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4月29日讯 为统筹推进全市教育重点工作,加强区市间教育交流借鉴,整体提升全市教育工作水平,从2015年起,青岛市教育局建立了全市教育现场观摩会制度,每月在一个区市举行现场观摩会。继3月份市南区现场会之后,市北区的教育现场观摩会于4月29日召开,这次现场观摩会的主题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扩大教育优质资源”,主要目的是了解新市北区成立以来,通过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缩小区域教育校际差距的有效路径,推进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进程。
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市教育局高校工委副书记李岷,市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波,市教育局机关部分处室负责人,各区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分管局长、教育科科长等60余人出席会议。
活动分为现场观摩和座谈交流两个阶段。上午,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了青岛海逸学校、青岛启元学校、保利百合幼儿园和青岛博文小学。这4所学校(园)均为近三年来市北区新建校(园),在集团化办学办园、联盟式发展或九年一贯制办学等模式的带动下,快速复制优质教育资源,成功实现了高起点办学。在下午的座谈交流中,参会人员观看了市北区教育综合改革专题片,听取了市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柴清林关于《推进市北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情况介绍,展示了新市北区成立以来教育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新区成立以来,面对摊子大、学校多、就学压力大、新校建设和老校改造任务繁重、校际差距大等诸多困难,市北区通过体制创新、模式创新、培养创新和政策创新“四个创新”,既整体推进,也重点突破,市北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教育的“管办评”分离,全面厘清并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为综合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推进办学模式创新,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采取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等多种模式,实现新校的高起点发展,促成弱校的华丽转身。同时,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按照学片成立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的8个教育联盟,破解管理难题,推进均衡发展。三是注重师资培养创新,高水平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教师刚性交流机制,建立分岗位、分层次、分学科的教师发展体系,师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四是推进教育政策创新,在全市率先实施教师公用经费制度,逐年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部分费用减免,教育惠民的质量不断优化。
信报全媒体记者 于晓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