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蓝莓生物科技上市打通产业链 科技资金领衔

2014-12-08 10:40:43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朱君青
责任编辑:苏青

联想“猕猴桃”、京东“来龙有机大米”、网易“养猪”……在这个时代做农业是要有底气的。近年来蓝莓是一个风暴口,5年内规模扩大近10倍,价格从奢侈品跌下神坛。2014年“冰点价”伴随争议声同步出现,“被烂在地里”的产业,如何重整旧山河?

青岛企业发出了一种声音。近日,青岛蓝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鸣锣上市,成为在青岛蓝海股权交易市场四板上市的10家农企之一。蓝莓生产企业挂牌融资,打通蓝莓产业链。这释放了一个信号:现代农业不是简单的“看天吃饭”,也需要颠一颠资本的分量。蓝莓产业整合,时间开始。

避重就轻蓝莓要深加工

深秋入冬的蓝莓园,叶还没落,一片红叶漫漫。一改7月采摘季的热闹,生机勃勃。张春来告诉记者,最初在崂山种蓝莓的时候,青岛不少人还叫不出这小小紫果的名字。

2006年,他看好了海外市场广阔的蓝莓业。一番调查论证后,2007年,崂山上崛起了500亩“崂山蓝莓生态园”,首度将“蓝莓”直观引入青岛。彼时蓝莓身价不菲,采摘园概念也有吸引力,继崂山茶和崂山大樱桃后,“新贵”崂山蓝莓让不少人趋之若鹜。每年5月樱桃节、7月蓝莓采摘节,好不热闹。

价格高受欢迎,蓝莓崛起是短时间的事儿。不单青岛国内皆如此,环渤海、环黄海和长白山,中国三大蓝莓基地迅速划定。据联合国粮农统计,中国蓝莓产量从2008年的1847.19万吨,到2012年已增至8734.22万吨,明眼人都担心蓝莓界转向是早晚的事。

身在其中的青岛蓝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感受要更早。2011年,1万多棵蓝莓树进入盛果期,年产量达50000公斤以上,每年可供5万人采摘。采摘节过后,剩余的蓝莓怎么办?张春来介绍,处于这种考虑,蓝莓科技涉足加工领域,开启了蓝莓的全品类化生产。目前,“蓝莓之约”拥有8系列30多款蓝莓系列产品,成为国内蓝莓行业中产品系列最全的企业之一。

在蓝莓科技的产品展厅,记者看到了各式包装的果干果粉、速冻蓝莓、蓝莓礼盒、蓝莓酒,以及树苗改良剂等。然而这依旧不够,佳沃等集蓝莓种植、培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规模企业接踵出现,只有高立足科技含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加工门槛”,找到一席之地。

2013年以来,随着参与种植蓝莓的产地扩展,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张春来透露,虽然公司产量增加,但价格波动较大,于是企业的发展重点,正式转向花青素的提取研发。蓝莓科技与科研院所合作“深挖”蓝莓,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和吉林农业大学牵手,专攻科技深加工。

截至目前,蓝莓生物拥有高纯度蓝莓花青素的提取、蓝莓花青素与海洋生物胶原蛋白螯合,以及蓝莓种植专用土壤改良三项专利。其中,以25%以上含量的蓝莓花青素为原料的蓝莓花青素胶囊,成为中国首款蓝莓花青素软胶囊产品。“企业定位是现代农业与高科技交融的新型企业,这是它命名为蓝莓科技的由来。”在张春来对企业的规划中,蓝莓不仅是农产品,更是保健品、药品,是高科技发散的一个原点,是一条产品丰富而庞大的产业链。

闭合产业链上市辟新局

打通整条产业链,是蓝莓产业解套的必然。链状生存本是大多行业的归属,不过蓝莓产业当下已“成熟”到亟待破局的转捩点,再不做点什么就要“烂了”。

蓝莓科技面对压力,优势在于时间。它是国内蓝莓行业中最早从事全产业链运营企业之一,企业眼前面对的是产业链闭合而非新建。而张春来也担忧,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他担心如果不尽早实现蓝莓规模化和产业化,在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建设上,用他的话说,大有可能“起大早赶晚集”。

这正中此次挂牌上市的兴奋点。近年来青岛农业项目不多,且多带有观光特性,有种小打小闹的“玩票”味道。2014年“四版”新融资渠道打通,这家企业上市后所公开呈现的,农业企业融资后如何构建产业链来开辟生存新局,引人关注。

资本首先意味着新的生产投入。对蓝莓科技而言,这将成为产业链上“科技”环节的关键推动力。张春来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蓝莓花青素生产的产品大多用于出口,而蓝莓科技掌握的50%含量的蓝莓花青素提取技术在国内尚属独家。之前,受困于场地和设备,只能采用委托加工的方式。上市之后企业规划,筹建“蓝莓花青素与海洋生物提取物有机应用实验室”,同步融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这将成为蓝莓深加工的关键,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和机遇。

而在“现代农业”的环节,资本注入则意味着深化“细节”。经过6年栽培维护,生态园的蓝莓树目前都进入盛果期。张春来规划利用预留的10~20亩土地,建设集餐饮、住宿、旅游观光、四季采摘、养生保健、休闲会所等蓝莓养生会所。

观光旅游之外,2015年,蓝莓科技还打算在产品领域主推限量1万瓶的橡木窖藏、干型“崂山蓝莓酒”。张春来透露,高端“崂山蓝莓酒”全部采用崂山上种植的蓝莓,也考虑推出中端产品,届时将整合采购青岛地区的蓝莓,进行深加工。“在蓝莓行业里,最初端我们能够育苗,能提供蓝莓种植专用土壤改良剂助长;中端,能够对蓝莓进行初加工,提供蓝莓果品和蓝莓酒;最后,还能够通过科技深加工,提纯蓝莓花青素。”张春来称,蓝莓科技就是要将蓝莓“榨得一滴不剩”,这样完整与流畅的产业链,才能让“蓝莓之约”成为闪耀吸引力的发展约定。

本报记者 朱君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