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洗衣业试水O2O上门服务 传统企业家涉足网络营销

2014-11-24 14:34:31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亚麦

“60后”的张荣耀在北京经营传统洗衣行业多年,在取得成功后却毅然放弃了传统的荣昌品牌连锁经营模式,创立O2O上门洗衣服务平台“e袋洗”,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张荣耀也一举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界的焦点人物。张荣耀1990年创立荣昌洗衣,2000年起与新浪合作开启了“网上洗衣”先河,去年年底,又推出了“e袋洗”O2O平台,在北京日洗衣量达2万件/天。不满足于在传统领域取得的成功,积极求变,张荣耀被比喻为 “跳出温水的青蛙”。

传统企业家涉足互联网有两大优势

“e袋洗”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张荣耀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发展大势,并找准了互联网与传统洗衣业的契合点。实际上许多传统企业家也和张荣耀一样,看到了在移动互联网冲击下,传统产业变局的必然性,并迅速做出应对:主打家电的海尔集团在张瑞敏的带领下发起了以“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为宗旨的“创客”战略;西装生产商红领集团也开始依据互联网思维,通过“个性化、全定制”对传统产业链重新布局,董事长张代理明确提出,红领要成功转型,互联网的力量必不可少。

值得深思的是,张荣耀、张瑞敏等传统企业家都从未涉足互联网行业,他们的成功源自在传统领域的打拼,缘何在带领企业走向互联网转型时能如此从容?这些传统企业家身上所共同拥有的“鹰眼”特质或许是根本原因。最近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世界五百强最需要的13种人才》的文章,其中一种人才便是“有一双鹰眼”。在这里,鹰眼的含义是指企业家有俯瞰全局的眼光,能通过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经过在商海的多年浸淫,这些传统企业家们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收获到足够的管理经验,也练出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年轻的创业者们或许对互联网领域更加熟悉,但在视野的宽度上往往难及老创业者们,因此,在做决策时,这些传统的企业家会依靠“鹰眼”,对大格局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除了“鹰眼”特质,这些老企业家们在互联网领域“开疆拓土”也有很好的“硬件”基础。现在人们动辄提到互联网思维、O2O等,年轻人在创业实践时往往会更看重互联网线上产品的创新程度、用户体验等,而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以及完善的线下产业布局,这些线上产品往往会成为空中楼阁。而对张荣耀这样的传统洗衣连锁店老板来说,创业初始资金不是难题,线下的几十上百家店面也能保证给客户良好的线下体验。O2O模式尽管看上去很美,但即使在线上有再多的奇思异想,终究要落实到线下的产品和服务,互联网创业没有“家底”是不行的。

“鹰眼”特质,外加殷实的“家底”,传统企业家们坐拥的这两大优势恰恰是大多数年轻创业者所没有的,他们能继续“玩转”互联网也就不足为奇了。

创业之路,就是不断进行自我否定

一提起放弃二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一个消极的失败者形象。然而,在张荣耀看来,自己的成功秘诀恰恰就在于自己善于放弃:因为渴望财富,他辞去了体制内的教师工作;与新浪合作效果一般,他放弃了继续在传统PC端布局的战略;移动互联网大势所趋,他放弃了经营多年的荣昌品牌连锁经营模式……和失败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每一次放弃都是深思熟虑,并考虑好下一步如何去走。

古语有云:不破不立。经商之道,其实就在取舍之间。对这些传统企业家们来说,在面临困境时,选择放弃比继续坚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因为对成功者来说,没有比自我否定更困难的事了。1985年,海尔还是一个小工厂,张瑞敏在得知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之后,召开了一个全体员工现场会,把76台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在当年,家电制造业正值转型期,正是这种自我否定精神,唤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让海尔真正走上国际化道路。

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创始人严介曾这样说:“要善败,在自我否定中完成自我超越,没有永久的成功,惟有永久的失败。”比尔盖茨曾不断告诫员工: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创业者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放下自尊和架子,专注于如何自我超越,以取得更大成就。实际上,张瑞敏、张荣耀完全可以继续固守自己传统经营的家电制造业和家政服务业,就像在温水里的青蛙,无视危机感,毕竟他们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们选择转型,拥抱互联网,其实是自我超越的创业者情怀起了关键作用。真正的创业情怀,绝不是单纯吹嘘标榜自己的产品有多优秀,而是时刻审视着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隐患,把主要精力放在改进自我而非吹擂自我上。

与其企盼温室,不如直面逆风

前几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云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业心得:“创业,永远不要等待别人的支持。”纵观成功的老创业者们,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白手起家。一穷二白抱着“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心态开始创业,成功之后也就自然不会因担忧 “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太过畏惧,自然就更愿意主动求变,大胆放手一搏。

当然,也有人认为,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业黄金期相比,现在要创业成功难度确实大得多,老创业者们主要是“沾了时代的光”。有形形色色的社会学理论佐证这一观点:从阶级固化论、社会资本论再到鼓吹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论……看上去有理有据,但抛开社会环境因素,创业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件难事。

现在,创业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但创业失败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了,究其根源,不难发现,大部分创业者是因为没有找准定位,走错了方向;但也有小部分创业者败在了精神层面上。精神层面上的失败,往往就体现在了对“温室”的过度渴望。现在,国家为创业者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许多人趋之若鹜,得不到政策支持就怨声载道,甚至自暴自弃。在《马云创业真经》一书中,马云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心得:创业者不要过分依赖政府和银行,阿里巴巴至今未拿过银行和政府一分钱,我当初一家家(银行)敲门,一家家被拒绝。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2011年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也表示:“以一种创业者的心态、一种激情来度过,这比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更大变化更为来的现实一些。”

成功者们提到的创业激情,其实就是越挫越勇、独立创业的企业家精神。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永远不会站在原地守株待兔,企盼温室,他们往往会主动寻找逆风,因为逆风时反而更容易起飞。创业的经历也并非“唯结果论”,比财富更重要的往往是塑造自己积极向上的人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