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认为肥胖流行主要是因为摄入热量过多和运动过少。《饮食神话:有关吃喝的真实科学》一书的作者、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遗传学专家蒂姆·斯佩克特教授认为,当前肥胖流行归咎于肠道菌群失衡,问题的根源可能是高度工业化饮食方式。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我们肠道内细菌的多样性正在减少。
瘦子比胖子肠道微生物要更丰富。斯佩克特教授发现肠内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和多样性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微生物对于我们的消化过程必不可少。”他说到,“而且它们也控制着吸收的热量,提供至关重要的酶和维生素,还可以保持我们免疫系统的健康。”与肥胖相关的细菌的确有毒,而且可以传染。这些有毒微生物可以在肠道内迅速生长,同时抑制其它微生物,使肠道菌群缺乏多样性。”斯佩克特教授说,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摄取大致相同数量的脂肪、糖、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有些人体重增加,而有些人不增加。
吃10天垃圾食品肠道菌群减少三分之一。为测试现代垃圾食品对肠道细菌的影响,斯佩克特招募22岁的儿子汤姆做小白鼠,十天全以麦当劳为食,每天的食物仅限于麦乐鸡、巨无霸、汉堡,还有就是冰淇淋和普通可乐。到第6天汤姆感到臃肿和迟钝,第8天餐后他开始流汗。实验结束时他体重增加了4磅,而实验第3天,他肠道内40%的细胞已死亡。汤姆说:“在我开始按父亲的要求每天吃快餐之前,我的肠道内大约有3500个菌种,以厚壁菌为主。吃快餐以后,我迅速失去1300个菌种,我的肠道以拟杆菌为主。”
而肠道菌多样性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易患乳腺癌,2、对抗癌症,3、防肝硬化,4、影响心情好坏,5、指挥大脑。
有研究表明,要想促进健康肠道菌群的健康,要这样做才行。多运动,多吃大蒜、咖啡、韭葱、芹菜,少吃人工甜味剂、抗生素。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