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月27日讯 交通肇事逃逸,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近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近距离接触交警事故追逃部门,为您揭秘警方的追逃手段。据悉,市公安交警部门不断摸索有效侦缉方法,提升追逃队伍专业化水平,2014年成功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05起。
天眼绘出逃逸路线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市交警事故追逃部门是如何追踪破案的呢?
据市交警支队分管侦逃工作的李新钢副处长介绍,事故追逃主要靠分布在各个路口、主次干道的视频监控锁定肇事车辆,通过正向与反向追踪,同时与刑警等多警种协作最终找到肇事者。
“我们没有什么高科技设备,这双腿就是我们调查的最大设备。”李处长笑着说,“只有靠走访调查,一家家询问、一个个监控查看录像才能找到肇事车。”
市南交警大队事故科副科长芦杰拿2012年的中山路车祸案举例,事故发生在晚上8点左右,造成一人不治身亡。肇事者驾车逃跑,再加上晚上视线不清晰,肇事车没有牌照,而且车型也不确定。
为尽快找到肇事车辆,办案民警兵分两路,一路携带着从现场提取的肇事车辆的角灯碎片,到4S店、汽修厂等找专家进行鉴定。另一路则以中山路与曲阜路路口为中心,调取大量视频监控资料,安排民警对调取的视频资料进行分析、排查,寻找肇事车辆的踪迹。经过鉴定后,警方最终确定肇事车辆是一辆年代较久的黑色桑塔纳2000轿车 。
同时,办案民警经过上千小时视频资料的排查分析,重新描绘出了肇事车辆的行驶轨迹。据芦杰介绍,通过各个点的监控数据显示,肇事的无牌桑塔纳2000轿车 ,在中山路与曲阜路路口撞伤行人后,沿中山路、湖北路、泰安路、天津路、山西路穿过桥洞后,沿冠县路、新疆路、普集路逃入港口码头内消失。
万张照片锁定肇事车
除了视频监控以外,有时候卡口设备拍摄的照片也能为寻找肇事车辆提供线索。
“以中山路车祸为例,肇事车辆逃入港口码头内消失。由于码头监控布置原因,没有找到该车最终去向。再加上无法确定车牌,也就无法确定哪辆车 。”芦杰说。
侦破工作似乎陷入了困局。办案民警又调取了港口码头多处卡口设备照片带回审查,“拷贝了一个月期限,大约一万多张照片”。按照时间顺序,办案民警由后往前一张张翻看进出车辆照片,大约1个小时后,肇事车辆进入了警方视线。
然而在接下来的照片中,肇事车辆却消失了。幸运的是,在首张卡口照片中,警方确定了肇事车辆关键标识。“六个人彻夜不休,一人一台电脑盯着看,用了七八个小时,一直到凌晨2点,最终发现了悬挂号牌的肇事车辆。”芦杰回忆说。
来自交警部门的另一则事故案例则显示,2014年12月19日,在环湾路往青岛方向瑞昌路桥下附近 ,一中年男子被撞身亡。接警后,办案民警一方面调取现场路段和嫌疑车辆所有可经路段视频监控,一方面对现场遗留的细小碎片进行比对。经过一夜筛选,警方确定肇事车辆为“奇瑞”Q3型轿车 。案发第二日,办案民警结合路过现场大客车行车记录仪拍摄视频和数万张案发前卡口照片筛选出嫌疑车辆,经过19个小时奋战,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
无牌肇事车怎么查
既然利用视频监控寻找肇事车辆,在没有车牌的情况下,警方又是如何确定肇事车辆呢?
面对记者的疑问,芦杰解释,没有车牌的话,主要是靠明显特征来确定车辆行驶路线。
这种手段与车牌精确锁定车辆相比,则更耗费时间精力。以中山路车祸为例,视频中肇事车辆前保险杠是灰色,并非原厂黑色,似乎是刚刚新换上、还未喷漆的新保险杠。办案民警本想以此为突破点,但查询后发现,全市共有此类车型10多万辆,根本无法从中排查到肇事车辆。
芦杰坦承,借用车身标识很容易发生同一车型“躺枪”事件。“中山路车祸中,在经过某个路段时,同一时间内就有一辆与肇事车车型相同、颜色相同的车经过,最初我们怀疑是这辆车。面对警方调查,该车车主坚决不承认发生事故。”芦杰说。此外,办案民警在该车上也没有发现碰撞痕迹。
办案民警重新翻出监控视频,拿着放大镜反复仔细观看,终于在肇事车辆车身上确定了一道隐蔽的红杠,就是这个标识最终证实了前述被调查车主的清白。
“有的肇事者以为事发后,改变车身颜色更换车身零件就可以躲避警方追查。这种想法非常错误。”芦杰表示,“不管如何更改,肇事车辆都会留下痕迹,一方面是修理厂、4S店会有维修记录,另一方面是你永远不知道警方会选择什么标识作为参考。”
法律账
肇事逃逸将负全责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值不值?根据交警介绍,从法律上算,交通事故逃逸者对交通事故负全责,情节严重还将受到交通肇事罪的追究。
对于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的处罚,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同时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界定交通肇事逃逸呢?根据交警介绍,在实践中,发生交通事故后只要行为人逃离了事故现场,一般认定为肇事逃逸。一旦逃逸,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责。
经济账
保险公司不予赔付
从经济上算账,肇事逃逸经济损失将更大。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的发生给受害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责任人首先要承担赔偿受害人损失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根据过错大小可以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机动车一般有第三者责任保险,发生交通事故后,在赔付问题上,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不足部分由有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支付。
但交警提醒,如果是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要承担全部责任,而且保险公司也是拒赔相关商业保险的。同时,肇事逃逸绝对得不偿失,因为逃逸会延误最佳抢救时间,比如本来一周能医好伤的,因为延误可能需要几周才能痊愈,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等赔偿可能成倍增加,而要是因逃逸延误抢救导致伤者死亡,赔得就更多。另外,司机因逃逸获刑,自身也将损失不小。
青岛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固定视频监控设备的普遍使用,加上社会进步带来的如行车记录仪等移动录像设备的普遍使用,广大群众对肇事逃逸的痛恨,逃逸者要想真正实现逃避法律制裁的可能性近乎为零,所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该积极主动按程序处理。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琦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