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情绪才是股市的主角。当沪指攀上3600点大关,两市一天上百股涨停时,赚钱效应席卷而来,新股民跑步入场,老股民瞬间回归。而股市种种复苏的背后,是各种情绪的蔓延,兴奋贪婪、悲观恐惧、羡慕嫉妒……这里犹如一个华丽的舞台,每天上演着五光十色的剧目,将人性的各种面目、人生的百态一一展露。近期,记者贴近采访了部分股民,发现原先被套怕的股民对眼下的大涨是既羡慕又惧怕,“90后”新入场的股民却是兴奋又贪婪,而在牛熊轮回中依然坚守股市的老股民则忐忑不安,情绪坚信又恐惧。
情绪关键词:羡慕又惧怕
代表人群:曾被深套的股民
“老王,有没有什么稳妥的好票介绍介绍?”“还炒?不是说好戒股了吗?”“这不是看着股市天天涨心里有点痒。”老李跟股民老王说这话时,表达了两种情绪,羡慕又惧怕。
60岁的老李曾经是一名光荣的A股股民。说他光荣是因为他曾在6000点之上站岗,眼瞅着沪指一路滑坡到了1664点,然后伴随着沪指在底部震荡多年而坚定持有着,当大盘终于向上崛起之时,老李像是完成历史使命一样,抛出解套的股票,潇洒离场。“2007年的盛况不用多说了,那时候大家都疯狂了,我是什么都不懂也跟着同事开了股票账户,接着拿着20万元全面买进中信证券。”老李回忆说,那时随便什么股票只要买上就涨,他想都没想就跟着同事买了中信证券。当时是2007年9月,老李几乎买在当月的最高价上,接近100元一股。接下来一个月,中信证券继续演绎暴涨,老李看着账户红彤彤,也忍不住欣喜。正当他酝酿再投点钱进股市时,暴风骤雨来临,2007年11月,中信证券从117元暴跌到80元。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到2008年11月,股价已经跌至20元一线,加上分红扩股,老李20万本钱仅剩一半。“那时我就想,只要能涨回去,我再也不炒了。”老李说,在长达6年多的等待中,他学会了麻木,几个月都不去看账户。2014年下半年,A股再度崛起,券商股迎来了春天,中信证券的股价几乎一个月翻倍。老李在这个月解套了,并且有了几万元的盈利。在一片唱多声中,老李却坚决地卖出离场。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想炒股了。”老李说,他当时认为股市只是疯狂一下,很快就会结束,加上被套这么多年,所以离场一点都没有不舍得。不过,离场3个月,股市非但没有暴跌,反而继续上涨,这让他又有点心动。老李坦言,现在无聊时打开广播和电视,还是上网浏览新闻,甚至去菜市场买菜,都能听到股市的消息。“进吧?担心重演2008年的悲剧;不进吧?又真是羡慕身边人赚钱。”老李说,上周老同学聚会,差不多一半人都在炒股,而且大多数都有盈利,赚得最多的一个同学一个月盈利20%多,“我和几个不懂炒股的同学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情绪关键词:兴奋又贪婪
代表人群:年轻的新晋股民
所谓出生牛犊不怕虎,炒股大抵也是如此。沉寂了七八年的股市,在新一轮上涨行情中重拾人气。而其中,被业内称之为“第五代股民”的80后、90后新股民最为抢眼。他们入市普遍操作大胆、反应迅速,借助上涨行情有的获利80%甚至100%,兴奋又贪婪是他们情绪上的普遍特征。
“本以为我今天要亏,但等到收盘看了一眼又拉回来了。”自从一个月前开了股票账户后,“90后”小于每天都喜欢发上这么一条朋友圈。这一个月来,他还转发点赞过类似“掘金两会行情”、“总理讲话里的牛股”、“踏上‘互联网+’的火箭”等帖子。
小于说自己选择在2月底开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去年底大家都在说牛市来了,连我妈妈被套了好多年的船舶航运股都解套了。我当时想观察两个月,如果涨势仍然稳定就去炒股。”然而之后两个月,大盘仍在持续调整。让小于不顾最初想法而迅速进场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办公室又有同事新开了户。“最开始我就是把一万块钱当作试水,亏了就亏了。但现在考虑市场行情,尤其是自己这点存款也买不了房,所以我就又投了9万进股市。”小于说,一万多元的本金投入后,一个月内他已经浮盈1500元左右,15%的收益。大盘再现迅猛涨势,小于已经加大持仓投入。他兴奋地表示,如果按照这个节奏,一年翻一倍也是可能的,“都说牛市会持续至少两年,我觉得只要不惧上行过程中的正常震荡,10万翻到20万应该不难。”
采访中,小于还告诉记者,可能因为自己还年轻,所以对账户波动不是特别敏感,有时候下跌在他看来反而是买入的好机会。“我喜欢在下跌时买入,高抛低吸赚快钱,有时候一只票反复操作。”小于这样说。
情绪关键词:坚信又恐惧
代表人群:有赚有赔的老股民
目前股市大多数股民都拥有纠结的情绪:有人在犹豫解套后是留是走,有人徘徊在落袋为安和坚定持股的交叉口,还有人在蓝筹股和中小题材股之间难以选择……一方面坚信7年熊市之后A股应该迎来一场牛市的洗礼;另一方面,在经济下滑、监管层维稳的大环境下,牛市真的回来吗?这成为不少股民恐惧的根源。
股民曲贺面对大涨竟没有高兴起来,他说自己手中的农业股和军工股都涨涨跌跌好几回了,跟着坐车上上下下地没啥感觉了,“越涨我越纠结,涨到现在虽说挣到钱了,但是我也不敢随便就卖了,怕涨得高了,我再坐车坐不上去,不卖吧,又怕给跌回去了。”曲贺说,他曾经有一只农业股收益已经达到20%,纠纠结结中反而最后变“绿”了。去年那波行情,曲贺先是买了一堆题材股不涨反跌,后来也跟着行情追了银行股,结果抱着反而坐了电梯。手里的农业股、军工股也是来来回回,赚一些又吐回去一些。
还有股民担忧地说,现在大盘一涨,仿佛身边的人都是股神,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这个说赚了好几倍,那个说“跟着他没有错”。曲贺身边就有一位,这个同事不断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账户,那红彤彤的局面让不少同事艳羡,曲贺却表示,“股神多了,是不是市场就有些让人忧心了。”曲贺回忆说,2007年真是遍地股神,可究竟哪里是顶却没人猜准,最后就是套了一大批股民。最近大盘又再度高歌猛进,创业板更是创造出300元的高价股,显然A股存在不少泡沫,但究竟这个泡沫什么时候能被刺破谁也说不好。
“我们就是一边看着股市涨,相信7年熊市结束迎来2年牛市,一边又担心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在卖与不卖间徘徊,最后还是一大批人被套。”股民赵勇这样总结说。
[记者手记]
炒股先管理好情绪
近日,有老股民在网上总结了股市的9种情绪,包括注意、欣赏、贪婪、狂热、坚信、质疑、恐惧、愤怒、冷漠。几乎每一轮牛熊,股民们都要经历这些情绪。很多股民每次遇到市场利好行情,吃了一点甜头,就忍不住屡屡追高,也因此屡屡套牢。这么多年反复走不出这个怪圈,虽然忙碌理财,却徒劳无功。认真说来,巴菲特最厉害之处,未必是他的选股眼光,而是他搞定自己情绪之功力。在股市中,情绪才是真正的主角,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钱财,请先学习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分享
大家爱看