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隔4000公里共上一课

2015-05-24 08:14:15
作者:魏海洋 郝园园
责任编辑:每皮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23日上午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宣读贺信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分别在大会上致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开幕式。省委书记姜异康、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省委常委、秘书长雷建国,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等出席有关活动。

习近平在贺信中向出席会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各国教育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大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

习近平表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习近平强调,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刘延东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她倡议要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本次大会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来自90多个国家的代表,包括50多名部长级官员、信息技术行业领导者、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的高级代表、研究人员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途径,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推动实施2015年新的世界教育发展议程。

2020年,学校宽带全覆盖

全国学生已实现“一人一号”,1.77亿学生信息入库

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做了主旨发言。“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走向。”袁贵仁说,身处信息时代,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

利于破解教育不均衡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袁贵仁说,中国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万所、在校学生2.6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6.5% ,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的教育差距问题。

“对中国而言,发展教育信息化,既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最佳结合点和着力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袁贵仁说。

人人可享优质教育资源

袁贵仁说,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科学有序发展,2012年,中国发布了第一份国家级教育信息化规划,明确到2020年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

此外,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设计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据介绍,目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宽带卫星传输网两大教育信息主干网络已经实现全国覆盖。

千万名教师全员培训

在谈到教育管理信息化时,袁贵仁说,中国基本建成国家级数据中心,实现全国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全国中小学1.77亿学生信息入库。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也是重点之一。袁贵仁说,为此,教育部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帮助教师提高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的能力。2017年底前,将完成1000余万名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

他说,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目前,教育部正在筹备“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以“互联网+”和创新创业两大引擎,推动教育体系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文化重构。

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坚持先试先行,激发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创造性。袁贵仁说,中国各地各校差异显著,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发展教育信息化。同时,他也谈到,要以信息技术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观点使用信息技术学生要避免分心

23日,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举行的各个高端论坛上,教育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代表们围绕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发展展开了讨论和发言。

●英特尔副总RupalShah Hollenbeck女士:教育的转型就是改变过去的单向灌输,鼓励学生更有能力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依赖于更加开放的技术平台。

●惠普全球副总、中国云总经理 Wing KinCheung:全社会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现场和非现场的学习来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伟东集团董事长王端瑞:应以政府主导、市场手段调整的方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让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有机会参与进来,通过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的方式避免重复投资。而企业则应根据政府规划提供高端技术和系统服务,提供让老师减负、学生喜欢的应用系统。

●挪威教育部政府秘书Bjorn Haugstad:不能过多强调技术本身,而忽略过程和内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要避免分心,要让学生用批判的思维看待内容和信息。

●韩国教育部副部长Chae Chun Gin:我们国家的网络学习和数字课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网络学习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用来缩小不同区域之间差距,降低私人教育价格。此外,我们的教育体系包含互联网、电视频道等多元化的渠道,如果学生请假,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进行补课。现在我们有134个数字课本项目,推行纸质课本和数字课本通行。

●英国开放大学教授PeterTwining:要建立评估和问责制度,让开发出的信息化系统更适应需求。此外,校园的教育资源要对外开放。同时,还要研究老师能发挥什么作用,来让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探访

孩子学习表现,手机上实时监督

5月23日,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育信息化企业齐聚,高科技教育信息化设备和理念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来自南京的上市企业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互联网+”的教育新理念和产品。在该公司举办的“‘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研讨会暨焦点智慧教室体验活动”中,新奇的上课方式让在场的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官员、老师点赞。

记者看到,学生手中拿着的是平板点读板和点读笔。可以通过点读笔将学生在点读板上操作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教师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做题的对错以及课堂表现情况都可以实时呈现给教师,这样就帮助教师实时掌握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这是我们‘互联网+’往教育上的渗透,开发出的焦点智慧教室是一套结合学生点播装置、平板电脑、即时反馈系统以及互联网云平台的互动教学系统。”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焱告诉记者。

原来,该公司自己开发的软件可以支持多种多媒体教材,并提供试卷快速生成器。在上课时还可以通过点读板实现快速抢答、学生投票,老师可以用平板拍摄学生的习作即时传到电子白板上。“家长们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上APP,通过客户端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态和表现,掌握他们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轨迹。”唐焱说,家长手机上还会收到推送通知,可立即查看孩子当天的学习活动和表现,甚至手机软件会自动生成孩子长期的学习表现,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家长、学生的互联。

据悉,展览单设青岛教育信息化展馆,分8个模块34个典型案例展示青岛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情况和特色。展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实时展示技术,实时展示青岛市网络运行、连线课堂上课情况等相关案例,受到参观代表高度评价。

■变革

相隔4000公里,两地共上一堂课

信息化的变革能为日常的教育带来什么?又能为教育均衡带来什么?

5月23日上午10点到11点,青岛十五中与西藏的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通过未来教室的技术支撑,四千多公里远程连线,完成了“两地学生同上一节课”的愿望。

在第一节英语课上,青岛十五中的英语老师孙艳清为主讲,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的刘仕永老师为辅助。15中高一六班的学生在该校的未来教室里和四千多公里外的西藏学生上了一堂别样的英语课。课堂上,青岛十五中的学生用英语热情地向日喀则的同学介绍了自己,很流畅地表述了自己的梦想;日喀则的学生在十五中同学的带动下很快也进入到教学环节中。

“和四千多公里之外的西藏师生实时同上一节课,这是过去不敢想的事情。”15中校长孙睿说,现在有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未来同步教室的启用,使过去的不可能成为了现实,使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扩大,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了“智慧互联,优质均衡”的梦想。

记者在15中的未来教室课堂现场看到,讲台上的传统黑板变成了两块大的电子白板,左边白板实时投影出西藏学生的教室,而右边白板则显示各种教学资源,孙艳清老师在右边电子白板上随意点击拖动教学材料。到底是什么技术实现了这样的实时沟通?“空中课堂也就是云课堂的支撑,这是一个网络平台。”15中信息技术组教研组长李爱霞告诉记者,云课堂上会上传很多教学资源,包括老师教案、练习题、教学视频等,这样的资源是两地的学生可以共享的。

记者 魏海洋 郝园园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