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优质的?才是真正高境界、高品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也许十分简单,但是通往教育目标的路途却并不唯一甚至不那么明确。青岛桦川路小学校长金延清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当培养心性和谐的人。”这也是她一直以来所倡导的“适性教育”。
教育不容从头来过要经得起考验
“教育不容从头来过,要经得起考验。”有着二十多年教育经验的金延清,深知教育的责任之大,她集多年研究所得形成独具特色的“适性教育”,并以之为蓝图,勾勒出学生发展的美好愿景。
“理想的教育应当培养心性和谐的人。教育不仅要教人学会生存,更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养料,使他们在求真的同时,变得更美更善,这也应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金延清在适性教育中提出的“心性”,“涵盖了‘智性’、‘德性’、‘诗性’三个方面。所谓‘智性’是指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接受客观世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具备创造创新意识。德性是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与善恶,具备正确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观,形成稳固持久的行为表现。诗性则追求对学生表现力以及创意的引领与提升,使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感受力。”
因此,金延清并不想培养只会读书的“书呆子”,“除了语数英,声乐课、水墨课、新闻视角、篮球、网球、高尔夫等20多门小专业课同样是学校课程发展的重点。”金校长介绍说。其中“墨·缤纷”特色水墨课被评为区优秀学校课程。
一种教育理念是否有价值、是否经得住考验,学生的发展才是最好的评价标准。采访中,楼上传来阵阵音乐声,二胡班的学生们正在认真练习中;身边偶尔经过的小男孩,立正站定敬礼问“老师好”;金延清以前任职的学校里,每逢有来访活动,担任学校文化讲解并引领参观的居然是学校的小学生们,而金校长戏言“自己只是烘托的绿叶与发言的补充者”……
完善学生心性培养未来幸福公民
“今天,你有没有感到幸福?你有没有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本学期开学典礼上,金延清向学生抛出了这样的话题,她希望学生们能够明白“幸福不是别人给予的,而要自己慢慢感受。”金延清将“完善学生心性,培养未来幸福公民”作为适性教育的目标。
在学校的课程表中,我们看到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它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心苑”。“其实这是一门心理健康课。如果我们直接称之为心理课,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一些心理暗示,我们将之命名为‘心苑’。每个级部都会不同程度的开设这门课,而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开设的课时则会多一些。”在教师的选择上,金延清着实费了一些功夫,“我们专门邀请了专业老师,老师既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又有着从教的经历。”课堂上没有古板的讲课,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的游戏与互动,同学之间相处的小摩擦、新环境的适应甚至青春期的晦涩话题,都可以在“心苑”得到完美解决。
“桦”即白桦,代表坚韧、挺拔、阳光,这是男孩子应当具备的个性;“川”即山川,性情柔如水,然当刚则刚,这是女孩子应当具备的品德。这是金延清对于校名的全新解读,“在这里,我们不是在流水线上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而是创造美好社会的又一个优秀分子——一个心性和谐的生命。”
记者 耿方辉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