。1935年11月,大沽路21号大楼竣工,青岛物证交易所正式迁入营业。后来,因使用效果很好,外地慕名前来索取图纸作参考的不少。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8月,青岛物证交易所停止营业,后被日本人开设的青岛取引所无理兼并。 主持设计青岛万字会是国内首个混凝土建筑

除了参与设计回澜阁、青岛物证交易所之外,刘铨法还主持了青岛万字会(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的设计。万字会旧址位于大学路7号(鱼山路37号),现为青岛市美术馆。2006年,万字会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30年代,青岛“火柴大王”丛良弼的工厂盈利颇丰,他承担起实业家的社会责任,与好友贺俊生、邹道臣共同筹办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以“救济灾患”。该建筑始建于1934年,1940年完工。建筑向南偏西,四周红墙环绕。三进院落,一进院为万字会办公楼,呈“回”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典型的罗马式建筑,也就是罗马厅。二进院建筑为整个院落的主体,由山门、南北两厢、大殿组成一组四合寺观形仿古建筑群,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三进院为一精巧的阿拉伯式建筑,为万字会藏经楼。

万字会旧址融合了罗马式建筑、中国传统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一个特例。设计者刘铨法根据万字会“五教合一”的宗旨,以三种建筑风格分别象征基督教,儒、道、佛教,伊斯兰教。可以说,刘铨法以诗人的想象,大胆创新,不拘条理,设计出了这个令人惊叹的作品。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老先生说,刘铨法平时不苟言笑,却是一位颇有创造性的建筑师。在万字会大殿设计中,他一改中国传统的木质斗拱的做法,创造性地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水泥制品,代替传统的木料制作,这在国内属首创,1934年因此项发明获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专利权。可见,中国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专利权属于刘铨法,也首先是使用在青岛。

民国时期,工程界有“南黄北梁,实干家是刘铨法”的说法。“黄”,即黄柏樵,是京沪甬航路局局长,在铁路管理方面颇有建树;“梁”,即梁思成,是著名的古建筑专家。而刘铨法在建筑业的成就,足以和他们相媲美。

一家四代毕业于礼贤中学儿子刘汉耀曾协助地下党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刘铨法,其一家四代人都是从礼贤中学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的。刘铨法之子刘汉耀,是1933年考入礼贤中学的。刘汉耀长子刘庆川是1955年考入青岛九中,并于1961年毕业,其女也是考入九中,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

特别是刘汉耀,不光在建筑方面卓有成就,更为青岛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原来,在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曾计划炸毁青岛自来水厂,给战后建设制造麻烦。时任青岛自来水厂厂长叫孙斌,地下党员组织的护厂队秘密与他接触,告诫不许协助国民党破坏水厂,否则严惩不贷。由于宣传到位,孙斌在青岛解放前三个月就去了台湾。

孙斌走后,地下党员李继佩利用关系做刘铨法的工作,把他的儿子刘汉耀从台湾叫回青岛。1949年3月,懂技术又有文化的刘汉耀,当上了自来水厂厂长。地下党组织得知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运进一批炸药,准备破坏水电工业设备,听说已做过爆破试验。地下党组织赶紧通知刘汉耀,让他出面阻止。刘汉耀找到时任市府秘书长的孙丙然说,如果破坏了水源地,不仅机关企业、市民断了水,码头船舶也都会停水,连军舰包括美军军舰也无水可供。孙丙然听后,立即打电话告诉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兼青岛警备区司令刘安祺。刘安祺当即表示,必须保证舰船供水,并下令禁止炸水厂。

解放后,刘汉耀成为青岛第一任自来水厂厂长。1957年 ,刘汉耀还兼任过月子口水库(今崂山水库)建设的总工程师,在他组织领导下,使河面打桩截水建混凝土防渗墙的世界先进施工技术在国内首次试验成功,为此后北京密云水库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1959年,他又主持设计了青岛人民会堂。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