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姜兆宁打造Yeelight智能灯 点亮小米创双赢

2014-12-08 11:13:19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朱君青
责任编辑:苏青

 \

12月1日,如果姜兆宁有闲情,他桌上的台灯八成闪亮着令人心潮澎湃的红色。

对大多数人来讲,那天只是2014年最后一个月份翻开的新章。唏嘘之余,或许一部分“小米粉”会提及一篇微博。小米在官微中为新品揭开面纱:Yeelight智能灯泡点亮公测开启!

这款小米造势已久并寄予厚望的神物,被其官微介绍为:“能变1600万种颜色的好玩灯泡,小米路由器专属配件,支持远程操控,起床看书看电影等丰富灯光情景,点亮你的生活!”姜兆宁值得为它澎湃,他正是Yeelight智能灯泡生产者——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EO,而这个故事讲述的,不是企业家的励志史,更像是用idea“点亮”小米的年轻人探险故事。

点亮“灯泡”

“产品概念是最不需要唬人的,它需要找到简单、适合的表达方式,实用才是好的。”“Yeelight智能灯泡”非常炫。白天,它能模拟太阳升起,用光线变化来做闹钟;夜晚,它可以设定日程,让光线变暗慢慢入睡。可以随心调成任何一种颜色,手机色谱盘上一点,灯光就同步设成相同颜色。这种对于传统照明的颠覆,单刀直入,高调又华丽。

姜兆宁和亿联客则全然不同。亿联客藏在青岛国际创新园的一层,没有前台。再描述具体一些,只有30名员工,面孔年轻,甚至没有办公隔板,看不出部门划分,大家围坐一团。全名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倒是颇显创始人喜好:一是“亿联客”所透露出的自由归属感;另一点是后缀“信息技术”的严肃自我定位。

见到姜兆宁,两点全中。他年轻,有点不苟言笑,周身“技术宅”特有的气场。创业前的姜兆宁在海信负责机顶盒嵌入式系统开发,另一位合伙人刘达平是阿尔卡特朗讯的工程师。“大企业发展空间有限,我们商量了一下,就辞职创业了。”姜兆宁回忆。

这种创业是看似随性的。两个“懂技术的”自由后,选择了当时最热门的概念——物联网。2010年创业之初的亿联客,与现在的智能照明隔了十万八千里。它曾任性地定位为“传感器开放平台”,姜兆宁解释,是为制造业数据传回、控制、服务等,提供互联网数据服务的开放式平台。

非常抽象,旁观者容易听出问题。被问到为什么转向智能灯泡领域,姜兆宁的回答说出了不少技术创业者的心酸,前瞻、时尚、有趣……唯独不赚钱。表述的文艺一些:此时的亿联客充斥着idea的电流,无奈创意与概念,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直到它点亮了灯泡。2012年9月开始,姜兆宁把精力转到智能家居硬件和App开发上,考虑低投入与高需求量,选择用灯泡和插座来表达。当时,大多智能家居企业研发设计停留在亮暗度和开关管理。亿联客则加入传感器功能,把编程集中到手机App中。

姜兆宁在办公桌前打开手机,App呈现出一个圆形色谱光盘。他手一点,桌上的台灯变成了红色。他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操作展示自己的创业和自己的产品。

最大的颠覆来自简单。他讨厌拿概念唬人。姜兆宁说,Yeelight的自信在于,无论用户购买了几盏Yeelight智能灯泡,都会在通电瞬间,自动完成网络组织显示在用户的手机上。需要用户操心的只有两步:将Yeelight智能灯泡插入灯座,然后下载YeelightAPP。没有隐藏的附加“学习”,这才让Yeelight智能灯泡顺利照进了现实。

资本“接力”

“硅谷风投、点名众筹,小米注资都经历了,亿联客依旧需要钱,企业对资本没有充裕感。”

采访姜兆宁之前,曾有同行好心提醒。言下之意亿联客太小,企业发展空间与模式尚待时间验证。小却精彩,创业4年,硅谷风投、点名众筹、小米注资……亿联客“花边话题”不少,资本女神似乎特别钟情这家小企业。

盘点一下资本接力的时间表:2012年9月,亿联客确定产品;2012年11月,《创业家》黑马大赛脱颖而出;2012年12月,参加硬件孵化器HAXLR8R第二期评选,引进美国“百万级”资本支持;2013年4月,在“点名时间”上众筹智能情景灯,获得了“该众筹历史上融资最多”的十几万众筹资金。

成长速度与融资资本的XY坐标轴,标定了亿联客的两个维度:一是资本流向证明企业成长迅速;二是成长速度引发对资本的旺盛渴求。让人不由追问,市场反馈是怎样一番情景?

用“墙内开花墙外香”概括非常合适。谈及市场,姜兆宁相当低调。他说,我们一直比较受国际市场喜欢。一个事实很惊人:即使当下,在亿联客市场份额中,国外市场依旧占据绝对主导,国内市场只做电商渠道。

如果是家电行内人,如果高手到“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对Yeelight智能灯泡的判断,会放在家居未来趋势的“基础构架”上。2012年以来,智能化成为已定潮流趋势,海尔、海信、西门子、松下……无论国内或是国外,家电巨头们争先恐后将“智能化”作为设计重点,至少也是宣传噱头。

云里雾里的“智能化”如何破题?照明是最基本的。姜兆宁解释:以前智能照明是依靠“布线”控制,把控制器集中在墙上控制面板中。一般国产成本要在4~5万元,海外多的几十万元,价格偏高直接影响现实普及,很多就停留在“玩概念”上。

亿联客颠覆“打法”,以移动端为核心,把所有的编程设置都集中到手机App中,所有的终端产品藉此相连,编制成一个“隐身的智控中心”。这样,规模和成本变身“轻量级”,几千元就能实现,一下子从云端接上了地气。“现在在20多个国家拥有代理商,产品销售量为每月5000只左右。”姜兆宁透露,目前,亿联客生产布局基本完成,深圳制造业基地生产模具,电路板来自浙江。这让亿联客拥有与传统TMT创新不同的成本优势。他预测明年会是企业量级爆发的转折年,放下豪言:“2015年,亿联客的销售额将超过1个亿。”

小米光环与Yeelight

“小米提供的不仅是资金、品牌和供应链,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生态圈。但Yeelight始终是要做自己的。”

从2014年500万销售额,到2015年的1个亿,亿联客敢做梦,背后推动力绝对是小米。“前小米时代”的亿联客,在实体领域默默无闻,但是电商领域排行居首的智能照明产品商。藉此雀屏中选。小米神话牵手亿联客。2014年1月,亿联客完成A轮融资,小米成为主要战略投资人。业内大佬以“千万级”资本,拥抱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青岛创业期公司。

较真的姜兆宁坚持认为“气味相投”是关键。他说:“亿联客是专一的技术公司,小米也是技术出身,一拍即合。小米提供的不仅是资金,是品牌影响力和供应链,更重要的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

背靠大树好乘凉。牵手小米给亿联客带来了太多的机遇。小米提供了完整的销售渠道,为Yeelight智能灯泡摇旗呐喊,这对亿联客的发展是决定性的。姜兆宁有自己的盘算:销售绝对不是强项,恰好可以利用小米庞大完整的销售渠道。而且,小米品牌的影响力,也会让用户更快地记住Yeelight。

小米官微发布Yeelight智能灯泡只是开端。姜兆宁透露,下一步还将发布,小米联手亿联客合作开发的“小米品牌”的智能灯泡。这对于亿联客而言,意味着庞大的产品采购量,也构成了2015年亿联客“销售体量破亿”的关键。

隐形福利更甚,亿联客在同行供应商中的地位天翻地覆。“以前亿联客的规模是不被接待的。现在日本东芝等知名工程师进场设计,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姜兆宁讪笑,现在的亿联客,享受的是与小米相同的服务待遇,相同的议价能力,相同的采购成本。问及核心,他非常谨慎,用了“组件成本显著下降”来表述成本的改变。

对小米“光环效应”亿联客认识得辩证。姜兆宁的规划可以看出谨慎。他说,下一步将更好地融入小米的生态圈,与圈内的企业合作、碰撞,共同开发新的智能产品。此外,还考虑与苏宁实体店合作,多渠道为亿联客开拓布局。

其中透露出的发展思路是独立的,“小米带来了产品采购、销售渠道、供应链和市场资源等等。我们共同开发、一起定义非常愉快。但亿联客始终是独立品牌,希望看到的是在小米的生态链下亿联客汲取营养加速成长,最终立起自己的一片天空。”“点亮”小米,对于亿联客而言,或许仅仅是个开端。

本报记者 朱君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