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大病医疗救助城乡统一 惠民效应逐步显现

2015-06-24 08:36:17
作者:郝春梅
责任编辑:光影
每月药费1万多不用再自己花钱

原本每个月需要一万两千元才能买到的特效药,如今只需要花费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吃上,家庭免除了因病致贫的风险,这主要得益于本市从今年开始实行的城乡统一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了解到,本市近430万原新农合人员享受到了跟城镇居民一样的医疗保障待遇。这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参保人来说,生病这一“不能承受之重”得到缓解。据市社保局统计,2015年1~5月,青岛市大病医疗救助近4万人次,救助金额9012万元,政策的惠民效应正逐步显现。

从每月药费一万多到吃药不花钱

去年11月,对于家住胶州农村的孙大姐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晴天霹雳,58岁的母亲祝阿姨在一次体检中意外查出肺部有阴影,紧接着不到一个月,祝阿姨就开始出现憋气 、胸闷等症状,一家人带老人去医院检查,医生确诊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这种病有一种特效药,就是凯美纳,医生说吃了这药以后老人的症状会减轻,情况也会逐渐改善。但是,就是药太贵了!孙大姐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凯美纳的价格是每盒2880元,母亲一个月需要用4盒这种药,光药费就得一万两千块钱,“我妈和我爸都是农民,也没有退休金,我和弟弟每个月的工资都拿出来,都不够给我妈买药的!”

眼看着一个好好的家即将被药费拖垮,孙大姐心如刀绞。“我妈得这个病的时候,新农合和医保还没有合起来,吃这种药就得自费,后来大夫给我们说了今年开始新农合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能够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医保待遇,特别是我妈这个病,还有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她需要的凯美纳就是特药的一种。”随后,孙大姐开始给母亲按月买药,“大病救助后我们自己负担3000块钱就够了,过了几个月以后,就开始享受赠药了,不用自己拿钱,每个月带母亲到青岛领药就行了!”

孙女士话语间难言感激和庆幸,她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如果这个政策再推迟两年,不光她爸妈的家会被拖垮,就连她和弟弟两个人各自的小家庭也会被医药费拖垮。孙女士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从大病报销拿钱少了开始,母亲的症状就明显改善,“这几个月不用自己掏钱了,妈妈也没有什么精神负担了,也不怎么咳嗽了,一点也不影响生活,而且最近三次到医院检查,医生都说一次比一次好,肿瘤也在逐渐缩小。”孙女士很感激青岛市实行的城乡统一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总之就是觉得俺妈有救了”。

430万原新农合人员纳入城乡大病医疗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记者了解到,本市自2012年7月起建立了城镇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经过两年多实践探索,从今年1月1日起建立了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将近430万原新农合人员也纳入了保障范围。青岛市大病医疗救助政策由市、区两级财政出资,个人不缴费,城乡参保人享受统一的救助待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药特材救助,特药特材是指医保“三个目录”外,重大疾病治疗必需、疗效显著、费用较高且难以使用其他治疗方案替代的药品或者医用材料,特药特材救助不设起付线和最高支付限额,报销比例为70%。二是大额救助,个人负担的医保统筹范围外医疗费,一个年度内超过5万元以上部分,按照规定报销60%,年度最高支付10万元。在此基础上,青岛市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保职工年最高保障额度可达90万元以上,参保居民年最高保障额度可达88万元以上,对于缓解城乡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发挥了积极作用。

治疗肺癌、乳腺癌等特药特材纳入保障

谈起大病救助,下岗职工刘秀美(化名)激动地说:“这个政策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很感谢政府啊!”原来刘秀美去年被确诊为早期乳腺癌HER2阳性,需使用药物赫塞汀(曲妥珠单抗注射液)进行靶向治疗。一支赫塞汀的市场价约24000元,治疗早期乳腺癌一个疗程需要14支,全自费要30多万元。经谈判降价,药企对参保患者实行买6赠8,购买6支的费用按70%纳入救助报销,个人负担不足4万元。个人负担的大大减轻得益于多方共付机制。由政府主导搭建医疗资源整合平台,一方面鼓励引导制药企业和慈善机构参与救助,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医院为患者诊断治疗,形成由多个主体共同分担医疗费用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救助实施前经谈判由厂家做出价格让利,降低医药费总额。救助过程中政府资金用于“保大头”,个人“拿小头”的部分还可通过药企向慈善机构无偿赠药、社会捐助募集善款等形式进行救助,患者本人可实现低价甚至免费用药。截至5月底,青岛市共有468名乳腺癌患者受到赫塞汀特药救助。

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保部门按照市场规则与制药企业进行谈判定价,供应商在原销售价基础上做出不同程度降价让利。在此基础上,政府还要求药企加大无偿赠药力度,提供疾病筛查和专家会诊,加强医师指导培训以及组织患者保健教育等,为患者提供“打包式”降费增值服务。经过协商谈判,青岛市现已将治疗肺癌、乳腺癌、帕金森等重大疾病的26种特药特材纳入保障范围,这些都是群众诉求强烈、治疗效果显著的特效药品耗材。由此,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后续治疗康复得到有效保障;药品耗材供应商的营销成本降低,销路打开 、销量扩大;医保保障能力增强,财政把钱花在“刀刃”上,医保基金、救助资金的使用风险降低,实现了医患保三方共赢。

1到5月大病医疗救助近4万人次

该负责人表示,大病医疗救助涉及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是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的关键。市社保局严把药品耗材准入关。在遴选特药特材时,严守临床、经济和管理三大原则,要求入选的项目必须临床疗效确切、具有难以替代性,而且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同时明确救助人数上限。根据流行病学发病统计数据,在与供应商谈判时商定一个年度限额人数,限定人数内由政府承担医药费,超出限定人数由供应商承担。在这种机制下,特药特材的滥用机会大大降低,避免了过度使用造成的资金资源浪费。本市还强化定点管理、建立特供机制。定点医院的责任医师开具处方,患者到定点特供药店领取或购买药品,实现医药分开,这种以特供药店为载体的新型药品物流模式,不仅降低了高值药品耗材价格,而且强化了特药特材流通的风险管理。

此外,本市医保部门还与民政部门深入合作,对低保家庭实施定向特殊救助,并实行一单式结算、一站式服务,推进医保补偿与民政救助有序衔接。据悉,2015年1~5月,青岛市大病医疗救助近4万人次,救助金额9012万元。其中,特药特材救助5238人次,救助金额4829万元,救助人次和金额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政策的惠民效应正逐步显现。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郝春梅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